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点禅灯半如雪(原:重生后成了吴府明珠 > 第8章 鱼塘

第8章 鱼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是他们刚回易州的第二日。

    林军上门拜访,她听吴永新说吴府这桩“婚事”是林军建议的,自他进门起就百般刁难。

    林军倒也开门见山直接说要吴榆搬去庆王府里住。

    自古就没这道理,吴老太太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林军搬出了钱范,吴老太太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这钱范家的掌家跟她是老相识,年轻时和吴老爷子是过命的交情,现如今因犯了事被皇上关了起来,准备处以死决,在乡下时钱老爷子还派人到府上为此事求过她。

    她也无法坐视不管,只能跟林军做了这交易,只要她一松口,吴榆这事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吴老太太又重重叹了口气,带着吴榆往回走。

    院子里几个小辈还在吵闹,玩着九连环,不亦乐乎。

    吴阳昭拧着眉头道:“这东西怎么那么难,解开了却装不回去了,比大舅上回带来的难百倍。”

    吴昔似想到了什么,忙道:“之前我好像听赵公子的书童说他好像解开过,或许我们可以找他一块看看。”

    “承年竟还有我不知道的事,此话当真吗?”吴阳昭抬眼看了眼吴昔,“你何时听见的?”

    一旁的三郎也道:“我似乎也有听到过,这东西那么难,我们去找他看看,可能会有些头绪。”

    吴阳昭想了想,觉得此话有道理,拉着刚过来的吴榆,“妹妹也跟我们一块去吧,毕竟是承年送你的东西,你在的话我们也好说一些。”

    吴榆一门心思还扑在吴哲那,愣愣地摇摇头,并不想跟他们一块过去。

    “妹妹”

    吴昔也来拉着她另一边的手。

    “原来这好东西是赵公子给的呀,那我们正好都一块过去了,这玩意这么难解,赵公子定是想你去问他呢。”

    吴榆听不懂吴昔话里的其他意思,看到哥哥姐姐们这般求她,也就只好答应跟着一块去。

    庆王府离吴府不算远,不过一条街的距离。

    小孩子们一路叽叽喳喳的,一会功夫就走到庆王府。

    小厮进去禀告,片刻回来带着他们往赵承年院子去。

    吴昔第一次来庆王府,一双眼睛到处乱转,看看这,看看那,三郎嘲笑她:“瞧大姐这样,跟从乡下来的丫头一样,我记得芳云第一次来我们府上时,也是这个模样。”

    吴昔白了他一眼,“这还要你管上了,我想看哪里便看哪里。”

    大郎跟四郎一块也跟着笑。

    吴榆却忽然想起冬雪的话,认真道:“冬雪姐姐说,在这里还是不要瞎看的好。”她不怕这些东西,也就直说了,“可能会看见不干净的东西。”

    吴昔一哆嗦,踉跄了一下,忙拉住吴榆的小手。

    吴阳昭脸色一沉,“榆儿,下次不要听冬雪说这些有的没的东西,她说的东西全都是听别人说的,人言可畏,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她口中还有几句能是真的。”

    吴榆点点头,不再出声。

    三郎却来了兴致,故意压低声音凑在吴榆耳边,“还有这种事,这么大的庆王府还能闹鬼不成?说来给哥哥听听,哥哥下次也给你讲几个秘密。”

    被大郎这样一训斥,吴榆也不敢说话,嘴抿成一条线。

    “好妹妹,要不哥哥下次——”

    三郎话说到一半,看到前面锋利的目光,只得转移话题,“大郎说的对,你看之前我不过是两天没去学堂,学堂里就有人说我被老师赶出学堂了,那时候也不过是犯了点错,被爹爹关家里罢了。”

    “还有这种事?”吴昔笑笑,“我怎么不记得?”

    吴榆低着头,并没仔细听他们在讲什么

    院内人影攒动,欢声笑语,平日素静的庆王府今日多添了几分欢妙。

    赵承年听闻吴家有人到访,小厮一走便坐到院外等。

    等了片刻钟。

    他抬起头,望着廊桥。

    看到吴榆拉着吴昔的手,小手晃悠悠的朝着这边走来,小脸红扑扑的,看上去是有些不高兴。

    赵承年站起身,过去迎接。

    吴阳昭不好意思笑道:“承年,我们几个突然过来,没有打扰到你休息吧?”

    赵承年休息的时候不是将自己泡在书堆,就是将自己浸在武场,吴阳昭是知道他的习惯,奈何他抵不住心中那份好奇,走到这才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无妨。”赵承年淡淡道,“你们可是有什么急事吗?”

    吴昔赶忙道:“也不是什么急事,就是想来向你请教几个问题。”

    她说这话时是笑容满面的,吴阳昭扭头看了眼吴昔,心中思索。

    平日不苟言笑的人,今日却如此开怀。

    旁人不知道吴昔心里想什么,他心里门清。

    那日吴昔和吴永新在书房讨论,他恰巧经过,听到向来乖巧的吴昔与父亲发生争吵,其实他本是无意经过,但听到六妹妹的名字就不自觉停下了脚步。

    原来是因为吴府与庆王府的亲事,吴昔与赵承年年纪相仿,她认为自己比吴榆更适合这么亲事,可父亲不同意,最后他看到吴昔哭着跑出了书房。

    他本是不懂这些的,回想到往日种种,才有些后知后觉吴昔大抵是喜欢赵承年的。

    吴阳昭轻咳一声:“听榆儿说你送了她个九连环,我们在家解好久了,只能解开,却拼不回去了,就想来找你看看。”

    然后吴阳昭笑了笑,看着吴榆又说了句:“对吧,妹妹?都解一上午了吧,连午饭都不曾吃。”

    这话意思明显,就是说她对这九连环爱不释手。

    此言一出,赵承年似乎愣了愣,也别过头来看着吴榆。

    吴榆默不作声,不解释也不回答,只是愣愣地点点头,她私心也是想看看赵承年如何能将这玩意拼回去的,但碍于面子又不好开口。

    于是赵承年带着大家往后花园去。

    后花园是庆王府一处胜地,春雨时节,百花齐放,美如画卷。

    湖边还种满了荷花,虽未到荷花盛放之期,却也有几朵已绽放出了鲜嫩的花骨朵。

    书童方全给他们送来点心。

    吴榆边吃着糕点,边看着赵承年将九连环装回去,只见那几个小环在他手上光滑如玉,就随便摆弄了几下,一会功夫就全部归回了原位。

    众人发出赞叹。

    吴昔笑得最欢,“可真是厉害,就这样随便拨弄几下,就装回去了,赵公子果然是聪明。”

    赵承年对这些话没多大反应,没有答话。

    大家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三郎四郎丢下话就跑远了,吴昔全程盯得就是脸,只有吴阳昭对这是真感兴趣,忙道:“这其中可是有什么方法?为何你那么简单就弄回去了?”

    赵承年道:“是有方法,和取下来的方法差不多。”他顿了顿,又道,“那你们是如何解下来的?”

    “运气好罢了。”吴阳昭道,“那这方法是什么?”

    “方法——”赵承年又顿了顿,余光瞟到吴榆正杵着栏杆发呆,话锋一转,“下次再告诉你。”

    到底是皇家,庆王府的景致比自家花园美上百倍,看完赵承年的表演,吴榆的目光就被远处的湖给吸引。

    湖面波光粼粼,看上去却深不见底。

    庆王府原是老皇帝在易州给自己修的避暑园林,可几年也来不了一回,老皇帝驾崩后,这地就被赵见肃划给了赵汀,连带着给他封了藩号庆王。

    “这里原先还养过鱼,是福溪那一带的鲤鱼,一条比得上这里十条鱼那么大大。”

    赵承年见她看得入迷,不知为何脱口而出。

    “真的?”吴榆听到这稀奇事,两眼放光朝湖中找,可看了半天什么也没看到,回过头问:“在哪里呢,我怎么找不着?”

    然后她就看到赵承年极浅地笑了下。

    那笑容转瞬即逝,那脸在她回头的那一瞬又恢复了平静。

    赵承年故作淡定道:“是以前的时候,那鱼长得是好看,但也只能远观,以前我也很喜欢在这看那些鱼,有一次我掉进湖里,醒来的时候听方全说我昏了好几天,等我再来这的时候,这些鱼都没了。”

    吴榆目不转睛地盯着赵承年,“这鱼是会咬人吗?我听哥哥说有的大鱼还会吃人,怪不得现在这些鱼没了,要是吃人可就不好了。”她转念一想,“可是为什么这些鱼没了,我们不靠近湖边不就没事了吗?”

    吴阳昭探出身子,挪了过来,“这事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承年,那你那会是被那鱼咬了才昏迷的吗?”

    赵承年淡淡道:“也许是普通的风寒吧,太久了。”

    轻飘飘的一句话,淹没了少年心中的无数话语。

    他又何尝不知道,那鱼是他的祖父派人捞走的,赵见肃不允许庆王身边唯一的亲人再出什么意外了。

    也是从那天起,他们府上多了很多亲卫。

    这时吴昔突然却笑出了声,“你这才几岁啊,怎么说这话那么老气横秋的。”说着,又偷偷打量了眼赵承年。

    吴榆也顺着望去。

    少年站得笔直,目光沉沉望着湖面,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气息。

    这种感觉

    吴榆不知为何,又想起了梦里的那个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