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孙传庭
鱼钓的差不多了,王宇便开始就着河水收拾钓上来的鱼,将鱼刮去鳞片去除内脏和两腮。锁儿已经生起了火堆,收拾好的鱼放在小桶里,交给了锁儿腌制烧烤。
兄妹俩配合的非常默契,很快第一条鱼便烤好了,锁儿很懂事地将烤好的鱼递给了孙传庭。
孙传庭连忙拱手道谢:“多谢小娘子,孙某有口福了!”
小丫头道了个万福,继续她的烤鱼大业。
王宇笑道:“这烤鱼就图个野趣,伯雅兄将就着吃一口。”
孙传庭咬了一口,味道果然不错,将鱼肉咽下肚子说道:“孙某吃了这烤鱼,连家都不想回了,怎么办?”
“那就不回去了,给家里去封信让嫂子来京城跟你团聚,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回到你那代州老家,山高皇帝远,一旦被人遗忘,你这辈子想不悠然林下都不行。
再说你回到老家,得到的一切消息都会滞后,这会让你对时局的判断出现偏差。在大明如今这种情况下,伯雅兄需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机会出山。”
孙传庭暗暗吃惊,这小子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想法的,凭借着敏锐的感觉,他能想象的到阉党不会长久,现在越是猖狂,最后被清算的时候,死的就越惨。
“玉轩既然看出了孙某心中所想,那么以玉轩来看,大明如今的乱局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伯雅兄这话问的王某没法回答,王某又不是算命的,不过王某却明白一个道理,离得近有什么风吹草动,能够及时反应。”
“可悲的是孙某空有报国之志,然而却无用武之地,孙某自幼习文练武,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可是如今的朝廷太让人失望了,不提也罢?”
“伯雅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伯雅兄坚持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总会有用武之地。
只要有才华就不怕被埋没,伯雅兄若是相信王某,就留在京城,住在王某家里,王某保证两年之内伯雅兄必然会被朝廷重新启用。”
不知道是为什么,孙传庭就是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没有说大话。这个年轻人孙传庭总感觉有些看不透,眼神里有一种看透世事的感觉。
这种感觉说不出什么理由,就是一种直觉,孙传庭忍不住随着王宇的话题问道:“若是朝廷启用孙某,会用在什么方向?”
“天下乱局将起,辽东建奴虎视眈眈;西北灾民嗷嗷待哺,任何一个火星都有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朝廷要用伯雅兄,肯定是用伯雅兄知兵的才能,今后朝廷的主要精力都会用在辽东与西北两个方向。”
孙传庭非常认可王宇的判断,西北已经连续几年大旱,朝廷又拿不出足够的钱粮赈济灾民,这些灾民肯定要求活,至于怎么求活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只能揭竿而起,杀大户抢粮食,由流民转变为流寇。
大明已经进入多事之秋了,这是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得出来的事,难得不是看出来,而是如何应对。
“玉轩!朝廷如今空有百万大军,然而真正能用的没有多少,大多都是羸弱不堪的军户,指望这些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饱的军户,怎么可能打得过如狼似虎的建奴。
朝廷要想扭转局势,就必须要重整军备,让军队重新焕发战斗力,可是想要练兵就需要大量的钱粮,朝廷现在最缺的就是钱粮。”
“这就是王某刚才说的,大明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问题,解决了财政问题,其他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如何解决财政问题,不是伯雅兄需要操心的问题,伯雅兄应该多想想,朝廷如果给你提供足够的钱粮,你能不能练出一支足以与建奴野外争雄的精兵。
与战场争雄相比,王某认为练兵更加重要,一直如当年戚家军的军队,想要战败都难。”
“孙某仔细研究过建奴的作战方式,发现建奴的作战方式其实很简单,用一支身强体壮的士兵身披三层重甲在前冲锋,一旦将官军的防线撕开,后续的兵马一拥而上,扩大战果。
朝廷的官军由于常年缺饷,军头只能将有限的军费用在家丁身上,一旦家丁挡不住建奴尖兵的攻击,后面的官军基本上就是充数的。
面对如狼似虎杀过来的建奴,他们能做的只有掉头逃跑,这就是如今辽镇官军不敢与建奴野战的原因。”
“伯雅有没有想过如何克制建奴的这种作战方式?”
“只要钱粮足够,重新训练出一支强兵,对付建奴有很多种办法,应对建奴重甲尖兵可以采用狼牙棒等钝器敲击,这些重甲兵因为穿着三层重甲,活动并不灵活,只要挨上一棒子基本就会失去战斗力。”
“这是肉搏战的时候,能够用到的应对方法,如果建奴采用强弓硬弩远程打击怎么办?据王某所知,大明的铠甲现在远不如建奴精良,若是远程对射,吃亏的一定是官军。”
“玉轩说的不错,孙某也没想到建奴的铠甲制作的竟然比大明精良,真不知工部和内廷兵仗局是干什么吃的?
朝廷每年投入了那么多的钱粮,制作出的鸟铳官军不愿意使用,制作的铠甲连远程抛射的箭支都挡不住。”
“伯雅兄!如果你每天连饭都吃不饱,还要随时被权贵拉去做工,甚至连饭都不管,每日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你会认真对待你手头的差事吗?
伯雅兄若是有时间可以去工部的军器局,或者内廷的兵仗局看一看,看看那些工匠都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能打造出这样的军械,王某都觉得工匠们已经算是天大的良心了,朝廷可有重视过工匠,可有给工匠出头之日?
建奴军械精良的前提是军法森严,用料十足,任何工匠制作的军械不合格,都有可能被杀头,反正是汉人奴隶,杀了也不心疼。
还有一点建奴对待工匠虽然军法严苛,但是待遇上要比大明的工匠强上很多,工匠们至少能够保证衣食无忧。”
孙传庭老脸一红,他知道王宇说的肯定是真实情况。大明朝对待工匠的态度连大户人家的奴仆都不如。不给匠人提高待遇,还要指望匠人做出好的军械,这本身就是悖论。
“朝廷的弊政实在是太多了,早已是积重难返,各个环节都是利益勾结,想要改变实在是太难了。”
“再难也要做,不去做永远不会得到改变,只要去做就还有希望,不做就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
“就算是孙某愿意去做事,然而孙某人微言轻,不过是个小小的五品郎中,能够改变什么?”
“伯雅兄!五品不小了,外放的话最少是一府知府,若是有一府之地供你施为,伯雅兄有没有信心打造出一支千人规模的精兵?
当然钱粮需要伯雅自筹,而且还要在任上做出政绩,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准,增加一府之地的赋税规模。”
“这有些强人所难了吧,这些条件只要完成任何一条,都能称为能吏,更何况是全部做到,孙某自认为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伯雅兄只要按照王某说的去做,王某保证你全部能够做到,想不想试一试?”
“玉轩凭什么认为孙某能够做到?”
“知道王某在这里做什么吗?”
孙传庭摇摇头道:“不知道!若是孙某不与玉轩深谈,玉轩给孙某的感觉看起来就像个纨绔子弟。”
王宇哈哈大笑道:“王某非常愿意做个纨绔子弟,可惜王某没有做纨绔子弟的命,王某在这里是为了培育一种高产的作物,一旦培育成功,亩产至少能够达到上千斤。
有了这种作物的加持,伯雅兄到了知府任上,难道还不能做出一番成绩?”
“到底是什么作物,真的能够亩产千斤?”
“此物名叫番薯,是西夷从遥远的一片大陆上带过来的粮食种子,前礼部侍郎徐老大人,曾经在大明南北进行试种,应该已经摸索出了一些种植的方法。
不过并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王某因为从小就接触这些农作物,所以对其习性非常了解,非常有信心将其培育出来。”
“没想到玉轩还懂稼穑之学,若是玉轩真能培育出如此高产的农作物,玉轩就是万家生佛。”
王宇摇摇头道:“伯雅兄过誉了,这番薯不能作为主粮使用,长期食用番薯,会让大明百姓的身体素质降低,同时还会出现缺乏营养的各种疾病。
这种农作物只能作为经济作物使用,真正的主食农作物同样也来自那片大陆上,名字叫做玉米,王某手上种子太少,目前放在家中的院子里培育。
等到种子数量足够多之后,就可以向天下推广,有了玉米这种高产的主粮,大明百姓才能保证再无饥馑之苦。
当然农业种植技术的提高,与新作物的培育只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想要民富国强朝廷应该大力发展工业,工匠是一个国家的脊梁,而不是如现在这般如猪狗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