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哲人之种,宇宙帝国第一部 > 第17章 仙人指路

第17章 仙人指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简单的寒暄过后,苏笠让董老坐在躺椅上。

    自己则搬着小木凳在旁边坐下。

    “小苏是吧?”

    “没错。”

    “女娲文化浩如烟海,遍及全国,一下子根本说不清楚。”

    “这我非常清楚,之前也做过一点儿研究,很肤浅。”

    “这次到侯村来,就是因为这里的‘女娲陵庙’是从古至今名扬四海的国家级神庙,所以想专门地做些了解。”

    “听说您是这方面当之无愧的大家,所以就找到这儿来了。”

    “大家不敢当,但要说我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可能会比别人多吧。”

    老人很谦虚,也很随和,这倒让苏笠放松了许多。

    “那您讲讲。”

    “我一直在省社科院工作,也是当年在地方志研究过程中突然对女娲文化有了兴趣。”

    “所以就一头扎进来,一晃就是四十多年了。”

    “您刚开始研究的时候,这里是个什么状况?”

    苏笠迫切想知道当年“娲皇陵”的状况。

    “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看不到,除了那么个大土堆。”

    “周围全是民房,就连现在那个‘娲皇庙’都被村里的学校占着。”

    “这是我刚泡的茶,咱们边喝边说着。”

    苏笠赶紧站起来倒了两杯茶。

    一杯递给董老,自己端了一杯坐下来。

    继续听董老讲述。

    “最初,我也是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对各类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和实地考察。”

    “最后确定,女娲的主要活动在黄土高原地区。”

    “特别是咱们山西的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等地,都有许多女娲的活动遗迹。”

    “而侯村是她最后的长眠之地。”

    “我想了解下女娲陵建造的历史以及在国内女娲文化研究中的地位。”

    苏笠没有直接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

    他想先从常识开始再逐步深入。

    “女娲陵又叫娲皇陵,具体建造年代无法考证了。”

    “根据《平阳府志》记载,唐天宝六年重修过,以后历代都有修葺。”

    “女娲陵原来规模非常宏大,建筑风格也极具皇家气派。”

    “这里发现的宋代碑文中明确写着:‘南北百大,东西九筵’”。

    “可见原有建筑是多么气派的!”

    “只是后来这些遗存都没有了。”

    “现在所做的一些重建都不能完整体现原来的样子。”

    董老拿起蒲扇扇了扇,捻了一下白须接着说道:

    “至于它的地位,自古以来都和陕西‘黄帝陵’、湖南‘炎帝陵’地位相当。”

    “一直是享受历代帝王祭祀的国家级神庙。”

    “既然地上建筑已经看不到原始的模样,那现在还能看到地下的历史遗存吗?”

    苏笠接着问道。

    “很可惜,这类东西并不多。”

    “目前陵墓内只保存着宋朝开宝六年和元朝至元十四年巨碑两通。”

    “还有千年以上的古柏三株,‘补天石’一块。”

    “以及明清时期的石碑三十多通。”

    “除此之外,就看不到别的东西了。”

    听到这儿,苏笠彻底有些失望了。

    他希望能从女娲陵的历史遗存中找到线索的想法看来要落空了。

    但是,他并不甘心。

    所以还是把最重要的问题抛了出来。

    “我们在做考古研究的时候,发现了某些神秘的符号,类似英文字母‘nw’形状。”

    “有些专家认为这是和女娲神有直接的关系,可能是女娲神的拼音字头。”

    “那么,您在过往的研究中,发现过这样的情况或者有关联的线索没有?”

    董老摇着蒲扇的手突然停了一下。

    他坐起来有些陌生地看了看苏笠。

    显然在他看来这是个无稽之谈。

    他然后摇着头说:

    “这倒是个新奇的角度。”

    “不过我在这个圈子研究女娲文化数十年时间,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各地出土的文物,从来没有过此类发现。”

    他端起茶慢慢喝了一口,不屑地说:

    “现在的有些年青学者总爱搞一些没有根据、不着边际的研究。”

    “借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哗众取宠嘛!”

    “我们这些老朽实在是看不下去的。”

    董老明确表示了对这个观点的抵触和反对。

    这并没有让苏笠感到意外。

    毕竟,这个研究角度目前只有他和娜雯知道。

    还没有公之于众。

    当然,苏笠也确认了一个结果。

    女娲陵并没有他想寻找的东西。

    看来,这一趟侯村之行是要铩羽而归了。

    苏笠一时有些郁闷。

    心里想,如果这条路行不通,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董老,您做女娲文化研究这么多年,掌握的资料和信息肯定是最全的。”

    “除去侯村外,还有那些地方比较有代表性,值得去好好看一下。”

    “地方嘛倒是还有一些。”

    董老听到这番话,自然心里是很舒服的。

    厚厚的镜片背后闪烁着悠远而深邃的目光。

    “比如河南新密尖山天皇顶的‘始祖庙’,庙内供奉着伏羲、女娲。”

    “荥阳汜水白玉岭上有女娲祠;豫东平原的西华县,城北有女娲城,被称为‘女娲之都’。”

    “豫北济源市王屋山主峰天坛山顶有女娲补天五色石;沁阳市境内有始祖山、女娲山、女娲祠等等。”

    董老喝了口茶接着说:

    “这些地方的女娲文化研究,都立足于史料记载或者民间传说。”

    “站在考古角度,都缺乏实证。”

    “不过……”

    董老稍稍停顿了一下。

    似乎想到一个被忽略的点。

    “不过什么?”

    “有一个地方非常值得去一下,可以好好看看。”

    老人冲着苏笠微微地点点头,很确定的样子。

    “是哪里?”

    苏笠仿佛闻到了一丝令人兴奋的味道。

    “河北涉县的‘奶奶顶’。”

    “河北涉县?”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抗战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驻扎过的地方。”

    “是的,它是国内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

    “也被誉为“华夏祖庙”,是全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

    “我记得好像是1990年的时候,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议你抽空去一趟。”

    “我是过去听说过一些,印象不是很深刻,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其实涉县的情况,苏笠在查阅女娲资料的时候也注意到了。

    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他特别的关注。

    “这个‘奶奶顶’是俗称,一般叫作‘娲皇宫’。”

    “建造历史很早了,应该是在北齐。”

    “它在女娲文化研究中,被认为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它的意义在这里。”

    苏笠心头一动,这个点倒是和他的研究契合的。

    自己现在不就是要证明“人由神造”的吗!

    看来涉县是必须要去了,而且决不能耽搁了。

    想到这儿,他觉得应该尽快结束这次谈话了。

    “好的好的,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如果再有什么需要,我还会前来听您点拨指导。”

    “不用客气,大家都是为了女娲文化的研究尽一份力。”

    “我当然要支持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那好,我就和您道别了,有机会再来看望您!”

    了解到这个有价值的信息后,苏笠已经有点儿急不可耐了。

    “这么急啊,我还说咱俩晚上喝一杯呢!”

    “您看我是个急性子,心里有事啊一刻也待不住。”

    “那好吧,希望下次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尽情喝酒、畅快聊天。”

    “一定一定!那我就告辞了。”

    “好,我们下次见!”

    辞别董老,苏笠即刻就返回了洪洞县城。

    由于误过了回程的高铁,只能搭乘k610回京了。

    虽然侯村之行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但偶然遭逢高人指点迷津,又让苏笠的希望之火烧了起来。

    至少,他的下一个方向确定了。

    他坚信,女娲的传说绝不止于传说。

    那黄河、长江河道形状透露出的信息,一定是女娲神刻意为之。

    但也不会是唯一的密码。

    他会找到新的证据。

    涉县,将是他的下一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