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清醒面对梦魇(十九)
上回书中说成天功、成孝天父子拜三丰为师,得到教化,孝天顿悟孝即是道,自己所欠,只是阴德。三丰说:“即孝是道,更有何道?孝心一纯,上达天门;孝心一挚,须臾见帝。但当孝去,莫作胡思。”随即给他取名“孝仙”,寓意“尽孝成仙”,道号团阳子。本书有时称他孝天,有时称他孝仙。不是笔误,而是随缘称呼。中国古代以孝修仙者不在少数,中原大地,多见孝仙祠、孝仙亭、孝仙寺,与历代成仙的孝子有关。西汉时的孝子董永与老父相依为命,老父死后,家贫,无力藏父,卖身为奴,得钱葬父。他的孝行感动天帝,天帝派仙女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便是著名神话《天仙配》。西汉刘向在书中记载过董永“以孝成仙”的故事。三国、两晋之曹植、干宝都在作品中记述过董永孝行。曹植《灵芝篇》诗云: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
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这是现存最早取材于董永故事的文艺作品。三国时期,董永故事广为流传。董永与仙女飞升,世称“孝仙”。明代,董永家乡山东千乘建孝仙祠祭祀孝仙。董永故事先在山东流传,继而在黄河流域传播。东晋时期,北方战乱频仍,大批士族和平民相率南迁,把孝仙的故事带到长江流域。东晋干宝著《搜神记·董永》,已经将孝子董永视为神仙。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王朝建立后,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宋文帝太子刘劭杀父自立,改元太初。宋文帝第三子武陵王刘骏因劭弑父,遂以“孝”为号召,起兵讨劭,兵力大盛。刘骏沿江东下,到达新亭(今南京南)即位,年号“孝建”,死后谥号“孝武帝”。刘骏诸子其字以“孝”排,如孝师、孝德、孝良、孝烈、孝贞、孝善、孝英等。刘骏提倡孝为“诸德之本”。孝建元年,置孝昌县,后改孝感。董永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倡导“以孝成仙”的净明派大行于世,董永墓、董永祠、董永庙在长江流域出现,以孝成仙,天下始知。
三丰给孝天取名“孝仙”,孝天很高兴,团阳子,孝天,孝仙,内有“团阳天仙”、“天仙团阳”。三丰开始给成家父子传授静坐之法和道法道术,赐给天功一粒“填髓回阳丹”,服之,能回阳补髓,用于老人修炼补济命功;给孝天一粒“辟谷清阴丹”,传授辟谷法门。三丰说,辟谷一道,对初修炼者非常关键,增阳清阴,净化五脏六腑,清洗四肢百骸;修炼到中成,气满不思食;修炼到大成,“六脉俱息食脉绝”,逍遥自在,不食人间烟火。他要孝仙服下丹药,传他静坐服气、站桩采气法。站桩采气,每天早晚面对太阳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胸前成抱球状,周身放松,吐纳服气。
双目视日,吸气时观想阳光进入周身毛孔,每天坚持四个时辰,早上两个时辰,下午到傍晚两个时辰。随功力的提升,中午在阳光下天门对日静站两个时辰。每天坚持六个时辰,站中修定,站中强骨实髓,这是三丰特殊教法。三丰对孝仙说:“天儿,当年孙道爷教你《黄帝内经》,可记得第一章?”孝天自入门后,三丰就和天功一样叫他“天儿”。天儿一听师父的话,说,“记得”。三丰要他把第一章《上古天真论》背一遍,当背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时,三丰要他停下来,说:“天儿,这‘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就是站桩之理,自己体悟。”
三丰进一步传授了在辟谷状态闭息鼓腹的方法,讲明这是《易经》复卦天机,腹为坤卦,鼓腹则为动,为震,坤下有震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元阳复生。孝天辟谷九天了,只喝点水,不食任何东西,每天面对太阳采气六个时辰,渐渐进入清凉境界,面对太阳一点不感到阳光刺目、火热难耐。感到进入身体的阳光起初是温热的,渐渐变成清凉的,口中清津生出,汩汩不断,他一口口吞咽到腹中。太阳不再刺目,那么温和,阳光变化,一会儿火红,一会儿满天紫光、绿气、黄光。各种色光变化着,他感到一种力量进入身体里,进入肌肉里,力量在增长、渗透,渗透到每一寸肌肤,那么柔和。他整整站一天了,没有妄想,没有欲望,没有天地,没有父母,没有师父,静静地,只有存在,只有气,他感受到气在周身旋转着,体会着三丰所谓“用气不用力”的状态。渐渐地,天地就在身体里,万物就在身心里,自己变得高大无边,天地是我,我是天地;渐渐地,自我不存在了,一切皆气,一切皆虚,隐隐能听见宇宙中到处是轰隆隆的雷声,雷声里全是光。突然,天空电闪雷鸣,龙飞凤舞,墨云聚合。天,下雨了。
雨中,他站着,一丝不动,成天功看着山峰之上独立守神的儿子,有点担心。墨云压顶,雨,还在下,风,还在刮,人,还在站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三个时辰过去了。孝天,不,今天的孝仙还在站桩。三丰静坐洞中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成天功在洞口看着儿子,一言不发。天晴了,太阳依然。奇怪,这是冬天,哪来的雨?天功困惑不解,三丰笑而不答。就这样,孝仙在山峰站了三天三夜。辟谷第十二天,他从定静中出来,那一刻,他好像看见母亲在天上对他微笑,笑容像天上的太阳,像阳光下的彩霞,灿烂,光明。他终于出定了。三天三夜,对他,就像一瞬,是打瞌睡的一会儿,是和父亲无言相对的那一刻,是看着三丰入静时的半个晚上。淡淡的笑意泄露出三丰很满意,他对孝天说:“大冬天竟然下雨,正是老君所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儿,这场雨,是你自身阳气与天之阴气感应激荡而降。奇哉,修仙奇才。仙人祈雨求晴,不过如此。”孝仙闻言,颇为吃惊,自己怎么可能降下这场冬雨?可雨下了三天,自己在雨中入定三天。正是:
辟谷清阴气,站桩炼阳精。
神与天地通,一气任运行。
三丰说这场冬雨是孝仙自身阳气生发,人天合一,人体阳气与天地阴气感而降雨。世人以为奇事。近代高僧虚云1921年于云南昆明为民作法降雪,当时云南都督唐继尧信佛,礼敬虚云。这年暮春,昆明天旱,连着五月没有下雨,唐继尧请虚云为昆明祈雨,虚云设坛,静坐法坛三天后大雨瓢泼,解除旱情。昆明又流行呼吸系统疾病,唐继尧很忧心,有人对他说,下雪能止喉疫,可是,时令已经进入五月,南方天热,怎有可能下雪?唐继尧想到虚云,请虚云为苍生祈雪。虚云说:“我来设坛,只要唐公竭诚祈祷即可。”于是,唐继尧斋戒沐浴三日,虚云法坛静坐祈祷三日,之后,大雪飘飞,积雪盈尺,流行昆明的喉疫止住了。众人感叹佛法的神奇与不可思议。事载《虚云和尚自述年谱》。笔者当年入终南山求道,拜访的禅师宝珠乃虚云徒孙。正是:
法筵优钵诸天雨,道树菩提自性栽。
诚心能感天地变,心能转物即如来。
三丰见孝仙还为冬天下雨的事纳闷,未理解其中精义。三丰指着一块巨石说:“天儿,把井边石头举起来。”那块石头少说有八百斤,要是过去,孝仙想都不敢想,这一刻孝仙感到身体中神秘的力量在经脉奔流,在身体里召唤,他有了某种冲动,大叫一声,把那块八百多斤的巨石举起来围着古井转三圈,缓缓放下。天功看呆了。三丰说,“用掌击打那棵百年老树。”那是终南山最常见的柿子树,老干黝黑,孝仙毫不思索,对着树干一掌,那是怎样的一掌啊,一人难抱的大树晃动着,孝仙的手掌深深嵌进树干,白白的手掌印让人迷惑,黑色的树皮不见了,裂开的老干见证这一掌的千钧之力。孝仙大惊。三丰说:“已采得先天之炁。世人习武功,修内功,用尽各法,不过要采得先天元气,运气作功,方有神奇。只是,世人不知辟谷采得先天元气,自能肌肉若一,力大无穷,骨骼坚强。”三丰要孝仙用拳击打自己的身体,是何感觉?孝仙用拳头打在自己肋骨上时,好像打在千张厚厚的牛皮上;打在手臂上时,拳头弹开了。他很惊诧。三丰说:“天儿,用力打我的腹部,打两次。”三丰站在面前,孝仙没有犹豫,鼓足劲向三丰腹部击去,他的拳头像打在鞠球上,绵软,柔和,内气鼓鼓的。三丰笑着说:“再来。”孝仙大叫一声,用足力量打去,这一次像打在铁板上,自己的拳头、手腕震得生生作痛。孝仙一脸不解,不解的更是成天功。终南山的阳光照得每个人的脸庞发亮,呼啸的山风吹散孝仙长发。片刻,风静了,人,更静了,山中流动的神秘力量在诸峰回旋,又流到元阳洞,流到孝仙身体里。三丰说:“一气作用而已。五祖玉蟾真人之《毕竟凭地歌》,汝记否?”不待孝仙回答,三丰自吟:
偶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吟完诗,三丰说:“采得先天一气,则周身绵软如无骨,一气包裹,物不能伤。若知运用之妙,则此气,能软如绵,能硬如铁,只在呼吸之间。”说完,三丰教他调息运气之功,孝仙如法运气,感到肌肉自由变化,能软能硬,三丰说这是内家功夫。各位看官,通过辟谷修炼这种高深的内功是道门秘传,笔者道友张世斌先生如此修炼而力大出奇,有超常的抗击打内功。
三丰对孝仙的进步非常满意。回到元阳洞坐定,三丰拿出一卷经给成孝仙参研。原来是孙思邈真人所著《太清存神炼气铭》。
“夫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源,自然成圣。气通神境,神通慧命。命住身存,合于真性。日月齐龄,道成究竟。依铭炼气,次第而行。欲学此术,先须绝粒。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静虑,气海若具,自然饱矣。专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初入五时,后通七候。神灵变化,出没自在。峭壁千里,去住无碍。气若不散,即气海充盈。神静丹田,身心永固。自然回颜驻色,变体成仙,隐显自由,通灵百变,名曰度世,号曰真人。天地齐年,日月同寿。此法不服气,不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须休即休,自在自由,无阻无碍。五时七候,入胎定观。
夫学道之人,入有五时。第一时: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取舍无常,忌虑度量,犹如野马,常人心也;第二时:心静少动多,摄动入静,心多散逸,难可制伏,摄之勤策,追道之始;第三时:心动静相半,心静似摄,心常静散相半,用心勤策,渐见调熟;第四时:心静多动少,摄心渐熟,动即摄之,专注一境,失而遽得;第五时:心一向纯静,有事无事,触亦不动,由摄心熟,坚散准定。从此已后,处显而入七候。任运自得,非关作矣。
第一候:宿疾并销,身轻心畅。停心入内,神静气安。四大适然,六情沉寂,心安悬境,抱一守中,喜悦日新,名为得道;第二候:超过常限,色返童颜,形悦心安,通灵彻视,移居别郡,拣地而安,邻里知人,勿令旧识;第三候:延年千载,名曰仙人,游诸名山,飞行自在,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摄烟霞,绿云捧足;第四候:炼身成气,气绕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游诸洞宫,诸仙侍立;第五候:炼气为神,名曰神人,变通自在,作用无穷,力动乾坤,移山竭海;第六候:炼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灵,色形不定。对机施化,应物现形;第七侯:身超物外,迥出常伦。大道玉皇,共居灵境,圣贤集会,弘演至真,造化通灵,物无不达。修行至此,方到道源。万行休停,名曰究竟。
今时之人,学造日浅,曾无一候,何得通灵?理守愚情,保持秽质。四时迁运,形妄色衰。体谢归空,称为得道,谬矣。此胎息定观,是留神驻形之道,术在口诀,不书于文。有德至人,方遇此法。细详留意,必获无疑。贤达之人,逢斯圣矣。”
三丰把铭文要领给成家父子讲解一通,孝仙对其中神气、胎息、辟谷、定观境界有所体会。三丰说,五时七候,需要用一生的修行来证验。明白精要,以为指导。三丰说:“此铭中‘欲学此术,先须绝粒。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静虑,气海若具,自然饱矣’乃辟谷法诀,依此修炼,辟谷大成。五时七候之境界当在道中修证。绝粒即是辟谷。‘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静虑’乃辟谷之法,‘气海若具’乃辟谷之态,‘自然饱矣’乃辟谷之果。孙真人此诀,要我传你。你虽得孙真人医道,然尚非真人仙医之道,仅是人间名医而已,孙真人仙医之术,辟谷通灵后真人亲自传你。”孝仙听说自己得孙真人医道,很不理解。三丰见状,说:“你少年时于长安城南遇见的孙道爷就是孙思邈真人啊。”孝仙惊异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