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到九零年代离婚前 > 第18章 第18章

第18章 第1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18章

    1995年8月末,夜市。

    晚八点左右,陈秀玲在顾客‘东西带太少’、‘收摊太早’的抱怨声中收了摊。

    在夜市生意稳定后,她就按部就班的按时出摊、准备差不多八点左右卖完的量,然后按点收摊。她不会因为东西好卖就无限加量,就算再好吃的东西,顾客也会吃腻。

    再说夏天就要过去,这夜市也要结束了,她要研究下一步发展了。

    一路骑着三轮车来到批发市场对面的两栋居民楼前,这楼是八十年代教育局承建的,给教育行业优秀教师分配的住房,宋瑶妈妈桂莲枝退休前就是位高级教师,一直住在这里。

    桂老师只有宋瑶一个女儿,女儿结婚后她又退了休,觉得一个人有些无聊,又看邻居双职工家庭无瑕带孩子,就帮忙给带一带,顺便安排一些简单的课程,或是辅导一下作业。

    陈秀玲那天带儿子过来时,就觉得这不就是最早的小饭桌嘛。

    区别是桂老师只收了两三个学生,还都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太小的她怕自己岁数太大管不了,太大的也用不上她。

    星星算是她收的最小的学生了,要不是宋瑶介绍她过来,人家恐怕都不会收。

    教育局公寓楼,一栋一楼某室内

    不大的客厅里没有沙发茶几,而是摆着几张单人的课桌,南边墙上挂着块小黑板。

    一个戴着眼镜,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太太正坐在第一桌的旁给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生讲算术,小男生了十句有九句挠脑袋,老太太一点不恼,反而很有耐心的在小黑板上继续讲。

    其他桌有的在写作业,也有的在写完作业开始看书。

    角落时在,一个看上去七八岁的微胖小女孩子虽拿着本语文,但眼睛却一直瞟着旁边。

    旁边坐着个唇红齿白、眉眼如洋娃娃般的小男童,这男童就是星星了。

    女孩拿出一把糖递给星星,小声说:“星星,这是我妈妈在友谊大楼买的进口巧克力糖,特别特别甜,特别特别好吃,我请你吃啊。”

    说着她自己还吸了吸口水,可见是很心水手中的糖的。

    星星本来正在看一本图画书,来这边已经一个多月。

    桂老师会教一些基础算术和拼音之类的学前班的东西,如今他已经学的七七八八,虽说看有的字多的图画书还很吃的,但也勉强能看一点了。

    星星年纪虽小,但却是最乖巧懂事,桂老师又见他不能说话,所以对他更是喜欢几分。这里的学生桂老师也都是挑的老实懂事的才肯收,因此星星为这里后,与同学处的关系还不错。

    只是他小小的人儿,也是有烦恼的。

    最大的烦恼就是这个小姐姐总是喜欢请他吃东西,跟他说话。

    他觉得小姐姐应该是挺喜欢他的,可他只想安静的看图画书,于是他只是扭头朝小姐姐笑了笑,又摇头表示自己不吃。

    小女孩被拒绝一点也不恼,反而觉得星星太可怜了,这么小居然不会说话,她只能多说一点。

    她确实也挺喜欢说话的。

    这让星星有些无奈,只得时不时扭头微笑下,实则左耳听右耳冒,心思全在他的图画书上。

    陈秀玲来接孩子时,正好就看到这样的画面。

    小姑娘跟儿子聊的开心,她儿子也开心的笑,陈秀玲心甚慰。

    她犹记得,她家星星四岁前也是个活泼的小孩,跟家属院的同龄小孩也能玩在一处,只是那次意外不能说话后,他就几乎没有出去玩过,也没有朋友了。

    现在这样又有同龄的小伙伴,可真是好。

    星星听小姐姐念经已经有些心思不属了,正想着妈妈该来接他了,一抬头就正好看看妈妈,他高兴的把书签夹在自己看的页码,然后放回后面的书架的,起身就跑了过来。

    “星星妈来接孩子啦!”桂老师听到动静,她们打招呼。

    陈秀玲给儿子加了件小薄外套,这两天晚上气温降低,小孩子得注意加衣服才行,同时她也对桂老师道:“是啊,收摊后我就赶紧过来了。”

    桂老师这里,家长有来的早点接的,最晚也就八点多点来接,陈秀玲也是摸清时间后,每天选择这个时候收摊,然后正好来接。

    桂老师对她印象不错,就走到门口多说两句,她摸摸星星的小脑袋,“你家星星挺聪明的,拼音看两遍就会了,这一个多月都会自己看图画收了。算术虽然都是基础的,但也是学一遍就会了,他的资质在一般小孩里绝对算是很好的了。”

    被夸了,星星眨着发亮的眼睛看着妈妈,陈秀玲看着好笑,鼓励的摸了摸儿子的头。

    接着又听桂老师说:“星星是个学习的好苗子,要是可以的话最好明年给他找个好学校,这样也不至于耽误他。”

    陈秀玲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她前世没有机会送儿子上学,这世自然想让他能上好一些的学习,有个美好的前途。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不知道咱们县里有没有好小学?”

    “县里最好的小学自然一小,不过却不太好进,许多家长都想让孩子上一小,不行的话二小虽略差点,但也是正规小学,也是不错的。”

    陈秀玲点点头,她明白桂老师所谓的一小不太好进,应该就是进这样的重点小学,既要进行入学考试,又要有其所在街道的户口才行,要不全县小学生都想上一小,怎么可能都去的了。

    告别了桂老师,陈秀玲带着儿子回了家。

    到家后她还在思索,其实一小就在她住的这个春晕里小区的对面,隔了一条街而已,要是儿子户口就在这里,那也就有了考一小的资格,可惜这房子是她租的,要是能买下来就好了。

    这将近两个月下来,她虽然赚了些钱,但开销也不小,且不说每月一百三的房租,摆摊前期的投入,还有她们母子俩的吃穿,都是不小的开销。

    想着想着,她又把存折拿了出来。

    搬过来不久,她就找了个时间把自己手上的整钱都拿去存到了个活期存折里,如今两个月过去,上面的钱已经由两千多变成了五千多,这两个月也着实赚了些钱。

    可要想买房可远远不够,这房子是县中心,这年头虽还没有学区房的概念,但这边的房子也是比较值钱的,她之前跟秦大妈闲聊时就打听过,这边房子大概要卖到五百到七百一平。

    这房子大概有五六十平,就按最低的算,也得两万五。

    想到此,她觉得要加快赚钱速度才行。

    第二天一早,陈秀母子两个早早起来,先出去遛弯顺便买菜。

    她现在胎儿已经快四个月了,现在已经稍稍显怀,不过现在天气转凉,她加了件宽松一些的薄外套,在外头也不太看的出来。

    前两天抽空去前面县医院检查了下,胎相稳固,医生建议早晚做些简单的锻炼,强身健体,这样生的时候也不至于太遭罪。

    因此这两天她每天早起就带着儿子在附近便道上走上二十多分钟,然后再去买菜,买菜回来再走一段,也算是不大不小的运动量了。

    现在快入秋了,市面上蔬菜越来越少了,市场的上的摊子也越来越少,她找了家卖白菜的小贩买了两棵白菜,又跟他订了两百颗白,约定好时间过两天送到她家,用于过冬吃。

    如今大棚菜还没普及,冬天菜蔬较少,这边人一般都会提前囤些白菜过冬,陈秀玲自然也有这样的习惯。

    订了白菜后,她又跑去订了些煤,虽说楼房是集体供暖,但是她做生意还是需要不少煤的,更何况她之后打算做的更是需求大些的,因此两毛钱一块的蜂窝煤她先订了五百块,应该够烧三个多月的,万一不够再订。

    两样加起来一百四十块就出去了。

    拎着东西回去时,正巧碰上了出来买菜的秦大妈。

    这时候天色还早,秦大妈看到他们就说:“又出去遛弯了?你说你也太勤快了,每天做生意那么晚回来,早上居然还起这么早遛弯,简直比我们这些老年人还勤快。”

    陈秀玲没说自己是因为孩子,要加强身体锻炼,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谁知刚想走到,就见秦大妈又小声跟她说:“说起来你搬过来也两个多月了,我冒昧问一句,你对象他?”

    来这小区后,虽说也认识不小邻居,但人家她一人带着孩子,也都没多嘴问她婚姻状况,想必多数都已猜到,陈秀玲自然也没兴趣跟人说自己私事,现在秦大妈突然问起,她有种不好的预感。

    但既然人家问了,她也没必要撒谎,于是就大大方方的道:“我离婚了,孩子归我。”

    秦大妈愣了一瞬,随即笑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那正好,咱小区林婶她儿子不错,托给跟你问问呢,你要是乐意你们就先见见?”

    果然,陈秀玲心内叹气,委婉道:“婶子,你也知道我带着个孩子,以后。”

    “带孩子怎么了?星星这么俊的孩子,又这么懂事的。谁见了不耐。”秦大妈不赞同的道:“你可不能因为有一次失败婚姻就怕了,我跟你说,好男人还是挺多的,林婶她儿子为人就不错,长的也还行,也有工作,你要不要考虑下?”

    陈秀玲闻言只好直接道:“婶子,倒也不是因为孩子原因,主要是我现在才刚离婚不久,暂时还不想再找,我现在就想先多挣点钱,能供用孩子上学,把日子过好了再说。”

    见热情的秦大妈还要再说,陈秀玲只好使出杀手锏,她悄悄掀起外套一角,露出隆起的小腹,“婶子,我现在四个多月了,这个时候也实在不适合再婚。”

    秦大妈看到愣了愣,不过却叹了口气,最后道:“那、那你要是有什么困难,一定得跟咱居委会说,我小儿子最近一直在家,你要是有什么搬搬抬抬的活,就告诉我,我让他给你搬。”

    陈秀玲有些感动道:“嗯,我知道,有事我一定找你,绝对不会客气的。”

    说完两人就各走各路,只是陈秀玲一抬头,就看到小区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她怎么会在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