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公主,该登基了 > 第102章 第102章

第102章 第10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传言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公子慕那日的话和神情终是让她挂怀于心,心中气闷之余,便让人捉拿散布谣言的人,狠狠惩戒。这样一来,谣言自然便断绝了。

    而卫闻郗安听闻此事,更是震惊,两人与姬念相处之时,早已过了当初在乎男女之分的时候了。现在,他们之间只是君臣,对于他们来说,姬念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明主。

    谁说男女之间,只能有情爱了?

    不过,谣言对他们这样心智坚定的人都没有影响,彼此相处还一如既往,甚至偶尔拿出来调侃两句也没什么。

    毕竟,身正不怕影子斜,君子坦荡,何须挂怀?

    另一边,林胡王既然答应了郗安所拟定的盟约,那么,也就是时候送他回去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若是再迟一些恐怕会生出变故。

    只是,送林胡王离开的,需得安排一个合适的人选才是。

    对此,公子慕提了一个人,“夫人何须如此为难,只让胥峥去便是了。舅父在北境迟迟未归,又有林胡王的事,只怕还要过许久才能回来。让胥峥去,一是锻炼他的能力,让他给舅父帮帮忙。二来也叫他们父子团聚。”

    不得不说,公子慕的主意还是很好的。胥峥确实是一个出色的人,做事也是认真负责,只是他还不曾经历过风浪,亦没有见过战场的硝烟,如今这时候正好也让他出去涨涨见识。

    于是,姬念一口便应下了。

    胥峥也是头一回被委以重任,这要送林胡王回去,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不过,因为姬念对他的看重和能见到父亲,这还是让他很高兴的。

    盟约签了,昭告天下,林胡王便可以先送回去了。至于,之后的晋国与林胡的互市,桑行也早就拟定好方案了,这一次他也跟了过去,提前操办起来。

    至于林胡王会不会一脱身便毁约,这点姬念毫不担心。毕竟,只要林胡还用得上晋国,只要他还没本事扭转乾坤,他就不会与晋国翻脸,这帐总归是要给清的。

    过了两日,胥峥便带着部分禁卫军和士兵送林胡王和桑行等人去北境了。

    “夫人,你让桑行跟着一道过去,绝不只是因为要与林胡通商互市这般简单吧?”公子慕眼神犀利,一下子就看出了端倪,桑行是姬念的得力手下,且主管度支,她又怎么会轻易放人出去,还去到北境那么远?

    姬念一笑,她就没想过能瞒着他,“夫君看出来了?其实,不只是桑行,胥峥此行我也是另有安排的。”

    公子慕闻言,示意她细说,“夫人请讲。”

    “虽说郗安这一次,还能用晋国的大军去压服林胡王。但是,晋国将士的数量和实力,对上剽悍的林胡骑兵,胜算其实很小。便是这一次也是一样,还记得夫君同我分析过的吗?

    此次,晋国能胜,并非是我军将士能以一当百,也非我步兵能胜林胡骑兵。而是,林胡王对我军了解不深,且舅父用兵如神,将士们奋力抵抗。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这一次过了,以我的谋算,林胡少说得安稳个三五年不会再犯我晋国北境。可是,三五年之后,又当如何呢?”

    姬念本就是个思虑深远的人,跟公子慕在一起之后,更是受他的影响,走一步算百步。

    她话里的意思很清楚,晋国将士的战力单论是拼不过林胡的,只能拼人数,而且也不过是因为胥婴用兵如神,且有当初大败林胡的威名在,再加上这一次算是天时地利人和,才赢得这一战。否则,这两年,姬念也不会任由北境被侵扰却佯作不知,实在是无力对抗。

    晋国要与林胡开战,不管是何时,只能胜,不能败。

    姬念知道现在的情况是列国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晋国看,稍有差池,便会让人觉得晋国式微。到时候,若是一二小国来犯,晋国自然是不惧的,可若是再来一次齐楚联军或者是多国联军,晋国又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将领和充足的兵力、粮草辎重等等来应付。

    到时候,晋国就真的是危险了。

    所以,这一次晋国和林胡之战必须赢,不仅是因为林胡,更要震慑列国。所以,姬念将胥婴派出去了,甚至给了他充足的便利,为的就是这一战一定赢。

    而事实上,胥婴也没有让姬念失望。

    这下子,林胡安稳了,列国也可以消停了。

    可是,姬念知道这一切的安稳都是暂时的,当若是想把这样的安稳变得长久,就需要做出新的规划和改变。

    “你是想在新城练兵,或者准确来说是训练骑兵用来对付林胡?桑行去主持通商互市,虽是第一次开启,也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你还想把他留下安排林胡送来的良驹牛羊的饲养,夫人想在新城畜养牲畜,或许是战马?”公子慕随着姬念的话,立时领悟到她所考虑的问题所在了,略一思忖道。

    姬念颔首,她与公子慕夫妻两人交心交情,对彼此知之甚深,再加上两人都是聪明人,很多事都不需要说得很详细,对方就能明白,就如此时此刻一般。

    “胥峥本就是个将才,舅父在北境一时半会回不来,还能顺带教导他。前些日子,我也让胥峥去营里待过一阵子和章华一起去的,跟着兵卒们一起训练,也算是表现不错。所以,这一次训练北境骑兵这件事,我就交给他了,也算是给他一个锻炼和立功的机会。章华也跟着一道去了。

    至于桑行,也确实和夫君想的一样。他精于商事,头一次与林胡通商,有他把关会更稳妥些。同时,他还能顺带将之后的通商之事一起都敲定了。再有就是战马饲养,林胡要送来的那些牲畜等事,也就让他一起做了。”

    姬念又将自己的安排详细的对公子慕说了,她是有心提前防备。训练骑兵,饲养战马,不仅可以用来对付林胡,来日便是在其他的战场上也一样用得到。

    “夫人考虑得很是,我倒是有些旁的看法。”

    姬念看向公子慕,很多时候她都愿意听他说话,他总是能给她很多帮助。

    “胥峥之后会留在北境训练骑兵,而舅父在林胡之事尚未解决之前,也不会回来。可是,等林胡事定,草原安稳,舅父身为司马,定是要回来主持兵曹事宜的。还有他带去的援军,总不能都留在北境。

    到那时候,除却尚未训练完成的骑兵,便只剩下北境原有的守军了。只是,经过与林胡一战,先前损失不少,还需填补。而且,林胡之前劫掠新城等地,守军尚且好说,可遭殃的却是北境的子民。

    我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晋国北境与草原接壤,当地气候恶劣,不亚于草原,是以那里民风强悍,不输草原,亦有拿善于骑射之辈。想来这也是夫人要在那里训练骑兵的原因。只是,骑兵的训练和战马的饲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北境的守军大多都是从北境征收的,只是军备有限,不能大规模扩充守军。倒不如采用农兵一体的策略,闲时种地,战时从军。”

    公子慕说的话,姬念向来都很愿意听,因为他总是会将事情计划的很周全。

    “夫君的意思是北境守军不能大规模扩张,只适宜将原有的兵力补充即可。至于你那农兵一体的策略,说的是从北境的百姓中寻那身强力壮的男子用作储备,平日种田,除此之外亦作简单的训练,每日在乡里巡逻。等到战时,便可快速扩充兵力。可是此意?”

    公子慕的用意其实是也不是,不过按照姬念的说法倒也可行,毕竟北境守军的战力不能弱,胥婴现在留在那里亦有练兵的作用。

    “夫人此言亦可行,你先前不是改革地方官制吗?十里设一亭,便是平日里用来维持治安、擒拿盗贼的。这些人便可用作兵力储备,只是人数略少罢了。再扩充一二,不算正式的兵力,只作寻常维护乡里安全的便是了。

    北境民风强悍,且之前多有草原诸国前来侵扰,他们也是深受其害。如今这样做,定会有不少人应召。如此一来,到时候便是北境战火再起,守军一时顾及不到,他们也能自保,还能保卫乡邻。”

    公子慕说的话在理,若是自己遇到危险,能够自保,有余力还可以保护自己的亲人和乡邻。这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百姓来说,或许会不以为意,只是北境常年被草原诸国侵扰,他们备受欺凌。只是,碍于寻常人和兵士的差别悬殊,便是想自保也难。而且,晋国对于这方面的管控亦是比较严格的。

    若是官府能够同意,甚至还主动帮助安排,这对于北境的百姓来说,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其实,夫君所言闲时耕种,战时从军,这主意很好,只是不适合用在北境。如今,地方官制已改,也在重新丈量土地,耕种需要的人手也多。除却边境之外的一些其他士兵,可以用此方法,分出些时间来耕种,亦能为军粮增收,来日自给自足不是问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