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68章
姬念宴请先都一事,虽未曾大张旗鼓,但是一个是如今大权在握的长公主,一个是六卿之中唯一的幸存者,这两人的宴会谁会不关注呢?
不说第二日,便是当天晚上,曲沃城中的世族卿大夫们便都知晓了此事,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姬念宴请先都究竟所谓何事。可想想前面几位的下场,有些人也不免为先都提着一颗心,毕竟若是先都也出事了,那他们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翌日朝会上,先都主动提出放弃上卿的位置并捐献大部分的家产充盈国库,当场令一众卿大夫们看傻了眼。
没有人会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哪怕是一个芝麻小官,他也享受于自己手握的那一点权力所带来的好处,更何况先都呢?
上卿之位可是六卿之一,按照六卿轮流执政的说法,那也是有执政权的人!
没有人相信,可事实就摆在眼前,还是先都主动提出的,这就难免不会让人联想到昨天姬念宴请先都的那件事上来。
众人心头思绪万千,皆以为先都所为乃是姬念强令之下被迫的,并非出自本心。
结果,更令他们傻眼的事来了,姬念居然当众回绝了先都的请求,更是对他往昔所为大加夸赞,甚至恳求他留下来,且还准备授予他正卿之位。
谁人不知道姬念看重权力,为了收回六卿手中的权力更是不惜在曲沃城中掀起一次次腥风血雨,又怎会主动将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之位交出?
众人不可置信的看着姬念,而先都却半点都不为所动,仿佛代表一国之相的正卿之位只是路边的一块石头,根本不值一提,依旧果断的拒绝了,甚至于当着一众朝臣的面细数六卿之制为晋国带来的祸端,恳请姬念废除六卿之制。
这下子,更是让众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了。
原以为先都自己放弃上卿之位也就算了,他竟还主动让姬念废除六卿之制,这更是让众人摸不着头脑了。
世卿世禄制,乃是列国皆遵循的制度。今日便是先都主动辞去上卿之位,可接任下一任上卿的仍旧会是先氏的子孙,毕竟卿大夫的官位那都是世袭罔替的。
可今日先都竟然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这简直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一众卿大夫惊疑不定的脸色,先都恍若未见,仍旧恳求姬念答应他的请求。
姬念坐在高台之上,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切,心中不是不感慨的。原以为昨天先都答应她的请求,所以今日才会有朝堂上这一出你唱我和。大家都是聪明人,这都是不说自明的事。
只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先都居然主动提出废除六卿之制。虽说这也是姬念的下一步打算,但是先都此刻提出来,便是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到他身上去,只要她假意推辞一二,再顺水推舟的答应,便什么风言风语都说不到她身上来了。
可是,先都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没有谁比她更清楚,他一直希望这个位置上坐着的人不是她,可他又为什么帮她呢?
姬念目光深沉的看着先都,恍惚间发现原来他也老了,也到了跟公父一般年纪的时候,花白了双鬓,他亦是勤勤恳恳为了晋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在这一瞬间,姬念释然了,她放弃了最后的杀念。既然先都愿意给她铺路,那么不管目的为何,她都要走下去,因为那是她一早便决定好的事。
姬念几番假意推辞,先都仍是执着恳求,最后她终于被打动了,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过,念在先都劳苦功高的份上,姬念还特意给他赏赐了新的封地,甚至位置就在公子慕的封地平阳附近,那可是好地方,亦是对他的看重。
众人皆认为这是姬念对先都的厚爱和嘉奖,可两人都明白,地方是好地方,就是偏了点。
不过,先都仍是推辞,最终决定放弃先前的封地来换取姬念新赐予的封地。
虽说这在众人眼中仍旧是个头脑发昏的举动,但这也是他自己的选择,旁人是不能干涉的。
与此同时,姬念正式宣布废除晋国六卿执政的制度,晋国将再不设立六卿。
一时间,列国哗然,震惊于这段时间内晋国所发生的一切。
所谓人走茶凉,先都没了上卿之位,虽还是晋国公室中人,但众人皆明白此一时彼一时了。所以,先都离开曲沃的时候,更是几乎无人前来送行,也就平日里的一二至交好友罢了。
当然了,先都替她做了那么多事,姬念又怎会不前来送行呢?
“公叔,此去山高路远,一路保重。我予你的封地虽地处偏远,但想来公叔还是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的。”
今日姬念前来相送,只带了些禁卫军和剑客随侍,公子慕倒是想来,只是他的身体不好,被她勒令在宫里好好休息,因此不曾前来。
先都虽然一开始没有明白姬念的心思,只是他后来略一想,便明白了姬念给他那块封地的原因了。地处秦晋交界之处,又靠近公子慕的封地平阳,只要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便瞒不过先都的眼睛。
只是先都不明白公子慕与姬念夫妻情深,更是为她出谋划策,甚至连封地平阳都不曾踏足,姬念何至于防备他至此,更不用说公子慕为她以身挡箭的事了。
公子慕为救姬念受伤一事,因不曾隐瞒,倒也是众人皆知的事了。
“长公主既然愿意托付重任,那我必定为晋国守好!”
先都信誓旦旦,姬念却不免想笑,为晋国,他倒是一如既往,不过他又怎知她的真实用意呢?既然他这般认为,那就这样好了。
姬念笑着送先都的车队离开,随后便立时上车回宫了。
晋国已无六卿,而接下来的路才是更不好走的。
晋国发生的事,虽在晋国境内,可列国之中又怎会得不到消息呢?
列国皆震惊于姬念的狠辣手段雷厉风行,有人认为晋国将会在姬念的手中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而也有人认为姬念为了一己私利,想要纵揽晋国大权,便自毁城墙,废六卿,杀贤才良将,离晋国灭国之时不远了。
只是,列国得到的消息再快,那也快不过秦国,谁让秦国与晋国毗邻而居呢?
秦国可谓是最早得到所有有关晋国消息的,一开始秦君还自得于公子慕的手段,虽然隐于人后,但是他看得出来姬念的那些手段计策,背后皆有公子慕的手臂,这也是秦君一直认为自己能够稳坐钓鱼台的原因。
可是,随着事情的发展,秦君却觉得一切开始脱离自己的掌控了。
要说对公子慕,秦君还是十分信任的,否则也不会当初公子慕几句话一劝,他便答应了公子慕的要求,甚至还让他带走了秦国的三千精甲。要知道,这三千精甲至今还在晋国,对此秦君也仍旧不出一言。
然而,真正让秦君不满意的是公子慕的态度,他一直都告诉秦君事情发展很是顺利,却迟迟不肯透露其中细节,甚至于姬念已经掌握了晋国的大权,而他还一直不曾在各大场合露面,这全然不像昔日的他。
当然,这也是秦君疑惑不解的地方。
秦君自诩对公子慕这个儿子还是十分了解的,他很有野心,同样也很有能力,若不是那副身体拖累,秦国铁定困不住他。
是以,当秦君从公子慕的口中得知他意图晋国的时候,秦君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而且他认为他有很大的可能成功。
事实上,公子慕也没有辜负秦君的期望,顺利的从先晋君的手中得到监国辅政的权力。要知道,公子慕可是秦国的公子,秦国的华阳君,但是他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甚至让先晋君信任他,甚至愿意放权,还封他为平阳君。
这一切便足以证明公子慕的手段是如何了得了,这叫秦君心中怎能不得意?
姬念走在人前,掌握晋国的权力,一步步的对付六卿,而公子慕却深藏在她的身后。一开始,秦君还以为这只是公子慕的策略,时候还不到罢了。
可是,当姬念手握的权力越来越多,公子慕的身影却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还不如先前的时候,这就让秦君觉得更加不对劲了。他去信去问公子慕,可是公子慕的回答还是跟以前一样,秦君满腹狐疑。
直到这一次,六卿之祸彻底解决了,权力都顺利过渡到了姬念的手中,秦君以为这一次公子慕该出场了。
可谁知,公子慕竟然受伤了,还是因为救姬念受的伤,这就更让秦君不理解了。
虽然公子慕百般解释其中利害关系,但秦君就认为那是一个非常好的下手机会,公子慕错过了不说,还险些把自己搭进去了。
秦君不满公子慕所为,便决定叫公子慕回秦国来,一是要当面跟公子慕问个清楚,二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计。
姬念如今依旧是公子慕的妻子,她是晋国的公主不错,她还是秦妇,公子慕要回秦国,她又怎能不回?
更遑论,秦君一直认为都是因为公子慕在姬念背后给她出谋划策,姬念才能有如今这般权势,她不可能离开公子慕的。
事实上,公子慕为姬念出谋划策不假,而她自己也不是秦君想象的那般简单的。
秦君原以为这一次应当万无一失了,可公子慕竟主动回信,他拒绝了秦君让他回秦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