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入学堂
她正想着,喻子蕴到了跟前,塞了几颗东西到她手里:“大姐,不许看,你先猜猜是何物?”
手指头大小的东西,喻琳琅还真猜不出,贺氏和王晴看向姐弟俩,一脸笑意。
喻琳琅摇了摇头:“猜不到。”
“哈哈,二姐说对了,大姐真没猜出来,这是土栗子,你快尝尝。”喻子蕴说着,又掏出几颗塞到她阿奶和娘的手中:“阿奶,娘,您们也尝尝,这是咱家田里的。”
喻琳琅摊开手,手里的小果子就跟荸荠一样:“谢谢阿蕴,大姐就不客气了。对了,阿奶,给阿蕴做好书袋了没?还有束脩,明儿学堂就开学了。”
贺氏笑道:“早准备好了,咱们家也要出位读书人了。”
“阿蕴,你听见阿奶的话没?你可要好好念书。”
“嗯,阿蕴会的!”喻子蕴点着头,答得干脆。
翌日,村塾学堂的开学日。
待收拾妥当,一家人便送喻子蕴去学堂,也就他最兴奋,搭着书袋走在最前头。
“哟!贺寡妇,你们这是送人去学堂呢?这攀上了顾家就是不一样,都能送娃去学堂了。”
赵老婆子也阴阳怪气地道:“大嫂,你这话可说错了,人家可不只是攀上了顾家,还卖去了县城呢。”
“阿奶,咱们快些走,那里有疯狗没拴!”
赵老婆子立即跳脚骂道:“你个小蹄子,骂谁呢?”
喻琳琅看向院前的两人,冷笑道:“有些人又能说话了,是吧?忘记变成哑巴的事了?看来还真是不长记性!”
“你!——”赵老婆子顿时白了脸。
“你什么你?”喻琳琅随手捡起块石头朝两人打去:“还说不是狗!躲石头的样儿就跟那狗一样,要不我再打块石头,你们自个儿看看?”
“你!——”赵老婆婆子气得瞪眼,一想起过年时的日子就窝火,李家大房的刘婆子也有些后悔,她就不该多嘴。
“阿奶,咱们走。”喻琳琅拍了拍手,拉着贺氏继续往村头走去,她今天的心情好,不想多说。
村塾学堂位于附近三个村的交界之处,听说最初是张家祖上给捐钱建的,堂前立着石碑,上头还有张家祖上给题的字,为此,考取了秀才的老里正在邻村里颇受敬重。
“阿奶,您看,是顾二哥哥!”喻子蕴指向树下。
见着几人,顾轩忙上前见了礼。
贺氏一脸笑意:“阿轩,你在书院要保重身体,今儿要送阿蕴去学堂,就不送你了,让琳琅送你去。”
“嗯,多谢阿奶,您们也保重身体。”
喻琳琅抽了抽嘴角,她正欲开口,贺氏就剜了她一眼:“阿蕴,咱们走快些!”
几人往村塾学堂走去,喻芳回头看了一眼,捂嘴偷笑,两人真是呆木头。
喻琳琅有些不好意思,顾轩那眼里的情意不言而喻,她想起自己这麻杆儿身材,或许她真的不懂。
“顾轩,走吧,我送你。”
“嗯。”顾轩应声,两人抬步往县城方向走去。
走着走着,喻琳琅来了句:“顾轩,我不想十五岁就成婚。”
“好,依你!”顾轩的话没丝毫犹豫。
“顾轩,或许会有好几年呢,你等得住么?”
顾轩顿住脚步,看向喻琳琅,表情认真严肃:“琳妹妹,我等你!你要信我!你都看过我身子了,你不能不要我!”
“啊?”喻琳琅皱起了眉,忙别过脸,这让她怎么解释,她当时就说了那么一句而已。
顾轩垂下眸子,声音里带着几分乞求:“琳妹妹,你信我,好不好?”
“好,我信你,你别多想,我是怕你嫌弃我,虽说收了你的定情信物,我还是有些担心。”
“呸!狐狸精,勾引得顾二哥哥没了魂,还缠着人家,不让去书院。”
“喻家的,还真是不要脸!狐狸精!”
……
几个小姑娘你一言我一语的,顾轩冷冷瞥了眼,喻琳琅却是很想笑,原来大房的几个堂姐妹和那李月芝还真是为了她身旁的书生。
喻琳琅眉毛一挑:“你们嘴里前一个狐狸精后一个狐狸精的,可知狐狸精有何不一样?”
“呸,狐狸精就是狐狸精!还能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狐狸精漂亮呀,我还得谢谢你们,今日我才知原来自己很漂亮呢。”说罢,喻琳琅故作欢喜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真不要脸!”
……
喻琳琅扫了她们一眼,不再多理。
“二哥哥,走!琳琅送你!”
“好!”顾轩扬起唇角,小丫头终于啃唤他二哥哥了。
走了一段路,喻琳琅停下脚步:“顾轩,我就送到这里,在外一定护好自己,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琳妹妹也保重,放田假时,我就回来。”
“嗯!”喻琳琅有些意外,这里学子居然有田假,这书院想得还挺周到。
两人就此别过,一人往东,一人往西,顾轩回头看了眼那抹身影,他知道小丫头的抗拒,他不担心,反正他会等她。
喻琳琅回到家时,贺氏正扫着院子,心不在焉的样子:“阿奶。”
贺氏抬头看了眼:“琳琅,回来了啊,快去把稻种泡上,你说你来泡,阿奶便没动。”
喻琳琅瞧她阿奶那样,就知她心里装着事,“阿奶,您若是听见不好话,别理就是,她们无非就是嫉妒,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
贺氏怔了下,她如今竟不如她家野马了:“阿奶知道了,你快泡种去。”
“好!”
惊蛰,桃始华。
张家的暖房门前,挤着一大群端着竹簸箕的人,吵吵闹闹的。
喻琳琅端着竹簸箕里躲得远远的,她生怕簸箕里的稻种被挤翻了:“爹,您过来,别去挤!”
“诶。”喻成景看了看,端着簸箕站到她的跟前。
“大家安静!别闹!也别挤!”里正家的张老大挥手示意,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皮肤黝黑的大高个儿格外扎眼,喻琳琅暗自咋舌,那黑得真像烧窑的,蓦地又想起张大伯确实是烧窑的,里正家有陶瓦窑的。
“按往年的规矩,自家的竹簸箕记得打上记号,去我爹那里把钱给交了,育秧苗多的人家,多送些柴过来。”
“哎呀!张老大,咱们都知道,快开门吧。”有人吆喝起来。
“就是,快开门吧。”堵在暖房门前几人也附和着。
张老大挥了挥手:“让让,你们堵着门,让我咋开?”
那几个汉子稍稍让了让,张老大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暖房的门刚一打开,那些人都高举着簸箕使劲儿往里挤,争抢着屋内最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