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权衡术 > 第43章 清醒面对梦魇(六)

第43章 清醒面对梦魇(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天,他想请负琴生再饮,看见他在城南老槐树下怡然弹琴,李白刚一走近,负琴生忽然不见了。李白从小好道,在蜀时师从隐仙东岩子练剑修仙,今日遇见真人,当面错过,怅然而归。负琴生乃雷霄亲传弟子,所负之琴正是九霄环佩。负琴生预知天下将乱,所弹古曲,如是知音,会从琴音听出兵戈铁马之声,听出天下将乱的警示,听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叹。三年后李白离开长安,漫游江南,在《游金陵凤凰台》诗中感叹时事,就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体会到了负琴生的心意。当潼关兵败,大将哥舒翰战死沙场,明皇仓皇过秦岭,入蜀道,李白才想起“龙啸秦岭殇国侯”的真意。李白伤感之极,觉得负琴生像春秋时楚国隐士接舆。接舆见楚平王残暴,便知楚国将乱,这时孔子周游列国,广宣仁政,一天,接舆见到孔子,便狂歌:

    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他对孔子说:“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孔子坚持理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看来,负琴生“凤歌孔丘悲时运”是感叹李白和孔子一样,终生不得其志。李白越想越悲,便写下“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诗句,想起了自己,想起了孔丘,想起了负琴生。茫茫人海,隐隐仙踪,到哪里去寻找身负九霄环佩的这位真人呢?

    雷霄的九霄环佩后来传给了吕纯阳、陈抟、谭峭,陈抟之琴传给弟子张无梦,张无梦隐居于终南山鹤池修道。刘海蟾真人入蜀,与年过三百岁的雷霄真人交游,雷琴及法诀传给了刘真人。大宋神宗熙宁二年己酉岁,张伯端求道入蜀,在成都遇见“青城丈人”刘海蟾,得传金丹火符之诀及九霄环佩,海蟾为他改名“张用成”,号紫阳,意在大道修成,功在其用,能用则是真成。道之玄妙,内用成仙了道,外用济世度人,故大道之成,不离一“用”。紫阳丹道,传到了南派宗师陈楠、白玉蟾,神霄雷法,门庭光大。后来,有三张雷琴传给了张三丰、闵小艮、李西月等真人,他们都精于神霄雷法,乃道门盛事。

    大宋真宗景德乙巳年,隐居浙江开元观的张无梦经师兄种放推荐,来京给真宗皇帝讲道。无梦得陈抟、刘海蟾之传。无梦只给真宗讲了《周易·谦卦》,真宗不解,便问:“独说谦卦,何也?”无梦说:“方大有之时,宜守之以谦。”真宗大为高兴,授他著作郎,无梦不受。另一日讲无梦自著《还元篇》,无梦说:“国犹身也,心无为则气和,气和则万宝结矣;心有为则气乱,气乱则英华散矣。”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无梦力乞还山养老,真宗赐御酒金帛,无梦不受,又赐“处士”之号,亦不受。无梦还山之日,真宗与宰相王钦若等君臣三十余人来送行,真宗赠诗云:

    混元为教含醇精,视之无迹听无声。

    唯有达人臻此理,逍遥物外事沉冥。

    浮云舒卷绝常势,流水方圆靡定形。

    乘兴偶然辞涧户,谈真俄尔谒王廷。

    顺风已得闻宗旨,枕石还期适性情。

    玉帛簪缨非所重,长歌聊复宠归程。

    无梦先生来到终南山鹤池修炼。鹤池仙鹤,少说有三千只,山顶的天池畔,松荫里,全是鹤影仙风。山青水秀,人烟稀少,仙鹤时舞,好鸟欢鸣,谷旷洞奇,景幽松古,能在这里修炼,真是三生之福。三年后,无梦从鹤池来到终南山旸谷元阳洞天修炼,就是三丰真人的前身。修道的人能认识自己的根源,就能把多生修炼的功果连成长长的因果链,使今生的修炼更易成功。有人以数术命理而知三生,有人以“宿命通”而证三生,有人经前辈点化而知三生,有人由因缘感遇而明三生,有人以明通因果而彻三生,这是修道的根源。“一入师门,度尔三生”是古代真人的宗风

    话说张三丰道人在终南山旸谷元阳洞隐居修炼,时光飞逝,度过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寒冬,山中半年,精研陈抟老祖的《易经》象数之学,颇有心得。每天早起练拳舞剑,把当年少林寺慧海和尚所授拳术练得烂熟,少林拳术,刚猛有力,练来豪气顿生。慧海法师说过:“达摩禅法,动静双修。动以强体,静以安禅。如今僧人,只知静坐修禅,不知习武强身。坐禅既久,体羸病生。病体何能载道?体弱常遭魔侵。惜哉惜哉。”三丰深知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没有充足的丹药。练完武功,三丰回室静坐两个时辰。正午时分再到山峰上对日静坐,采天阳以补元精,纳元气而续命根,又得一个时辰。下午读书,夜里静坐到天亮。平时很少吃东西,偶尔采些元参、黄精、茯苓、地黄、白术蒸而食之,以补脾养气、滋肾培元,晚年修道,需补养真元,没有采得天真元气之前谁也阻挡不住衰老和死亡。夜里的修行,三丰按符阳子所传,先悔过,次发愿,再调息,后入定。修道数十年,悔过一事,坚持不懈,清心简事,以脱尘凡。发愿祈祷上苍使弟子早遇真人,早得正法,早证道果。三丰经常辟谷,身轻气清,昼夜在定。他用洞中五色宝石按先天河图排出图式,中宫土位是太极图。一天夜里,三丰静坐在河图北方坎宫,感到腹腔阴阳二气盘旋运转自然形成太极图式,阴气白色右旋,阳气红色左旋,二气交合,正中现出金色虚明一窍。阴阳二气快速旋转,三丰不动一念,内观默察。突然,阴阳二气合为一股,向下冲去,阳物勃举,身心奇痒如潮水般涌出,冲向阳物,顷刻间一股暖流直奔而下,从中脉直达玉茎,从生命深处涌出的欲情像波涛汹涌,三丰大惊,修道的人最怕活子时精气冲关而出,化为后天之精,泄露于外,前功尽弃。道家有专门的方法阻止精气外泄,称为“金关玉锁法”,也有吃特效“琐精丸”的,有的用中指点按会阴穴阻止精气外泄。这些后天方法,效果有限,常常方术未用,精气已泄。危急关头,三丰听得剑气嗡嗡震鸣,悬挂墙壁的龙泉、太阿宝剑双双飞出,瞬间插入三丰目前一米远处太极图的阴阳鱼眼,瞬间三丰内视到会阴穴出现两把三寸宝剑,真气被宝剑阻住,逆流而上,三丰如释重负。真气由尾闾如浩浩黄河直奔命门,命门像无渊之海,把所有奔流的真气全都容纳,顷刻,丹田现出一轮红日,光芒万丈,煞是好看。整个过程仿佛一念间完成,又好像度过了漫长岁月。三丰这才想到龙泉、太阿是通灵剑,能与心灵感应。难怪古仙家把真意比作宝剑,有“宝剑插在三江口”之诀,今天这宝剑真的插在三江口了。会阴穴正在玉茎、谷道、任督二脉交会处,即是三江口。真意所化宝剑,或者宝剑所化真意,自然出现,极其神妙,根本不用后天意识引导、观想。三丰得此奇验,身心大快,认识到“炼己不纯,必毁丹基”,决非虚言。下座后他吟咏紫阳真人丹诀道:

    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

    神功用火非终旦,现出深潭日一轮。

    这是《悟真篇》上卷里的不同诗句,三丰一时高兴,集句而吟。三丰后于大明时传此道法给尹君,尹君传道,弟子笔录,遂成《性命圭旨》,此书《元集·真土图》尽显这段功法秘密,有法诀云:

    牝牡莫邪倚太空,威风凛凛忒英雄。

    凡圣不敢抬头看,两道神光射斗中。

    宝剑雄和雌,双双插真土。

    雄降狰狞龙,雌伏猖狂虎。

    两枝慧剑埋真土,万病潜消出幻躯。

    以诚以默通玄化,用柔用中合天枢。

    后来修道者见此法诀,当知妙用,则不负著书人之苦心矣。

    转眼到了春天,绿树成荫,万山吐翠。野猴闹树,群鸟争春。遇上雨天,云雾弥漫,不见对面。雨过天晴之后,万山新洗,青翠欲滴,条条瀑布,破山而下,轰鸣之声,能传十里。三丰静坐山崖,听松涛飞瀑,渐渐形神合一,浑忘物我,既听不见飞瀑的轰鸣,也望不见松涛的绿波。隐士寄情山水,丹士忘情山水,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瀑布下静坐安禅,忘乎万有,一切水花、雾气、流泉渐渐化成茫茫云海、浩浩元气,没有人,没有物,只有灵性之神自由飞翔。三丰陶醉隐修的快乐中。许多人以为修道是很快乐的事,不知道隐居深山的修炼者经常数年不见一人,数年不吐一语。有种快乐来自气脉开通后的大乐,来自灵性解脱的喜悦,来自对凡尘浊欲的超越,来自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来自对天道的体悟,“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们所体悟的人天大道“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三丰周游山中,自得其乐,偶尔会出山做些济世救人的事,留待下回书中讲述。最惬意的事莫过浪游山中,寻访隐仙洞府,探求川流源头,仗着辟谷神功、高超的武功,什么地方他都敢去。有次发现太乙山中有处古洞,夏天奇热之时洞里会结坚冰,常人误入此洞,非冻伤不可。洞口时时外冒白气,引得三丰入洞一观,越深越寒,洞中光线不佳,好在目力能穿五里云雾而清晰观物,洞中奇石怪立,有如狼虫虎豹、老人婴孩,能听得见地下的河流声。洞内并不潮湿,顺着偶然现出的缝隙能见到天光。三丰辟谷日久,真阳遍体,初时尚不觉寒冷,及至洞底,内有石床,见墙壁上刻有一首草体五言诗:

    奇寒即奇热,阴极则阳生。

    天地有造化,谁识造化功?

    西行二三里,风洞见玄同。

    能识风火妙,平步上青云。

    署名“回道人”。“回道人”是吕洞宾别号,吕祖曾隐居终南山一线天,经钟离权真人指点来此洞修炼。三丰玩味石壁诗句,静心调息打坐,不坐则已,一坐,渐渐感到寒气刺骨。三丰调息吐纳,意守命门,将命门龙雷真火运遍周身仍然不能御寒。“看来真阳未足,陈泥丸真人说过:‘真气熏蒸无寒暑,纯阳流溢无生死。’真要在此奇寒之地单衣过冬,才是纯阳流溢之时。”三丰思罢,继续调息理气,渐渐感到命门真火启动,像龙一样从命门直冲而上,过夹脊,上玉枕,入百会,沿任脉而下,在会阴处分作两股流向双足,又从足心上行至下丹田;再从下丹田流向命门;复从命门流向颠顶,反复三十六周后,阳气和畅,感到洞中春风和煦,没有一丝寒气。《参同契》描写过“淫淫若风雨,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这种内功景象。三丰乘兴辟谷静坐七日,这才明白“奇寒即奇热,阴极则阳生”的奥妙。难怪古来真人要寻找奇绝之地修炼。极阴处能炼出极阳之气,阴阳相反相成,理固如是,所以,有的人炼丹,先是周身奇热难当,之后又奇寒难耐,这寒热就是阴阳、水火之象,一心静观,耐心忍受,便可过关。太乙山是终南山主体,得名汉武帝,武帝于此祭祀太乙神,汉元封二年于此山下建太乙宫,山上有太乙池,大唐天宝年间山峰崩裂、山水堵塞而成,池水青碧,群峰倒影,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池中游鱼泛波,远处瀑布雷鸣,三丰经常来这里寻真访道,无意中发现冰洞奇观,这次按照诗中指点西行三里,果然见到一处古洞上书“风洞”秦篆,署名“回道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