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唐兀歹 > 第87章 洛阳行

第87章 洛阳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日,李白来见公孙大娘,说已经知道了杜甫在洛阳的住处,要去把他接到长安来。公孙大娘赞同。

    阿蛮、雨泽的屁股刚蜕痂(tui jiā),不能骑马。公孙大娘让至雨、风娟陪同天宝、李白去洛阳。

    此时夏至已过,天气炎热。虽然一路上李白纵马,十多天上才到洛阳。

    洛阳是大唐的陪都,又称东都。它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自古便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的称号。武后称帝,改唐为周,建都洛阳,改东都为神都。

    洛阳城的布局,虽然参考了长安城的设计,但受洛阳地势影响,又做了大胆突破。皇城和宫城没有设计在郭城中轴线上,而是宫城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皇城则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故而洛阳虽有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但北市临近宫城,故最是繁华。

    四人来到北市,住进雁荡坊。艺伎热情地迎接着,来楼上安顿好。李白见天色尚早,顾不得劳累,来喊天宝,去找杜甫。

    四人来到含嘉仓城的仓东门,监门卫见李白、天宝腰上挂着三品官的鱼袋,慌忙放行。李白告诉监门卫,自己还要出来,莫早关门。监门卫应诺。

    含嘉仓城,是隋唐储藏粮食的地方。城内,粮窖东西成排,南北成行;共有粮窖三百六十座。

    来到府衙,早有侍卫通报,说长安来了两位三品大员。长史侯元吉急急忙忙迎出来。

    侯元吉体格健壮,相貌威猛,忙将三人迎进府衙。

    “你这里可有一个姓杜名甫字子美的?京兆杜陵人氏?”李白问。

    侯元吉听了,一脸懵懂,半天,才问身边的都尉:“可有此人?”

    都尉也是满脸困惑,说:“请大学士稍待,我去问问。”说完,都尉走了出去。

    一会,都尉领着一个细高身材的人进来。

    天宝望去,此人长眉凤眼,面庞削瘦,犹如刀刻;穿一身普通的皂兵衣裳。走进屋来,就要向侯元吉行礼。李白上前,一把将他拦住。

    “你是子美?前朝著作郎杜审言之孙?”李白问。

    “正是。你是何人?”杜甫惊疑地问。

    “司马真人可曾和你说过绵州李白?”

    “莫非你就是谪仙人?”杜甫惊喜地问。

    李白哈哈大笑,说:“让为兄找的好苦!走,吃酒去!”

    “长史,我……”杜甫望着侯元吉,问。

    “问他作甚?堂堂名士之后,岂能受此委屈?”李白说。

    “那我把库房交代一下,马上就来。”

    说着,杜甫向李白拱手作揖,向外走去。

    “你把钥匙给我就行。”侯元吉忙喊。

    “还是我亲自回去交代一下更妥。”

    说着,杜甫头也不回,急匆匆地走了。

    “想不到他的祖上是杜著作郎。他自己也从不说起,真的失礼了!”侯元吉说。

    “不知者不怪,长史莫往心里去。我是李相的门生;有什么事情,你说天宝就是。”

    天宝不说还好,侯元吉闻听天宝是李相的人,汗都下来了;更是一个劲地赔罪,讨好地说:“杜著作郎的诗,我也喜欢的。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李白哈哈大笑。

    杜甫回来,李白也不与侯元吉打招呼,拉着杜甫就走。天宝向侯元吉道谢,紧随李白、杜甫而去。

    来到仓东门,监门卫果然恭敬地等待着。李白向监门卫抱拳行礼,大笑而去。

    来到北市,有裁缝铺子。李白领杜甫进来,把衣裳换了。见杜甫的发簪甚是普通,又领他来到玉器行,从玉簪、玉佩给杜甫买了个遍。当然,这一切都是天宝结账。

    来到雁荡坊,李白让艺伎服侍杜甫沐浴。沐浴完毕,五人下楼吃酒。

    “某幼年丧母,被姑姑抚养。待长成年,举士不第,漫游燕赵齐鲁,幸遇司马真人。他与我言道,梅开待寒,锋利待砥。绵州李白,人称谪仙人,会来寻你。望珍惜情缘,一生相助。”杜甫说。

    “我曾去京兆杜陵寻你,没有寻到,方知你在洛阳。”李白笑着说。

    “某祖上为京兆杜陵人,阿爷曾为奉先县令,后到兖(yǎn)州任司马。姑姑做主,为某定下亲事,令我来完婚,便在洛阳住了下来。岳丈是司农少卿杨怡。成婚后,岳丈托人寻了含嘉仓的差事,养家糊口。”杜甫笑着说。

    “阿嫂也在洛阳?”天宝问。

    “姑姑去世后,便搬到首阳山居住。有一百多里地呢!”杜甫说。

    “这次把妻子接上,一同到长安居住。”李白说。

    “某已有儿女一双,到长安居住,花费太大了。”杜甫急忙说。

    “这些你莫管,一切我来安排。六弟,就让子美一家住松霞院吧,离我近些。”李白对天宝说。

    “这样最好。”天宝说。

    “怎么,住在刘节度的家中吗?”杜甫警觉地问。

    李白大笑,说:“六弟买了上官昭容的梅园,房子多的是。你尽管搬来就是,其它莫管。”

    “那多谢刘节度了!”杜甫向天宝抱拳行礼,说。

    “都是自家兄弟,怎么如此拘谨?放开些。”李白说。

    “杜兄,我与五哥是结拜兄弟,同生共死。咱们虽然没有结拜,但也是投缘的兄弟。天宝的,就是兄长你的。”

    “瞧瞧,这才是兄弟!”李白说。

    杜甫不由的笑了起来。

    “高适、高达夫可曾知道?”李白问。

    杜甫摇摇头。

    “在幽州,嵩阳观宗堂主手下,有个紫薇郎,名叫高适。五哥找的,是不是此人?”天宝说。

    “不急,待我细细查访。”李白说。

    “我在洛阳有个好友,名叫焦遂,是上古杜康酒的传人。今在天津桥南,自家开了杜康酒坊。某囊中羞涩,他便赠酒与我。若谪仙人愿意,我引见于你。”杜甫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明日去谢谢人家,六弟,多备些银两。”李白说。

    一阵惨叫声传来,把五人吓了一跳。至雨飞身而起,冲了出去。

    “十四郎,你莫出来。”风娟说着,用手按住天宝的肩膀,拔剑在手,冲了出去。

    天宝见至雨、风娟冲了出去,也拔剑出来,掀开门帘,向外望去:只见大堂里,一个中等身材的人正与四人相博。中等身材的人用刀,其余四人用剑。中等身材的人眼见不支。

    “这人的刀术,应是日本刀法。”杜甫说。

    李白、杜甫也起身来到门口,向外窥视。

    “以多打少,好不要脸。”

    说罢,天宝纵身而出,一招风行水上,挥剑平劈,斩向其中一个。

    那人听到风声,挥剑相迎,与天宝打个正面。天宝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北龙泉寺的盛勋。天宝后退一步,看着盛勋。

    盛勋并不认识天宝;见了天宝的剑法,似曾相识,不由大吃一惊。片刻,大声说:“莫管闲事!”

    至雨、风娟虽然早出厢房,见刺客并非针对天宝,便没有插手;而是站在旁边,查看双方的路数。今见天宝冲了出来,两人大惊,忙飞身而起,过来护住天宝。

    “快回厢房去!”至雨对天宝说。

    “他们是北龙泉寺的。”天宝说。

    “与你何干?”至雨怒斥说。

    至雨、风娟见李白、杜甫也走了出来,怕两人也卷入进来,忙拉着天宝向厢房门口走来。谁知两个瘦小身材的人,纵身而起,持剑刺向天宝。

    至雨大惊,抬眼看去:两人一个杏仁眼、一个丹凤眼,长的都是俊俏。

    至雨没有回身,将天宝往李白身前一推,反手击向杏仁眼。杏仁眼猝不及防,挥剑相迎;毕竟慢了半步,剑从衣袖划过;杏仁眼倒吸一口凉气。

    丹凤眼见杏仁眼受伤,非但没来救援,反而纵身而起,持剑再击天宝。

    风娟纵身跃起,来到天宝跟前;举剑刺向空中的丹凤眼,似乎与丹凤眼同归于尽。

    丹凤眼大惊,放弃天宝,挥剑刺向风娟。两剑相碰,火花四溅;丹凤眼借着这微弱的力量,稳稳落在地上。

    未等丹凤眼站稳,风娟举剑来刺;丹凤眼不敢大意,慌忙闪避。几招下来,风娟已经知道,丹凤眼用的是灵虚剑法。

    在大安山,风娟见过文思禅师的灵虚剑法;知道了对方的剑招,内心便不慌乱。见对方用了一招交相利,微微一笑,使出一招玉燕双飞,刺向丹凤眼。

    眼看风娟刺到丹凤眼;丹凤眼纵身而起,躲过了剑招,再次击向天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