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权衡术 > 第42章 清醒面对梦魇(五)

第42章 清醒面对梦魇(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阳雄飞见状,跪下指天发誓:“剑圣欧冶公,师叔干将在上,弟子阳雄飞,誓替师弟报仇,此心此意,苍天可鉴”。发完誓言,赤轰然倒地。阳雄飞用干将雄剑劈开山石,垒石为冢,怕他人掘尸,用法术禁制,虫兽不侵,生人难近。阳雄飞的师父虽是欧冶子弟子,但师从方仙道,学得一身巫术,最有名的是“禁尸固气术”,施此术后,死者的肉体数年不朽,栩栩如生。此术在湖南盛行,演化成有名的“湘西赶尸术”,有些人客死外地,要运尸回乡,会请术士画一灵符贴于死者肉体,从此肉体不腐,夜里尸体自动行走,随术士一同回乡。阳雄飞给赤的头颅施了禁咒,飞驰大郢城,楚平王非常高兴,一看赤的头颅正是梦中刺客面容。阳雄飞对楚王说:“赤是勇士,其头颅应该在鼎中煮之,才能去其杀气,否则,王会夜夜做恶梦”。楚王一听有理,令阳雄飞烹煮赤头,三天三夜,头颅不烂,不时会跳出沸水,双目怒视。阳雄飞对楚平王说:“此非王气不足以压之,大王亲临监鼎,必能煮烂,以防后患”。楚王来到大鼎边观看,阳雄飞见机,拔出侠剑,轻轻一挥,平王人头入鼎,阳雄飞随即自刎,头亦入鼎。雄飞已死,法术解禁,顷刻,赤、楚王、阳雄飞的头颅全都煮烂,不能辨认,楚国大臣们只好把大鼎里的肉汤颅骨分三处埋葬。这样,雄雌二剑全落在楚国,后人称雄剑为干将,雌剑为莫邪。后来,吴、楚、越三国争霸,争王剑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秦灭六国前,秦始皇得到了吴王剑;汉灭秦前,刘邦从隐仙黄石公手中得到越王剑,提剑斩蛇,领兵反秦,当时楚怀王被项羽拥立为王,以复兴大楚而抗秦,陈胜、吴广兴兵反秦也以“兴楚复国”为号,楚怀王曾与天下约定,谁能先入函谷关灭秦,谁就称王并拥有王剑。刘邦先入关,项羽随后而至,火烧阿房宫,封刘邦为汉王,自称西楚霸王。不久楚汉交兵,苦战三年,项羽被韩信大兵围困该下,项羽兵败,自杀于乌江。韩信遂得项羽所藏干将、莫邪二剑。韩信只是爱此宝器,不知拥有王剑会带来杀身之祸,韩信灭楚后,大兵进攻齐、鲁二国,为了治理刚占领的齐鲁之地,他上书请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只是名义上的齐王。刘邦非常气愤,谋士张良怕韩信造反,出谋让刘邦同意韩信作真齐王,以收拢人心,稳定军情。

    一天,韩信来到山东胶州半岛的一个鱼村,听说此处有个隐士,就是当年秦始皇东行求仙时遇见的仙人安期生,是河上公弟子,在东海边卖药为生,心怀大道,老而不仕,虽过百岁,面如婴儿,人称“三岁公”。秦始皇东游时曾与他晤谈三日三夜,赏钱千万,安期生一文不受,只给秦始皇留书一封:言“十年后,会君于蓬莱山下。”后十年,秦始皇东巡泰山封禅,封禅毕,在回宫的路上病死。项羽闻安期生名,想请他出山,治理天下,安期生从此与友人蒯通隐居岛上。这次韩信来访,安期生说:“齐王无意学范蠡大夫否?文种死时方知范大夫所言‘越王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决非虚语,因作诗叹曰:‘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愿王三思。干将、莫邪二剑,非君子之器,不宜随身,随身则祸不旋踵矣”。韩信自思汉王刘邦于己有知遇之恩,自己并无反心,刘邦必不会加害于己。当他知道干将、莫邪二剑之来历后,决定把双剑献给安期生。安期生说:“此剑入仙,天下自安。化去戾气,即为道剑。若先生能功成身退,随山人入海求药,大道得矣。届时将奉还道剑。”韩信笑而不答。但从此,干将、莫邪二剑落在齐国隐仙手中。安期生隐居处便是今天的莫邪村,村以剑名。当代古玩收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就是莫邪村人。

    齐王韩信,励精图治,齐国大兴,刘邦本来忌恨韩信,一见齐国大治,马上将韩信调离富强的齐国,因韩信灭楚王项羽有功,便封他为楚王。汉五年十二月,有人密告楚王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之计,宣称要巡游云梦泽(今洪湖洞庭湖一带),约定在陈国会晤诸侯。韩信的朋友、项羽手下名将钟离昧正在韩信处避难,刘邦非要韩信交出钟离昧,不交将治大罪,钟离昧为不辜负友人,自杀而亡。韩信献其头,刘邦见到韩信,下令绑了。造反一事,查无实事,韩信功高,只好把他降为淮阴侯。

    刘邦的小儿子刘如意即代王刘恒戍守边关,外拒匈奴,刘邦念刘恒年幼,便令亲信阳夏侯陈豨代相摄理国事,统领赵、代两诸侯国兵马。陈豨部下在赵国多有不法之为,案牵陈豨,不得已,陈豨自立为代王,发兵反叛。陈豨与韩信交好,互有来往,有人举报陈、韩谋反,吕后便与萧何商议后,假传圣旨,言陈豨之乱已平定,诸王侯进宫庆贺,由萧何出面请韩信入宫,韩信入宫后,吕后立即执而杀之。这便是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向刘邦举荐其才,才有韩信的赫赫战功。韩信死前,想起安期生之语,在刑场上长吟一曲“敌国破,谋臣亡”的悲歌。干将、莫邪二剑,从此留在仙道界。

    张三丰前世神游投胎于辽阳懿州张天师后人张居仁先生家后,在莫邪岛修炼五百年的旁门散仙高云、高化兄弟,得到了干将、莫邪二剑。因他二人早知仙剑在人间者只有欧冶子所炼龙泉,太阿,多少年来二人到处寻访二剑,有次高氏兄弟乘云路过终南山旸谷,见剑气冲天,按下云头一看,剑气从元阳洞中冲出,玄机推算,知是寻访百年的龙泉、太阿,二人大喜,径直来元阳洞寻剑。这时三丰的本命元神已投胎,洞府仙山的肉身尚有元神分化的值年元神护此肉身。值年分神的神通不比本命元神,与高氏兄弟斗法护剑,高氏兄弟以迷魂砂伤了三丰值年元神双目,危难关头,只听震天雷声,一位道长从天而降,以神雷将高氏兄弟打伤,救了三丰分神。道人赶走了高氏兄弟后给肉身一粒灵丹,使之不朽,施行禁法封闭元阳洞,将双剑取走。三丰年幼时突患目疾,正是这斗法时分神受伤而致元神亦伤,好在隐仙张云庵来接引他去碧落宫修行,才得痊愈。那位收去了龙泉、太阿剑的人就是三丰的师父,上回书中他已托圆通长老把双剑还给三丰,只是此剑已经上仙禁制,灵气不发,与凡剑无异。三丰此生尚不知炼祭法诀,不能使龙泉、太阿化成通灵剑,随心变化。高氏兄弟还会再来夺剑,与三丰斗法,三丰道人这时已得灵诀,战胜高氏散仙,赢得干将、莫邪二剑,从此,四剑随身,通灵变化,成一代剑仙宗伯,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九霄环佩琴,唐代真人雷霄所制,九霄乃上天仙宫,玉帝治所,有九霄雷霆神王,上帝长子,传“神霄雷法”于人间,雷霄正是神霄雷法传人,隐居青城山,一生只制过九张琴,只在冬天制琴,大雪封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时,雷霄独自赤足到雪林静坐,听八面之风吹过诸树时树木内的木声,木声微妙,非凡人可闻,雷霄在定静中听群木之音,寻有雷音者,即在打雷之日树木能感应雷声者。天上雷鸣,有的树木对雷音毫无反应,有的树木一闻雷声,通体发颤,而生妙音以应之,称为“雷音”,风过而发雷音者,可制成上等好琴。雷霄所制九霄环佩琴,要用九九八十一棵雷音木的木心片,拼木成琴,每一片雷音木的背面刻九霄雷符八十一符,琴头刻漆金古篆“九霄环佩”四字,此琴就是神妙法器风雷琴。只要学会《九霄阳雷谱》,依谱一弹,风云立变,祈晴祷雨,应曲而成。古琴如人,有头、颈、肩、腰、足,面圆而象天,底方而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沼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五分,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数,宽六寸,象征六合,前宽后窄,象征尊卑不同,五弦象征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十二微表十二月,加居中大微,则表君,象征闰月。一琴抚动,可谓“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此乃雷琴至境。雷霄一生仅制九琴,九为阳数之极,雷为阳气之变,九琴中只有一张琴没有雷符,送给方外僧友睿。睿久隐峨眉,精通禅法,善弹古琴,与诗仙李白雅志相契,李白出蜀那年,僧睿为李白抚琴送别,李白如痴如醉,写下名篇《听蜀僧睿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此琴未刻九阳雷符,名素琴绿绮。安史之乱暴发后,唐明皇避乱入蜀,安禄山不仅派出绝顶武林高手精精儿刺杀明皇,还派出精通旁门法术的高人行刺,武刺不成,便用法禁。因真人徐佐卿与雷霄相善,称明皇与道有缘,可送雷琴护身。明皇身边不乏武林高手,只是旁门法术,防不胜防,惟此九霄环佩,可以御之。大唐天宝十三年重阳日,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狩猎长安沙苑,见云间有孤鹤飞翔,一时性起,举弓射之,孤鹤中箭后向地面下坠,在近地一丈时突然振翅向西南飞去,御林军纵马追之,鹤入云天,不见踪迹。

    明月观在益州(四川)城外十五里处,依山临水,楼阁清幽,松桂深处,道流隐修。徐佐卿自号“青城道士”,风局清古,容色和粹,每年要来观中悠游,观主张道一与徐先生是玄门知交,热情相待,留他住三五日,相伴论道,下棋消闲。徐佐卿有时会住上半月,品茗读书,好不自在。一天徐佐卿来观中,拿着一支箭,对张观主说:“我正在化鹤飞翔,不期被飞矢射中。此箭非民间所有,乃宫中御箭,今留箭在壁,后年箭主到此,请先生替我把箭还给他。”说完,徐真人题道:“留箭之日,大唐天宝十三年九月九日”。安史之乱暴发后玄宗避难至蜀,一日闲游明月观,爱此山色楼阁。明皇来到一间道室,见墙上挂着御箭,取下细看,箭上有“御用”金字,便询问观主,观主讲了徐佐卿所言旧事,领玄宗看题壁,玄宗才想起天宝十三年九月九日于沙苑射鹤之事。以此因缘,徐佐卿向雷霄求得九霄环佩,托道一观主转赠明皇,明皇善乐器,乃后世梨园之祖,道一指出雷琴妙用,只要琴在身边,抚琴自娱,诸邪不近,外法难侵。那些旁门异士知道雷琴护君,不再轻举妄动。

    雷霄之琴,另有七张流落道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城酒肆来了一名异人,怀抱一琴,经常讨酒吃,吃完就坐在水边月下弹琴,琴音凄楚,悲哀婉转,时有兵戈之音。其人神清貌秀,气骨非凡,白衣素袍,长发散肩,人不知其姓氏,便称他“负琴生”。李白正从西蜀来到长安,以求仕进,听说有人弹琴于市,高古莫测,自弹自娱,不与人语,若有人问话,听若不闻。李白久居蜀地,与仙道人物交游,知是有道异人,便来拜访负琴生。二人来到城南草地,席地对饮。饮毕,李白请他弹琴,负琴生轻抹慢揉,琴音像流水在指尖流淌,时如碧潭小溪,时如长江大河,难行的蜀道,惊险的三峡,峨嵋的明月,山中的仙人,一幅幅图景从李白脑海浮现,他想起家乡,想起僧睿,想起长安相知的高道司马承祯。听完一曲后,沉思半晌,李白才回过神来说:“先生之琴,必是雷真人所制九霄环佩”。负琴生道:“虽然识琴,未必知音”。琴弦拨动得更急切了,李白听着听着,悲从心生,怆然泪下。负琴生慷慨高歌:

    人间丝竹使人悦,惟有古琴动人忧。

    寻仙访道泛四海,采药还丹游九州。

    凤歌孔丘悲时运,龙啸秦岭殇国侯。

    我自歌吟谁解意?长安不见使人愁。

    回旋的清音,如流水幽咽,寡妇夜泣,如游子悲叹,处女伤春。负琴生边弹边道:“先生之放旷,只是其表,内心煎熬。”李白问:“先生外显落魄之相,内心落泊否?”负琴生道:“我内外皆不落泊”。李白说:“先生虽不落泊,但世人不喜欢先生邋遢模样,何不改变形象?”负琴生道:“世人讨厌什么,与我无关。我只求自适自在。”李白又问:“先生随时弹琴,自得其乐,可否与他人分享?”负琴生说:“我弹古琴,只为自娱,不想别人是否快乐。所弹古曲,雅而纯,直而哀,真正懂古琴的人一听,怡然快乐,不懂古琴的人一听,黯然伤神。就像你的诗文,轻浮如蝶舞花飘,艳冶如处子佳人,王孙公子,以为佳作,真人异士,不足一观。”李白闻言,惭愧不已,叹息一声,把盏而去,上醉仙楼独自喝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