第46章 立碑
钱能听后沉默不语,汪直策马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们也过去看看吧。”
钱能点点头,众人慢慢走到山丘旁边。
士兵们放下石碑,奋力挖了一个深坑,将石碑基座放入坑内。重新盖好土,夯实。
钱能抬头向碑上看去,只见碑上八个大字:“粉身碎骨,以殉大明”。
“粉身碎骨,以殉大明。”汪直喃喃的念着这句话。
钱能轻轻拉了他一下,翻身下马。汪直走到碑前,围着碑走了一圈。碑后也刻有许多小字,是三岔大战中先登营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字。
汪直轻轻抚摸着碑上刻着的一个个名字,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孔。
曾经,他们是京师最卑贱的一群人;曾经,他们被官兵像狗一样驱赶、殴打;曾经,他们被视为瘟疫一样,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但是,当他们有机会挺身而出,为国尽忠的时候,他们没有退后半步。他们用热血和青春,誓死捍卫了身后飘扬的日月龙旗。他们用自己残缺的血肉之躯为身后的战友抵挡住敌人的刀枪弓箭。
汪直轻轻拉起身边一名士兵的手,帮他擦去手上的泥土。退后两步,深施一礼。那士兵一慌,连忙避开身子。
汪直直起身,转身面向全军。全军早已停下脚步,都默默看着石碑。
汪直钱能转身面向石碑,双手摘下头盔单膝跪地。
身后响起一片甲胄摩擦的声音,先登营的士兵跟他们的长官一样单膝跪地。
旁边一名士兵为汪直钱能端过一碗酒,低声道:“这是为各位死难的兄弟们准备的。”
汪直钱能接过酒,道一声多谢。
随后将酒缓缓洒于碑前。汪直朗声道:“祭酒安魂魄,扫北志未酬。各位兄弟,忠义千秋,英魂永在。”
随后霍然起身,转身环视全军。大声道:“粉身碎骨,以殉大明。”
全军将士齐呼:“粉身碎骨,以殉大明。”犹如山呼海啸,声震天际。
钱能也振臂高呼:“先登营,万胜!”
又是一阵山呼海啸。
许宁在一旁看着,扭头看看自己身边的亲兵,见他们也是满脸的热切羡慕。不由与参将嘀咕一声:“士气如虹。”
全军继续北上。自去年大胜之后,王越与余子俊将沿边诸堡不断前移,使得全军不必顾忌遭受袭扰,加快了行进速度。
东胜卫古称云中,早在战国便已筑城,唐代称之为受降城,辽、金扩建为大、小皇城,洪武二十五年设东胜卫,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后,内迁山西。
自古以来,东胜都是专为屯军而设的军城。由于地处草原,无险可守,因此城池高大宽广,用以囤积重兵,震慑北方。
五月初六,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朱永率主力抵达东胜旧址。
朱永、王越、余子俊等人立马东胜卫旧城之外规划新城。
余子俊道:“东胜旧城高两丈五,宽三丈,周长二十五里。计划在距离城墙三丈处掘土为沟,若将来敌军大举来攻,可以使敌军无法在城墙边聚集兵力,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余子俊一指城墙,道:“所掘之土除了加固旧城之外,拟将城墙高度增加一丈。城中有军器所旧址,重新整备之后,可以铸造将军炮,以加强守御火力。”
朱永点点头,道:“很好。东胜雄城,控扼北虏咽喉,当囤以步骑一万。日后若北虏胆敢南下,我军向南,可断其后路,向北,可捣其巢穴。我料不拔除东胜,北虏万万不敢南下寇边。”
王越也点点头,道:“然而孤悬塞外,难以持久,物资、人员接济困难。所以吾皇下令尽复三卫,方为万年之计。”
余子俊道:“不错,我计划在东胜以西一百二十里,设东胜左卫,城高两丈五,周长十六里;在东胜左卫以西又八十里,设东胜后卫,规制如左卫一般。”
朱永侧头想了一下,道:“为何不在东胜以东恢复东胜右卫?”
余子俊道:“东胜卫城高墙厚,再设新城以为屏障实无必要。而且将来北虏若有南下之心,无论你设置多少卫城,东胜卫都将是北虏必须拔除的目标。”
余子俊咳嗽了一声,接着道:“我计划在东胜以东,以五花城旧址为核心,周边设置铜川堡、棋盘堡、乌兰堡等大小堡垒。为东胜屏障,这些堡垒小而精强,大队骑兵无处施力,小队骑兵又难以攻克。堡内囤兵不宜过多,以百户为限,以保证方便供给。过多则所需给养太大,难以承担,且容易为敌所乘。”
王越接过话头,道:“东胜三卫以东胜为主,以左、后为辅。自内地移防的三卫所,将来主要就安置在左卫和后卫。开垦军屯,保证三卫粮草供给。”
朱永点点头,道:“根据塘报,三卫下月就会抵达,宣府、大同镇兵将倾巢出动,保护三卫和今年过冬的粮草、农具顺利抵达。”
朱永又道:“光有这些还不够,农畜必须我们来解决。我计划遣出所有骑兵,向北进剿北虏。掠夺牛羊马匹,充实卫所。也可以驱逐北虏继续北迁,保证未来两三年内,北虏不敢有南顾之心。”
王越点点头,道:“不错,大军云集在此,与其空耗粮秣,不如就粮于敌。此乃此涨彼消之计。”
朱永又转向余子俊道:“余大人须多多费心,统筹民夫工匠,加速修筑城墙。卫所抵达之时,万不可居无定所。否则,人心散乱,再难收拾。”
余子俊道:“这也正是我所虑也。如今这大好局面来之不易,若因安置不利,引发物议,事情出了反复,就追悔莫及。”
王越手指浩瀚草原,道:“这千里草原,滋养北虏千年。这草原诞生了无数英雄豪杰。千百年来,他们踏破边墙,南陷神州,致我华夏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我太祖皇帝奉天讨元,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千里草原,昔日为北虏牧场,今后便为我汉家良田。我等务必尽心竭力,为我大明守护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