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侯村探秘
送走阿璇,苏笠重新坐到电脑前。
开始对女娲的资料进行认真地整合并深入地思考。
在中国先秦诸多文献古籍当中,对女娲的记载很多。
核心的内容大多一致。
女娲本姓风,又名凤里牺。
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
她“制笙簧”,“置婚姻、合夫妇”。
她“一日中七十化变”等等。
女娲开世造物,实为大地之母。
历来是被民间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特别是在自然界发生天塌地陷的大灾难时,她挺身而出。
以一己之力护佑苍生,保住了万物生灵。
此事在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览冥训》中曾有对应记载。
娲神之说本来源自上古神话。
但其立天地、营万物,依己之像“抟土造人”。
还是指出了人由神造的根本。
再加之,黄河、长江在东亚大陆上形成了鲜明的“nw”河道形状。
遍布世界各地的古老岩画中秘藏“nw”字母。
都在指向:女娲也许不光是中国的造物主。
其实应该是整个世界的造物主!
只是,为何只在中国有女娲的传说?
而地球的其它地区却没有呢?
难道岩画中暗藏的“nw”字母符号是另外一个神的代称?
他们会是一个神吗?
大量资料繁复冗杂,是非常容易致人陷入迷茫状态的。
苏笠自然也无法避免。
然而,除了古籍中类似的记载外,基本上再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了。
左思右想,苏笠觉得必须从女娲文化的历史遗存入手。
依靠有形可循的角度去发现点儿什么。
他的目光首先聚焦在山西侯村的“女娲陵”。
侯村,距离洪洞县赵城镇东约有8里。
全村人口多达六千余人,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
据说,该村历史始自商、周。
因为曾是诸侯所封之地,故得名侯村。
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洪洞第一村”之称。
侯村的女娲陵寝始建年代无从考察。
估计在2000至3000年前,世称“女娲皇陵”。
特别是,这里还建有“娲皇庙”。
自周朝以来,历朝皇帝都派遣官员前去祭祀。
据说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碑刻史料。
显然,侯村的“女娲陵”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祭祀母神的“国家级神庙”。
事不宜迟,必须立刻动身。
苏笠期待能在侯村找到与女娲神密码相关的线索。
他一早就赶到丰台火车站,搭乘g621赶赴洪洞。
如今交通的便利确实超乎想象。
700多公里只用4个多小时就赶到了。
到达洪洞县的时候,时值正午。
阳光比北京要烈好多。
但是这并没有压制苏笠的激情。
他直接打车直奔侯村。
在出行前,他已经提前做好功课。
侯村就在洪洞县城北。
不过20公里的样子。
所以他要第一时间赶到那里。
侯村地处古老的霍山脚下,濒临汾水之滨。
山水为邻,自是风光无限。
然而,抵达“女娲陵”的苏笠却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
这里到处营建的古建筑大多显现出现代的痕迹
完全就是文化景区的样子。
与他想象的古朴厚重一点儿都不沾边。
当然,如果作为普通的旅游者到这里参观凭吊一下始祖的文化倒也罢了。
对他这样的专家而言,恐怕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诚然,从现代建筑中找寻远古的气息是完全不可能的。
落寞的苏笠在大致浏览了一下景区的碑刻后,就打算离开了。
烈日当头,苏笠像被晒蔫儿的嫩芽一样。
从里到外都感觉失了大量的水分。
很是疲惫。
他一边咬着压缩饼干一边喝着矿泉水。
琢磨着何去何从。
要不要再待一天呢?
难道就这么轻易放弃吗?
在经过一处有些破败的农家大院时,他看到一位耄耋之年的长须老者。
他正在树荫下乘凉。
苏笠径直走了过去。
“老大爷,这女娲陵的事儿您熟悉吗?”
苏笠漫无目的地问了一句。
在经受了现实的打击以后,苏笠有点儿心灰意冷了。
“那太知道了,我们祖上到现在都多少代了,”
“一直都在这儿,没动过地儿。”
老者慢慢地用带着痰音的语气回答。
“您还记不记得这里重修前的情况?”
“听祖上说,村东北的‘女娲陵’分正、副二陵。”
“正陵埋着女娲的身体,副陵埋着女娲生前所用之物。”
“在副陵的东边,还有一座规模更大的、很有年头的‘娲皇庙’。”
老者缓了缓接着说:
“据说每年春天农历三月初十是‘女娲诞辰’。”
“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七天。”
“举行祭祀典礼的时候,要‘黄土垫道、清水泼街’。”
“朝廷、官府都要派人来参加。”
“这民间也要举办盛大的物资交流活动。”
“请来戏班子,一般讲要连唱个七天七夜的大戏。”
“现在这些陵庙好像都是新修的吧?原来是什么样的?”
苏笠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随便问着。
“是的,都是这些年修的。”
“在我记忆中,原来这儿什么都没有。”
“就一个大土堆,周围全是村民们盖的土房。”
看到苏笠听得那么认真,老者又说出另外一个情况。
“哦,我看你啊是个文化人,关于这儿的历史有个人清楚得很。”
“是个省里来的专家,一年四季基本都住在这儿。”
老者眯着眼对苏笠说。
“太好了,他叫什么?住在哪儿?”
苏笠听到这句话,眼中露出了兴奋的目光。
仿佛看到了那根救命的稻草。
“村里人都叫他董老,从这儿往东走也就不到一百米就是,古香古色的一个院子。”
“太谢谢您了,大爷!再见啊!”
老者没有再说话,指着前面的一条路冲他摆摆手。
苏笠一边道谢一边顺着老者指引的方向走去。
心里在想,多亏遇到这位老大爷。
否则这一次侯村可能就白来了。
可是,这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专家呢?
如果只是立足历史资料的研究,那对自己的意义就不大了。
当然,既然是常驻这里的省级专家,就一定会掌握着自己尚不明确的更细致、更全面的资料。
或者也会为他的调查行动提供宝贵的建议。
这是他目前最为需要的。
不过,一切都不能奢望。
他还是欣赏自己的平常心的。
苏笠快步前行,很快就看到了那个院子。
这确实是与周边民宅大不相同的一个院子。
虽然不是很大,却是结合了一些古建的元素。
如同周易的简洁和深刻。
大门没有关,走进去院子里清清爽爽。
院里种着两棵枝繁叶茂的果树。
树荫下是一把躺椅和一个木制的小凳。
旁边放着一个古旧的木茶几。
上面是一套茶具、几本线装古书和一把蒲扇。
紫砂的茶壶还微微冒着热气。
看来是刚刚沏好。
“请问董老在家吗?”
苏笠站在院中高声地问了一句。
“谁啊?”
随着声音,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粗布中式便装
脚上是一双黑色的圆口布鞋。
稀疏的白发向脑后梳的一丝不苟,颌下白须如雪。
鼻梁上架着一副古旧的黑框圆片眼镜,镜片的度数应该不低。
整个人步履轻盈,精神矍铄。
有道骨仙风之姿。
苏笠走上前去说:
“您是董老吧?我叫苏笠,研究历史的。”
“从北京慕名前来,想向您求教一些女娲神的历史。”
“哦,欢迎欢迎!我们坐下聊吧。”
老人很和气。
一边回应,一边指着树荫下,示意到那边去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