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天,艾华父亲淮生收到来自衡宝市的一封信。
一看,才知道,是自己几十年前,荡谷大山里的学生张成明写来的,说请老师去他家玩。
信里还附一张照片:一位戴着眼镜的高大英俊军人,在绿茵场上微笑着。
这就是当年那个小男孩吗?看着照片,父亲心里想。
其实,艾华与张成明是同班同学,他们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只是没告诉过父母亲。
父亲拿着信跟母亲说:“你看看,这个学生张成明,还记得我这个老师啊。”
母亲接过信,仔细地看了一遍,说:
“这个学生我印象不太深。是你在孙家镇学校任校长时的学生吧?”
父亲说:“是的。记得当年他家里穷,穿得破破烂烂,我把艾成的一件衣服给了他。”
母亲说:“既然你这学生有这片心意,我们去也行。
然后,趁这机会,再从那里拐到青石市,到陆家表哥昭文那儿去一趟。他早就写信来让我们去玩的。”
父亲想:在青石市日报社当编辑的表哥,一肚子儒学,很传统,我们谈得来,已好几年没见面。
这一趟外出,可以去两家,还是不错的,就同意了。
根据学生张成明告知的地址,父母很快赶到衡宝市,在一个部队院校家属区找到了他的家。
张成明现已是衡宝某部队大学里的副教授,担任哲学系主任职务。
他们一见面,父亲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成明哪,咱们二十多年未见面了,你在我的印象中还是个顽童。
这一相见,难以相认,你完全变样了。”
张成明说:“申校长,我当年调皮,让您不少为我操心,真的很抱歉。”
父亲说:“哪里的话?老师教导学生还不是份内之事。
呃,成明,你怎么到部队大学里来了?”
张成明说:“当年,我在您那学校里求学时,正值文革嘛。小学毕业后,上不了中学,我就参了军。”
父亲惊讶地说:“小学生教起了大学生,这是怎么回事啊?”
张成明一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一边拿起两根香蕉递过来,说:
“申校长,我是用从您那儿学到的那点文化底子,在部队慢慢自学。
后来,首长看我一有空就读书,又看到我在军队小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就重视对我的培养,送我去培训。
通过逐步学习提高,最后,我考入了燕京大学。”
父亲“哦“了一声,道:
“难怪《幼学琼林》里说:‘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呢。”
张成明说:“那也得益于小时候您的教导啊。”
父亲问:“惭愧了,惭愧了!后来呢?”
张成明说:“后来,我从燕京大学毕了业,分配到这所大学,像您一样,也拿起教鞭了。”
父亲说:“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亲师的思想根深蒂固。
有说‘天地君亲师)的,有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的。
像成明你这样的学生,真正把这一文化进行活生生的诠释了哇!”
张成明说:“作为您的学生,也为荡谷大山里有您这样的教师而深感荣幸。
当年,您们在我老家那里吃了苦。
我今天执教于高等院校,成为您的接班人,没有您过去辛苦的耕耘是不可能的。
我代表荡谷大山里的孩子们,感谢您们这些山村老师!”
说完,他抱拳,向艾华父母各施一礼。
父母连忙起身道:“哎!那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经受不起你这大礼啊!”
母亲听张成明提起这些大山里的往事,不禁感叹道:
“你们山乡那时多么需要老师呀。
作为山村的教师,出了你这样优秀的学生,让我们骄傲和自豪啊。”
张成明说:“您们二位教师,扎根山里,辛勤执教,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为祖国培育了不少人才。
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您们的,您的学生也会终身记住您们的。”
母亲说:“你为荡谷大山挣了光,也为我们当乡村教师的争了光。我觉得,当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张成明说:“马教师过奖了。不过,我只是爱好学习罢了。”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来,同学艾华曾说过的事来,便问:
“两位老师,当年,您们的三儿子艾华在松树沟下放,他说推荐上大学时,您二老都不支持,怎么回事呢?”
欲知端详,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