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代管军器局,你交迫击炮? > 第65章 三十万两呀

第65章 三十万两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帮利欲熏心还见风使舵的商贾,谢晨还没亲自接见的必要,

    现在见自己抱着名册从锦衣卫出来,都知道怕了?

    谢晨第二天照常去工部当值,向几个负责国债发售的官员交代一番,

    然后调来工部的案卷文档,堆了一屋子独自研究。

    虽说资源分布图对各种资源有详细记载,

    但是应天府周围目前有哪些矿场、铁冶所,有多少工匠,产量如何,这些信息还得亲自了解一下。

    相对于衙门的冷清,谢晨家可真是门庭若市,

    全金陵城的豪商巨贾蜂拥而至!

    面对满院子豪商巨贾,管家刘全满头大汗,这一定是侯爷给自己的考验,千万不能办砸了!

    “诸位!侯爷让老奴在这里向大家说声抱歉,那座宅子已经出手了。”

    “不过也不让大家白跑一趟,我家侯爷说衙门正在发售国债,不记名且利息丰厚,想要赚钱的赶紧去认购。”

    “这里有关于国债的详细介绍!”

    说着,刘全让仆役给前来的每位商贾发了一个小册子。

    众人接过来一看:这不就是满街张贴的布告吗?一个字都不带改的!

    嗯,都是谢晨昨天交代好的,

    给管家刘全包裹里都是这东西。

    众人无奈一笑,还能怎样?

    赶紧去衙门买国债吧!

    要不然真把锦衣卫招来怎么办?

    谁知道这位侯爷昨天在锦衣卫卫所都说了什么?反正只见他抱着名册卷宗出来,然后就挨个儿下帖子。

    能在金陵城攒下偌大家业的,哪一个不够精明?

    大家纷纷向刘权拱手告别,去衙门认购国债去。

    “哎,都把带来的礼物带走,侯爷说了,谁送礼送谁去锦衣卫昭狱!”

    一听昭狱两字,众人浑身都一抖,提着礼品就跑。

    文武百官都对锦衣卫避如蛇蝎,何况一群商贾?

    衙门这边儿,正愁眉苦脸的刘翼等人,突然很浑身一震:

    哇!来了好多人!

    都是金陵城豪奢大户!

    侯爷的妙计果然有奇效。

    ……

    第二天早朝,

    “陛下,三十万两国债已经全部发售完毕,臣特向陛下交旨。”

    哗!

    满朝文武顿时瞠目结舌!

    户部侍郎两眼圆睁:“多少?”

    谢晨:“首期国债总共面额三十万两白银,五侍郎有疑问?”

    “不是,,你都卖出去了??”

    谢晨笑道:“大殿之上,我可不敢欺君!”

    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三十万两啊!今年秋税才多少?”

    “前天不是说一分都没卖出去吗,怎么突然全售罄了?”

    “东川候果然出手不凡!”

    “也是好事儿,起码赈灾的银子有了。”

    “赈灾哪能用到那么多?”

    坐在宝座上的朱元璋也是一惊:这一天就三十万两啊!

    看来咱大明有钱人真的不少!

    “东川后办事干练,数日内为朝廷筹措赈灾粮款三十万两,赏斗牛服!”

    “谢陛下!”

    老朱开口嘉奖后,朝臣又是一片赞美声,

    “幸亏东川候献次良策,开封府灾民有救了!”

    “青年才俊,前途无量啊,”

    “轻松解决朝廷燃眉之急,谢大人国之干才也!”

    这就国之干才了?

    谢晨眼角瞟了一下那几个带头夸赞自己的:

    前几天带头大骂我奸佞小人的,也是你们几个吧?

    “国债首次发行很是顺利,咱以为可以再多发行一些。”

    老朱尝到甜头,就想逮住羊毛使劲儿薅!

    “陛下,这毕竟是寅吃卯粮之策,臣以为不可!”

    “陛下这国债明年是要连本加利偿还的,不可多发!”

    “是啊,作为应急之策尚可,不可常用。”

    朱元璋看向谢晨:“东川候,你以为如何?”

    “陛下,诸位大人说的在理,三十万两已经不少了,再多,明年偿还起来也是困难。”

    “不过,陛下可以再发行一些长期国债,比如五年期的,十年期的。”

    有官员摇摇头:“短期还好说,长期的,那些商贾不会购买,他们会认为风险太大。”

    “那就以后再发行,等明年朝廷按约定偿还了债券,以后再发行就容易多了。”

    谢晨笑着说:“这其实就是朝廷信誉问题,要是朝廷信誉足够,国债完全可以向银票一样在民间流动。”

    “陛下,国债发行数目、利率,年限等事,臣建议陛下和诸位大人详细商定后,再挑选专人负责。”

    朱元璋点点头:“那你继续负责此事,诸位回去后多想想,以后再议!”

    谢晨摇头:“陛下,臣就不再参与此事了,还请陛下准许臣回工部改良钢铁冶炼技术。”

    众臣纷纷一愣,非常不解:这国债是你自己提出你,进行顺利,陛下非常高兴,接下来正是名利双收的时候,

    这时候你要跑回去炼铁,你是不是傻?

    朱元璋眉头直皱:咋还惦记着大炼钢铁呢!

    “准了!”

    “谢陛下!”

    啊,陛下还真准了?

    “谢大人这是怎么回事?为啥放着好好的差事不干,要回去炼铁?”

    “是啊,他这半道儿撂挑子,大好的功劳岂不是要让给别人?”

    “哎,这下又要便宜户部那帮混蛋了?”

    “谁说不是呢,你看吴侍郎兴奋的都绷不住了!”

    果然,朱元璋朗声到:“既然东川候不愿意继续干了,那就交给户部吧!”

    户部官员高兴坏了,刚刚还发愁谢晨抢了自己的风头,

    没想到转眼谢晨自己撂挑子不干了,陛下还准了!

    以后这国债发行不就是咱户部的事了,

    没看陛下对这事儿非常期待吗,

    干好了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多谢谢大人送给户部一个大功劳!

    群臣继续小声议论:

    “谢晨这就把到手的功劳丢了?”

    “确实奇怪!”

    “也许谢大人淡泊名利呢?”

    “这可能?”

    “有可能!”

    “应该是!”

    “谦谦君子啊!”

    群臣的小声赞美之词,谢晨听的很受用,

    不过你们这帮没见识的,小爷可不在乎那点儿功劳!

    老朱终于答应自己大炼钢铁了,

    国债什么的,本来就是上次嘴贱给自己招来的麻烦,

    谁爱玩谁玩去!

    等我把钢铁产量、质量给提上去,

    然后把蒸汽机、火车弄出来吓死你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