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第19章
“嚯,大早上你就烙饼,咋也不嫌麻烦,熬稀饭没,我来熬。”秦大妈一回家,就看到小儿子正在做早饭,她也就挽袖子干活。
秦海川把烙好的大饼切成小角放在盘中,边指着里边灶头上的锅子说:“熬好了,绿豆汤。”
秦大妈一看就乐了,“夏天就要过了,也喝不上几回了。”
儿子知道她喜欢啥,秦大妈心里美滋滋。
母子俩一会便吃上了早饭,大饼烙的松软可口,小葱炒鸡蛋也是喷香,再配上熬的开了花起了沙的绿豆汤,两人吃的停不下筷子。
但即便如此,秦大妈还是日常担心小儿子婚事。
“海川,不是妈说你,你自己的终身大事,你自己还是得上心才行。”秦大妈心里有些无奈。
小儿子三十多了,因为之前种种原因,又因为所在的单位雪糕厂这两年被外资企业弄的效益很不好,工资有时都要拖很久才发,时不时没订单还要在家歇个十天半个月的,所以一直也没姑娘能看上她。
秦大妈虽交友广阔,但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媒要肯管她儿子婚事。
偏这小子自己也不上心,单位不上班就跑出去打临工,什么工地小工、车站搬运工有活就干,有时候没活还要跑农村亲戚家帮着收庄稼,把自己弄的跟块炭一样,吡着一口大白牙回来。
还没等秦海川说什么,秦大妈又继续叨叨,“唉,我这么好的儿子,怎么就找不到合适的姑娘呢。你说就连老刘家儿子都能娶上媳妇,。”
秦大妈一叨叨起来就没完,然而秦海川一点也没不耐烦,反而听着妈妈的话,如同听交响乐,时不时还要给妈妈夹夹菜。
只是秦大妈说着说着,就说起旧事,“唉,我就说当初你就不该把自行车厂的工作让给你哥。”
话没说完,秦大妈顿觉自己失言,觑着儿子脸色并无异样,她赶紧转移话题道:“刚出去买菜又碰到了咱们小区新搬来那对母子了。”
他们小区都是老住户,很久也没有新住户,所以秦大妈说新搬来的,秦海川也就知道是哪栋了。
不过他也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在听。
秦大妈接着道:“唉,小陈也是可怜,年轻轻的就离了婚。不单带着个孩子,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她那个前夫冷不是个好东西。”
见儿子愣了愣,但依然没说啥,秦大妈又说:“我跟你说这些,也没别的意思,就是人家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回头有啥活的,你能帮就帮,不过我让你过去你再过去,别没事单独跑过去让人误会。”
秦海川点点头说:“知道了。”
又白了他妈一眼,“我是那个没分寸的人嘛。”
秦大妈当然知道儿子最是规矩本分的,只是强调一下而已。
其实她倒也没别的意思,单纯觉得对方不容易而已,说完她还跟着感叹句,“可惜了,你俩岁数差的太多了,人家才二十出头,要不然多好的女娃呐!”
秦海川终于对他妈不耐烦了,赶紧将手中的饼塞嘴里,急匆匆出门道:“我找活去了。”
不只秦大妈家的大饼香,陈秀玲这边也在做饼,不过是烧饼。
快入秋了,夜市那边去不了几回了,陈秀玲又开始试新吃食了,这次不像前两次只是弄些小吃,而是开始弄主食了。
她之后打算先去对面第一小学门口卖早餐,那就不能像夜市一样只卖些小吃,主食才能填饱肚子的。
她们当地早餐的话,还是面食最受欢迎,尤其油香油香的饼类。
而外酥里软、一口咬下去掉渣的油酥烧饼就是不错的选择。
要是正式走量卖烧饼,一定得打一款大的烤炉才行,但陈秀玲前期并不打算走量,她便于用平底锅烙制。
烧饼各地都有,烙制方法也不一,她做的这种也简单,就是先用油和面粉调好油酥,再往擀好的长面片上抹上,再洒一些五香粉、椒盐等调料,然后上平底锅烙至两面金黄,饼身鼓起个大包,也就差不多了。
油酥烧饼吃起来外面酥脆,吃的时候还得用手接着点,因为一口下去咬掉不少渣,而烧饼里面非常松软不说,还会有盐香的味道,就算不就着菜也能喷香喷香的吃到饱。
星星还没吃过这么酥的烧饼,一口下去那些渣就像雪花似的扑落落往下掉,他嘴巴都快包不住了,鼓的像个仓鼠一样。
然而饼渣掉到身上、腿上,他又不舍得浪费一点,赶紧伸着白嫩的小手捡起来,就要往嘴里塞。
陈秀玲看了赶紧拦道:“掉了的咱不吃,不卫生。”
星星也不知怎么就不卫生了,不过他很听妈妈话,既然妈妈这样说,他也只得恋恋不舍的把那些饼渣拿掉扔到一边的垃圾桶里。
陈秀玲好笑的看着他的眼神,扔点掉了的饼渣,好像扔了一台大彩电似的,儿子是不是过于节俭了。
所有饼都烙好,陈秀玲这次倒没给邻居送,隔壁的小宋夫妻两个趁放暑假出去玩去了,都一个星期了也还没回来。
至于秦大妈那,到底离的有点远,再说也就几个烧饼,也不侄当。
烙好饼,陈秀玲边给儿子抹了抹嘴角的饼渣,边也拿了一个吃起来。
嗯,这饼是不错,好吃。
闲下来,思绪也就飘远了。
她也就回想起早上回来时那从小区大门出去,骑着车子拐弯走了的,那一闪而过的身影。
如果她没看错,那应该是她堂姐陈桂花。
要说前世她去南方后,后来为了创业一直都很忙,满打满算也就回来了两回。
一回是做为当地走出去的成功企业家受邀回来参加某会议,一回就是她爸意外摔断腿,她妈身体不好也无力照顾,大哥小妹都不管,还把他们赶出来后,大队的人也不知哪里得来她的电话,就通知了她。
她也是多年后回来处理这个事情时,见到了多年不见的陈桂花。
陈桂花当时带她刚考上大学的闺女过来大队办事,她们也正好撞见,看到对方满脸疲惫但精神头还不错的陈桂花,她满以为对方应该是过的还不错的。
可听村民议论后她才知道,这个堂姐早就离婚了,带着女儿没再嫁,现在拼命挣钱供她闺女上学。
她当时听了也没什么感受,毕竟那么年过去,老家那里的人和事已经离她很远了。
她还是经好事的提醒,才想起对方曾经抢过她的相亲对象。
陈桂花就比她大一岁,因为对方觉得从外貌到性格再到做饭做家务的能干程度都比不过自己,所以对方明确向她表示过讨厌自己,嫉妒自己。
陈秀玲除了觉得这个堂姐有毛病外,也没有其他想法,毕竟她也不求她喜欢。
而这种讨厌虽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她敢肯定是她初中才没上半年她爸就让她回家种地后,还没等同样没学上的陈桂花得意个笑,陈爷爷便掏出他的官材本,供陈秀玲念书。
要知道,像她们家这种农村家庭,多数都是重男轻女的,家里有些什么资源那是一定要先紧着男孩的,她们老陈家自然也不例外。
她爷爷自然也是有些传统思想的,可她爷爷又说:“玲儿脑子好,以后有出息。”
因为爷爷觉得她们老陈家这一孙辈,要是能有个将来有出息的,那一定会是陈秀玲,所以他愿意掏出官材本。
尽管陈秀玲有亲哥亲妹也有堂哥堂弟,但还是陈秀玲得到爷爷资助,继续念了初中。
因此,虽说陈桂花她自己不怎么喜欢念书,但还是嫉妒陈秀玲被爷爷另眼相看。
然而即便如此,陈秀玲此前一直认为,她们就是小女生之间的看不顺眼,可没想到对方居然能做出那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