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两京旧札 > 第104章 第104章

第104章 第10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暮秋初冬之时,穆宜华为自己的新宅子写了一块行书牌匾挂上,请来了各路亲朋好友相聚园中,张灯结彩,烫锅暖酒,赏月嬉笑,好不热闹。

    冯三叔与秋露一家是来得最早的,说是怕他们二人忙不过来,特意提前来帮忙,还带了几坛好酒与大家共饮。巧娘五爷抱着孩子与卫兰他们前后脚进府,几人虽不相识,但也是一见如故,聊得热火朝天。卫兰与巧娘听闻秋露是城里玉衡当的掌柜,无不艳羡,纷纷说自己也要读书习字。

    今日他们下血本请了明州城有名的厨子上门来做菜,穆长青正在厨房帮忙,却不见穆宜华来,出门寻找,只见她立在大门口张望,还在等人。

    穆长青知道她在等谁,是以没有上前打扰,正要回去,便见巧娘款款而来,毫不避讳地拍了一下穆宜华的屁股,吓得她浑身一抖。

    巧娘将头倚在穆宜华的肩膀上,半是调侃半是惋惜:“你拒绝了人家,却还邀请人家来喝你的乔迁喜酒,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儿嘛。要说你这姑娘也是少见,汪老板年轻、长得好看又有钱,又喜欢你,还没有大娘子,换做是旁人,只要他一开口还不是颠儿颠儿地就跟上去了,聪明人都知道哪条路好走,你就偏偏要走最难的那条,真是不明白你……”

    穆宜华笑:“他给我的那条路也未必是好路……”

    见巧娘还要讲什么,穆宜华推了她一把:“快落座吧,马上就要开席了,今儿个晚上吃的可好了,你可别抢不到。”

    巧娘知道她嫌烦,也不再说话,转身离开。

    穆宜华又等了半晌,还是不见人来,心下惘然失望,但也觉得人之常情——哪有人被人当面拂了面子还能和好如初的呢?何况汪其越于现在的她而言,还是那样高高在上的一个人。他必定是不会愿意自己被一个小女子驳斥的。

    院中有人喊她入席,穆宜华朗声一应,朝院中走去。忽闻巷子里有隐隐约约的车马声,穆宜华神思一凛,连忙探出头去看,是汪家的马车!

    她一颗悬着心终于放下,笑着跑到马车边等待里面的人出来。

    可先出来的竟然是蓝先生,穆宜华惊讶欣喜万分,连忙扶着他下来。

    “不请自来,不知道穆娘子欢迎不欢迎啊。”

    “欢迎欢迎,若非当日蓝先生高抬贵手,也不会有宜华今日了,只是此前去蓝府找您时,您的仆从说您不在明州……”

    蓝先生但笑不语,只把目光瞥向还待在马车中不出来的那个人:“出来吧,到都到了,你不想下来看看穆娘子如今住得宅子如何?我可听说他们今日请了个好厨子,你不吃我可先进去吃了。”

    穆宜华请他先进去,自己则是站在马车前等着汪其越:“汪老板,我听闻您爱吃杭州的糯米糖藕和龙井虾仁,今日请来的厨子可会做这两道菜了,您不下来尝尝?我还准备了您爱喝的酒,如果不想喝酒,点茶、香饮子都有,若想吃别的,我再上街……”

    “唰”地一下车帘被掀开,汪其越绷着脸盯着不住献殷勤的穆宜华。穆宜华没有再说话,朝他咧嘴笑开,灿烂如花。

    汪其越本就喜欢她,虽说求娶多少存了些“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私心,但那心动属实不假,如今见她灵动双眸闪烁,面上洋溢的也是满足快乐的笑容,哪还能再摆着脸撑下去?

    他“哼”了一声,甩袖下马车,穆宜华连忙抬手去扶。汪其越本还想硬撑面子不去扶,可转念又渴望牵住那一只手,毕竟往后的日子里,他们能是朋友,能是知己,能是伙伴,却不再可能是他追求的那种关系了。

    他轻轻地握住穆宜华的手,感受到女子纤细小巧的掌心传来阵阵微弱温热的暖意,霎时觉得什么面子,什么尊严,那都是些什么!谁在别扭下去谁就是傻子!

    穆宜华没有挣脱,汪其越走下马车后颇有些不舍地松开手。

    “往哪儿走?”他又换上那副看似冷酷无情的样子了。

    穆宜华浅浅一笑:“这边请。”

    席间终于坐满,鸿儒白丁、贩夫走卒、豪绅墨客,怕是天下再难有这般齐聚一堂的场景了。

    因为穆宜华心疼钱,家中无有奴仆,姐弟二人心甘情愿做传菜小二,一边端菜还一边报菜名,什么香雪盖枝头、鸿运照福星、燕草如碧丝,听得阿山一愣一愣的,大喊:“这不就是清炒野菜肉丝吗,叫什么燕草、燕草如碧丝这么酸溜溜文绉绉的名字……”

    卫兰只觉丢脸,在桌下踢了他一脚:“你没读过书,就不允许别人读过书了?”

    阿山不服气,和卫兰顶嘴:“文绉绉就是文绉绉,菜不就是给百姓吃的?这天底下的百姓有几个念过书写过字的?”

    二人拌嘴,穆宜华打圆场:“哎呀,野菜肉丝就是燕草如碧丝,燕草如碧丝就是野菜肉丝,好吃就行,好吃就行。来,我给你们斟酒。”

    她起身带着穆长青将在座之人的酒杯都斟满,二人着则是端举着站着。夜风微凉,送来三秋桂子清香,月辉洒落,院中疏影横斜,万般美好。

    穆宜华眼中含着泪,举着酒盏感慨万千:“今日之宴,是我们穆家的乔迁之喜,也是感谢诸位在我们姐弟二人危难之时出手相助的谢恩之宴。从汴京流亡至此地,我只知道自己要活下来,可那是的我身无分文,无名无籍,什么都做不了,那时的我说不定第二日就要死在明州,都不知道自己从汴京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但是在我最为困苦不堪之时,能遇见诸位义士,你们或是倾囊相助,或是待我如亲人,或是给予信任与机遇,我穆宜华都铭记在心。没有你们,就没有今日的穆宜华和穆长青。薄酒难表此情,惟愿知己相悦。”

    说罢,姐弟二人一饮而尽。

    在座之人闻言无不感念落泪,秋露拭去眼泪,笑道:“最苦的日子都过去了,以后都会是好日子的。”

    宾主尽欢,酒足饭饱,众人三三两两离去,挥手作别,相约明日见。

    穆宜华站在门口送客,汪其越与蓝先生姗姗来迟,蓝先生望了一眼汪其越,识趣地先行离开。

    “汪老板觉得今日菜肴如何?”穆宜华笑着开口。

    汪其越没有说话,低头复又抬头看她,释然地叹了口气:“你真是个不一般的女子。”

    “我不过是想过得自在些。”

    汪其越笑:“最近在玉衡当可还好?”

    “挺好的。玉衡当本就是明州城数一数二的当铺,生意不会差。近几日再算年末收益,还挺不错的。”

    “那看来今年新年的赏钱不会少了。”

    穆宜华一听到钱就笑了:“是啊,长青的束脩有着落了。”

    “明知学堂是个好地方,听说几年前还出了一个状元呢。”

    “状元?”穆宜华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个人,“叫什么名字?”

    “姓甚名谁倒是不清楚,但是明知学堂的人总是这么说,我们也就听听。有时觉得孩子读书近点也不是什么坏事,可那时总想着让他去更好的地方。”

    穆宜华记得汪其越的孩子在岳麓山读书,出言劝道:“北地战火不知何时会烧到南边,还是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将孩子接回来吧。”

    汪其越望着她,良久才问:“你真的觉得金人会打下来吗?他们天生生活在北地,如何能跑得了那么远?他们渡得过长江吗?”

    “我曾经也是不信的,我住的可是汴京啊,那本该是整个大宋最最安全牢固的城池,可它却像一个鸡蛋一样,那么轻易就被打碎了……”

    “战争对人的伤害……确是致命。”汪其越看着穆宜华,忍不住说道,“我记得那日将你从睢园秋日宴带回来的时候,你就很不开心。”

    “因为我不明白……这个国朝在我眼里岌岌可危,甚至可能下一刻就要倾覆,但他们……或者说是你们全然不在意,依旧过着逍遥快活、纸醉金迷、风花雪月的生活……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穆宜华望着天上清冷的月亮,喃喃自语,“秋日宴的第二天,我又去了一趟流民所。那儿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死了,有的走了,只有极少极少的人能做到像我一样安定下来。可他们原本都是有家的。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深刻且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并非一路人。虽说现在的我说这样的话有些自大,但是我想为我自己,为像我一样流离失所的人做些什么。不过……现在的我只能保全自己,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吧。”

    “宜华,”汪其越喊她,“如果我说……我说我现在愿意去了解你的过往,你的执念,你的选择,你还愿不愿……”

    “汪老板。”穆宜华指了指不远处的马车,“蓝先生等着你呢,别让他等久了。天色不早,汪老板路上小心。”

    汪其越没再说话,盯了她半瞬,终是不能再停留。他三步一回头地上了马车,马车驶动,汪其越掀起窗帘看她,不舍而又眷恋。

    穆宜华微笑着朝他们欠了欠身,目送马车消失在巷子尽头。

    “长青——”穆宜华关上大门落了锁,“叫你给春儿送去的东西送到了没啊?”

    “已经给啦!”长青一边洗碗一边喊。

    穆宜华将椅子桌子收拾一番,走到灶房:“你亲眼看见她收的?”

    “不是,是个小厮,我瞧着旁人对他敬重,许是陈家郎君身边的人。我提起春儿姐姐的时候,他笑着跟我说一定送到,还说他们家公子很喜欢春小娘,叫我们别担心。”

    “这么说来,陈家郎君的病也是好了的……那他们家大娘子呢?”

    “嗯……不知道,不过我看见那小厮回去后被一个嬷嬷模样的人拦住了问话,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穆宜华没深究:“只要春儿在陈家过得好就行,我们如今也稍微富足了一些,妾不好做,一定要多多帮衬春儿。”

    穆长青乖巧应答。

    穆宜华闲庭信步,走到院中仰望暮色,月朗星疏,分外清亮透润。

    她笑了笑:“明天又是个晴天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