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上古华夏:我奋斗成皇帝 > 第572章 姜榆罔劫民财

第572章 姜榆罔劫民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昨晚喝断片了断更,600全勤就这么飞了。。。

    华夏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洛阳。

    “品相如何?”

    “并不好!”

    面对姜榆罔的问询,姜刑天面带无奈的说:“汉国筹备五铢钱很长时间了,否则刘季也不可能在发行五铢钱的时候,以恩赏的形式,赏给了汉国将近三十万的野人、国人每人数斤,只要年满八岁,不论男女都给!。”

    姜榆罔脸色难看了。

    沉吟了片刻之后说:“姜酒那个小子弄到了额技术没有?”

    “已经弄到了,但成本奇高,现阶段蔡国那边制造是五铢钱,需要比汉国多两成成本,才能撑起捂五铢钱的值当。”

    姜刑天老实回答。

    五铢钱的技术,并不是从汉国那边弄来的,而是姜酒跟汉国完成了交接之后,立刻将技术工艺送来姜刑天这里。

    随后,由姜刑天报告给姜榆罔,最后不断尝试,但饶是帝室这边的工艺水准,一枚五铢钱的制造价值,也需要两成半高于汉国,才能弄出来合格的汉五铢。

    “那就次一点的铸造。”

    “很难。”姜刑天摇头,“现在正是立木树信的时间,帝室不是其他国家,不能失了这个信。”

    “……”

    姜榆罔沉默了下来。

    立木树信这个成语,本来是出自战国时代。

    但刘季早早的写了出来,赞颂一个氏族的首领,是如何通过立木树信,换来其他有担忧的小头目信任,然后让他们臣服的。

    而立木树信的背后,其实就是神农氏早年崛起的写照。

    神农氏发家史除了战争之外,就是让利,只要你需要,神农氏有的,你自己将你部落等价值的东西来换,我就放着让你换。

    缺什么拿什么。

    在那个朴素的时代,以及神农氏强大的武力之下,基本上很少有找茬的。

    大家都是缺什么换什么。

    而最开始第一个获益的部落,已经不可考。

    但刘季嘱咐史官,记载成给写成了姬姓少典氏下边的一个部落。

    也为了之后少典氏不服王化,被击败逃离中原诸侯改头换面变成鬼方重新杀回埋下伏笔。

    当然,这个时代的历史,更多都是口口相传的神话。

    但典故,成语,却是历史的载体。

    或许你忘了详情,但这些质朴的典故,宣传着真善美,沿着你的血脉,不断流淌在历史长河之中。

    因此,在刘季制定的话语体系之下,信用重要的程度,不言而喻。

    姜榆罔很烦躁,他又猛地发现被刘季牵制了。

    这个家伙,慢吞吞的,按照他自己的心思改变着整个华夏。

    曾经各部落贸易,用的是皮毛和自己有的东西,但是刘季却弄出了粟米作为通货,以他们国家庞大的储量、产量、成为了天下最大的商业集团。

    汉国每年七成的收入,其实都是粮食的运作。

    高买低卖,至于汉国本国所产的粮食,基本上都是被刘季仓储起来了。

    汉国到底有多少粮仓。

    这得问汉国的郡县粮仓能修多大,人口有多少!

    可现在刘季突然换赛道,又要拉着全天下跟他一起玩,结果他这个华夏之主,居然成了一个背景板。

    还晚于其他诸侯才知道。

    刘须都他娘了走了北方一圈了,你刘季还没有跟自己吭一声。

    简直可恨!

    “制成大钱,然后以一当十,让刘季必须将五铢钱强行等比兑换……”

    姜榆罔说着,声音都弱了。

    他何尝不知道这不可能。

    除非按照刘季的质量,十枚熔铸成一枚。

    否则这种钱,一定不会有多少人使用。

    但姜榆罔想了一阵之后说:“八枚汉五铢铸成一枚当十大钱,然后帝室的大钱用来跟各国兑换,并且强行兑换。并且告知所有地方,往后上贡的铜,必须兑换成大钱。至于行商,到了洛阳,超过十钱的买卖,就必须用大钱交易。”

    姜刑天苦笑的看着姜榆罔:“这么做,只怕会激起天下反对。”

    “反对?反对无效!给军队都发当十大钱做俸禄,同时统一粟米的价格一律采用当十大钱折算。规定所有的粮行,起售斤数,必须要足够一枚当十大钱。如若不然,重罚。”

    姜榆罔很快下定了决心。

    货币的主权,必须拿在手中。

    这几年,伴随着南北之间的交流畅通之后,姜榆罔是深受粮食产出不丰,导致国中粮价普遍高企。

    汉国拉来一批粟,能换走他们国内一堆的皮毛和其他原料。

    然后汉国拉回去加工一下,做成的衣服拉到市场贩卖,是原价的两倍到三倍,却有无数人争相购买。

    一度导致地方诸侯将自己每年收获上来的粮食,拉到汉国商行去卖。

    然后这些诸侯全部不给自己上贡粮食,而是用汉国的盐、布、鞋子等等东西冲抵。

    冲抵制度制定的初衷,只是为了防止某个诸侯自家国内因为天气原因绝产,同时也能让帝室廉价的获得其他原材料或者物品。

    但是汉国却是第一个摧毁相关制度的。

    伴随着五铢钱的出现,刘季那边放出风声,荆州、扬州两地的诸侯,都会用五铢钱朝贡。

    这个直接让他否了,还派人去训斥了刘季一番,要求刘季今年不准给五铢钱,而是另外给了一批单子。

    其中粮食占到了七成,一成的盐,一成的茶叶,剩下的一成才允许刘季看着安排。

    姜榆罔看得清楚,铜产量对于大国来说,真的不重要。

    因为他们的人力、储量、冶炼等等,都能支撑他们快速冶炼,只要能保证有武装一国百姓的水准,铜就够用了。

    只有小国才需要铸鼎,通过祭祀为借口,储备铜来以防万一。

    当然,铜还是要多多益善,顺道控制货币铸币权。

    刘季搞五铢钱,他就搞当十大钱,就用刘季的五铢钱,八枚当十枚用,强行收割一波天下。

    至于之后百姓会怎么看,管他呢!

    反正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必须经过他的地盘,只要把关卡一设,不按照我的规矩来?

    看我玩死你!

    姜榆罔想的很美。

    姜刑天也不多说什么,总之先试试看。

    因为铸币权真的很重要,如果全部按照刘季的规矩来,那汉国的五铢钱,将会以最短的时间倾泻于市场,到时候洛阳的物价真的可能高涨。

    当然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通胀。

    只是姜榆罔认为的可以赚钱的铸币税,可不见得有用。

    毕竟当十大钱,是建立在五铢钱的币值上的。

    五铢钱如果本身就泛滥,或者因为良莠不齐,或者人为贬值,那之后会发生什么?

    所有劣币驱逐良币。

    刘季的汉五铢钱的质量和背后的技术,极有可能让这枚五铢钱成为百姓必须守住的储蓄。

    那么市场上流通的到底会是多烂的铜币,可想而知。

    “对了,刘须来了,要见吗?”

    “不了,见他也没用,让人打发他回去就是了。另外去见他之前,咱们再商量一下,怎么保证当十大钱能不被弃用。”

    姜榆罔拉着姜刑天,不断推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