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拘一格选人才
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研讨会召开之后,在局领导班子会议上,“灯笼花”局长提出,要建立正副校长竞争上岗机制,并在县两所高中做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
结果,各学校的领导班子力量大为增强。
同时,实行教师报酬与教学岗位和教学成绩挂钩,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随后,公开招聘教师,引进教育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将不称职的教师转到后勤岗位上。
县二高率先淌这条改革用人制度的路子。
这一年的八月,耀眼的太阳照在学校的操场、花坛和教学楼上。
时近中午,学校教室里温度也在不断地上升。
女教师柳志美,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上讲台。因为时间紧,她没来得及备课。
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决定着她从中学教师,到高中教师的飞跃,也从偏远乡的中学,到县城学校的迈进。
成败在此一举,只有背水一战了。
她是志远的堂姐,早年在贤城师范学校毕业,是桐山县尚堂乡中学的语文教师。
在桐山尚堂乡,这所学校没啥名气。因为思想没解放,工作按部就班,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老师教学没劲头。
教育改革的大潮虽然在涌动,但那主要是在南方。
她在这所学校里似乎感受不到这些,只能这样熬着岁月。
当她得知“民水具第二高中招聘学校教师不限地域”的信息后,兴奋不已,心里想:
“以往,教师分配到哪,就在哪工作,人员流动非常困难。打破常规,招聘教师,这在当地,是多么新鲜的事啊。”
她决心去试试。
但她还不能公开参与。因若让校领导知道,非但走不了,说不定还会带来麻烦。
于是,她偷偷跑出来,只说家里有急事。
此时,在民水县二中,招聘教师的考评工作就要结束了。
柳志美猛地推开正在进行“授课评价”程序的教室门。
屋里,坐在学生座位上的十多位评委,目光一齐射向这位满身是汗的女同志。
“我我来应聘!”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什么?现在才来,公开招聘的事公布出去半个月了。”一个胖子说。
“我不知道你们的招聘,前天才听说,请好假后,连夜乘火车赶来的。就让我试试吧!”
“名额有限,你瞧,只招聘十二名,三十多人报名,筛选后,剩下十八人进入授课面试。你还是回去吧。”
她一听,急了:“我既然这么远来了,菩萨还允许磕两个头呢。
让我参加一下吧,不够格,回去也好死了心,不怪谁了。”
听她这么说,一个中年女同志在胖子的耳边不知说了什么。胖子说:
“好吧,试试。”
他朝评委们大声说:“再辛苦一会儿,就一二十分钟,再回家吃饭吧。”
有些已起身的评委们又坐了下来。
柳志美看着台下一双双眼睛,就像她的学生,开始了讲课。
她不看课本,不看稿子,旁征博引,插科打浑,语言幽默风趣,言词流畅清晰。
她一言一语,配合着手势,就象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歌,那么和谐,那么连贯,那么深刻,同时又那么简洁明了。
评委们渐渐进入了一种境界,一种画卷,他们被征服了:
这哪里是在考评别人,分明是在欣赏一种艺术,拎听着悦耳的旋律。
她停止了讲课,场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她向评委们深深地掬了一躬,走下了讲台。
她感觉到轻松,如释重负。
“人才呀,真是人才!”评委们交头结耳。
各评委的“授课评价”名单上,把“柳志美”三个字添了上去,打了分数。
“这是难得的千里马,我们要了。”大家形成了共识。
她从此在民水县第二高中开始了新的教学生涯。
其实,这位柳志美,就是现任县教育局长“灯笼花”的婆家堂姐。
作为教育局长,她早想把这个能力强的堂姐,调到本县敎学。
但她有顾虑,怕被人误解为利用权力走后门,遭非议。
在县教育局关于招聘教育人才试行办法的文件出台后,她回家跟志远提起婆姐志美的事。
她说:“志美姐还在桐山县的一个乡中学任教。凭她的能力,应聘到咱县教高中一点问题没有。
不过,公开招聘只先在咱县二高这个小范围试行。如果让她参加,会不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呢?”
志远说:“你担心什么?古时就有举贤不避亲的说法嘛。”
“灯笼花”说:“若招聘考核组人员知道她与咱家的关系,能不影响到招聘的公正性么?还是避嫌为好,免得遭人猜忌。”
因此,她和志远都没把公开招聘高中教师的事告诉堂姐。
而柳志美得知招聘的事,还是从志丽丈夫“武公安”那里知道的。
因为,“武公安”的弟弟是民水县教育局教研室数学组的副组长。
后来很长时间,二中的老师们才知道,那位最后参与竞聘的人,竟然是教育局长的近亲,议论说:
“好一个正直的局长,真不可思议。”
“正直是好,但我们差点漏聘一个好教师哩!”
民水县的各级教育部门,通过落实深化改革会议精神,一年后,工作全面推进,大见成效,成为全地区、甚至全省最早推进思想解放、扭转教育工作局面、抓出成效的部门之一。
高局长也因此受到地区和省领导的表扬。
省教育厅派人到民水县调研,总结经验在全省推广。
省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高局长。
当然,主管副县长刘强生也成为采访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