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国家事业 > 第63章 艾华替“石头舅”实现愿望”

第63章 艾华替“石头舅”实现愿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话说申艾华婚后,没有住房,车间“张伙计”书记想帮忙,但无能为力。

    后来,在同事罗永强的帮助下,艾华借住在他好朋友空下来的一套房里。

    这旧式楼房共两层,艾华他们住的是楼顶上的那套一明一暗房子,十八平方米。

    父母他们在孟令光家住了半年后,回到了贤城老家。

    第二年春天,父亲来信说:

    “你姥姥已近八十了,除了那一年,曾到炉水巿的黄家外甥那儿去了一趟,再没到哪儿去过。

    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到晚年,想带她和你幺姥姥俩出来看看。”

    艾华便与妻子周小荷商量接待的事。

    小荷说:“姥姥要来,可以是可以,但一次来四个老年人,我们没住的地方,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问题。

    最后,小荷想出了个办法,说:

    “咱家临时搭个床,可住两人,另两人就住在文秘书家,怎么样?”

    艾华一听,觉得是个好主意,高兴的夸奖说:

    “还是老婆有办法!”

    他俩一起找文秘书商量。

    文茹红听说母亲老家的亲戚要来,说:

    “这是我母亲一直盼望的,她一定很高兴。”

    下班后,艾华和小荷俩跟着文茹红一起,来到她家,向老姑说明自己父母和姥姥要来鹰龟山市的事。

    表姑很高兴,说:

    “他你父母亲带老人们出来玩,很好啊。

    我与你父亲几十年没见面了,一直没机会,这次终于可以见见面了。

    你家住不下,我这可以住,让他们来吧。”

    从表姑家回来后,艾华就写信给父母,说这边已安排好了,魏家表姑还说这是你们见面的好机会呢。”

    四月七日,年逾花甲的父母,带着八十多岁的姥姥,以及姥姥的亲妹妹,艾华称幺姥的,相互搀扶着,乘火车到了鹰龟山。

    正如父亲信中所说的那样,艾华的姥姥和幺姥都住清水湾生产小队。

    她们常年与山林、田野为伴,能够走得离家远一点,看一看人多、车多、房子多的城市,是她们多年的愿望。

    也是艾华“石头舅”当年对父母的敬孝所盼。

    艾华和小荷去火车站接到了父母一行四人。然后,将老人们到来的事,告诉了文秘书。

    文秘书妈妈立即来到艾华家。一大屋子的人,热热闹闹。

    魏家表姑与父亲都十分激动。

    他们聊起了年青时分别后,各自上学及工作情况,并说当年的青年学子,如今再见面时,已都是花甲老人了,无不感慨系之。

    说着说着,魏家表姑偷偷抹起了眼泪。

    文秘书赶紧岔开他们的话题,几个人就围绕着年龄更大的两位长辈说话。

    晚上,父母跟着文秘书娘儿俩一起,到她们家去睡。

    第二天,父母没有返回,魏家表姑让文秘书来邀请另两位老人去她家做客。

    由于表姑她们住的是干部家属楼,房子宽,而且饭桌很大,环境也好,四位老人更加高兴。

    更为重要的是,表姑家有一台收录机,时常放放音乐。

    邓丽君的《甜蜜蜜》和《温情满人间》等歌声在屋子里回荡。

    由于四位老人年龄大,不敢让他们单独上街,只有到星期天,艾华和小荷陪着他们转城市,观街景。

    姥姥和幺姥,见到高楼大厦,她们新奇;看到拥挤热闹的人群,她们惬意。

    累了,便在艾华家聊家常。

    看到两位老人很健谈,艾华突发奇想,表姑家有台收录机,何不将老人的声音录下来,也好有个纪念。

    这建议得到父母们的赞同。于是,老人们都再次来到表姑家,茹红早已准备好了录音磁带。

    文茹红告诉两位高龄老人说:

    “您们给录音机说话、讲故事,录音机会学您们的话,并且有很好的记性,几十年后还会说。”

    “真的?”姥姥和幺姥疑惑地问。

    “你试试说一句。”茹红说。

    “幺姥先说”。艾华提议。

    因幺姥年轻两岁,而且耳朵听力比姥姥要好些。

    “好。我先说。收音机,我给你讲故事,你听清。”

    因录音机刚刚出现在大陆,姥姥她们不知道录音机,只知道收音机。

    幺姥只说了一句话,就停了下来,问艾华:

    “它听到了么?”

    “他学会了,你听听”。艾华说。

    茹红便把收录机倒回来,重放一遍。

    幺姥听了,一拍大腿,笑道:“他真铁(真能),学着我说话。”

    艾华转过身来,大声说:

    “姥姥,您也跟它讲往事,讲故事,讲笑话。他们会学你。”

    姥姥性情温顺,言语迟缓,但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艾华说了几遍,耳背的姥姥才听明白意思。

    她答应了,与幺姥对换位置坐下。

    对着录音机,她开始一句接一句地,把她叫啥名,家住哪里,多大岁数,从幼年一直到现今,细细摆出来。

    大家都屏声静气,不敢说话和走动,怕录进了磁带,更怕打扰她老人家的思路。

    说到高兴处,姥姥语调轻快;触及心酸事,老人话语沉重,有时甚至无语凝咽。

    在一旁的艾华父母他们的心情,也随着她的情绪变化着。

    艾华知道姥姥会背诵《三字经》、《女儿经》,会讲公子小姐类的故事,就鼓捣让姥姥讲。

    姥姥此时也兴奋起来,说:

    “好,我唱个《十二月花》给收音机听。”

    艾华他们一起鼓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