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如果明?天 > 第11章 兄友弟恭

第11章 兄友弟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子殿下!”协助父亲处理完政务的朱标正前往大本堂的路上,那是皇子们学习上课的地方,刚到门口那些皇子们的近侍太监们便齐齐跪下迎接,“小声点,别影响皇子们读书。”朱标轻声提醒,他独自站在走廊上望着上课的弟弟们和自己的老师宋濂大学士,“怎么啦?”一直跟在太子身边的裴天韵问,“想起了之前我也坐在里面跟弟弟们一起读书的时候。”因为不想打扰在上课的弟弟们,朱标把随从们都支开的远远的,所以他能轻声跟裴天韵对话。

    远远望了一眼弟弟们之后,朱标没做停留就离开了,回到东宫内发现太子妃常氏还留在母亲马皇后那里,他又一头扎进了书房内。“今天你父皇那的事不多,怎么等其他皇子们下了课去亲近亲近?”裴天韵倒挂在横梁之上问,“诸位弟弟们都在,我亲近谁都不合适,怕寒了其他皇弟们的心,毕竟都是些幼子少年,心智还没那么成熟哩。”朱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你也才16岁嘛,”裴天韵心里暗暗吐槽了一句,“原来如此,还是你想的周到。”

    “太子殿下,秦王、晋王二位殿下派人传话来,希望来东宫用晚膳,请太子允准。”门外太监说道,“准!”朱标简单一个字回了过去,“这两位弟弟与我年岁最相仿,我希望他们可以和我一起为父皇分忧。”他看着裴天韵,“哈哈哈,你就好好培养弟弟们吧。”秦王朱樉时年15岁,而晋王朱棡则是13岁,以现代的眼光看无非就是俩青少年,而在当时已经需要担起一定的责任了。而裴天韵也知道,数年后他们就会与老四燕王朱棣一起被朱元璋派驻到边塞为大明驻守边疆,这本是一步好棋,只不过变数在于自己眼前的这位太子的英年早逝。

    “大哥!”很快就到了晚膳时间,两位皇子如约而至,“今日弟弟们前来,太子妃不会怪罪我们的唐突吧?”朱樉问,“二弟无需担心,我早已命人告诉太子妃让她留在母后那伺候母后用膳了。”朱标笑意盈盈地迎接二位弟弟进屋,“倒是二弟你,今日不去陪那敏敏?”太子反将一军,“什么敏敏?老二咋了?”老三朱棡还蒙在鼓里,“晋王朱棡,多智而残暴…”裴天韵对这三皇子不甚了解,所以打开银华鉴扫了一下,不扫不知道,这下给他看的一惊,“好家伙,老二老三差不多一个德行么…这老朱是不是把心思太花在大儿子身上了。”

    “三弟总是闷头读书,自然不知道咱们家老二就快娶媳妇了。”朱标笑道,“好你个老二,有看上的女子就忘了兄弟,我说怎么二哥近日都不去我那研读兵书了。”朱棡少年时期除了宋濂教授他的圣贤书之外,最爱看的就是那些兵法书籍,这对他之后就藩抵御外地侵扰时有着不小的帮助,“别听大哥瞎说,哪来的媳妇,”朱樉还不好意思了,“那你是承认有个让你日日朝思暮想的女子了?”反应极快的朱棡一点不给二哥转移话题的机会,“哈哈哈,你们先入座,三弟,一会儿咱兄弟细细地‘审’。”朱标自然是对这桩自己亲自做的媒非常上心。

    而裴天韵也在一边看着这兄弟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话家常,出于好奇,裴天韵曾经去过御马场看过敏敏长什么样子,因为他听太子说朱樉经常邀请那蒙古姑娘一起骑马,因为裴天韵并没有从银华鉴上查到敏敏的年岁几许,但从面相上看似乎也跟朱家老二差不太多,看上去还是挺般配的,所以裴天韵更加确信很有可能就藩后的朱樉性情大变与被困深宫又因为政治需要而跟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成亲有关系,要不然的话,他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秦王从一开始就不待见这个蒙古王妃了。

    不过嘛,话也不能说的太满,也许还有别的契机影响了朱樉也说不定,只是这孩子目前看起来是对敏敏非常满意的,“老二,你就实话说,大哥给你介绍的这个女子是否中意,咱兄弟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是不满意,我明天就去跟父皇说不再干涉你的婚事,也让你嫂子去后宫跟母后还有敏敏解释清楚,你对敏敏没那方面的心思。”朱标突然说话很有攻击性,希望把弟弟的真实想法激出来。

    “对,老二,咱爷们儿不搞那弯弯绕,要是你不喜欢,我跟大哥一起去向父皇求情,绝不让你在这亲事上受委屈,再不行我把老四也拉上,父皇可喜欢这小子了。”朱棡也很讲义气的表示跟两位兄长同一阵营,“哈哈哈,这三兄弟可真有意思,成个亲搞得跟上刑似的。”裴天韵看着这三个半大小子笑了起来,“大哥,老三,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一个女子,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喜欢,但我觉得吧,对敏敏的感觉应该就是喜欢了。”朱樉也不含糊,在兄弟面前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己心悦敏敏,“这就好办了,我让你嫂子帮忙探探敏敏的口风,如果你们两情相悦,那过了年大哥就凑请父皇为你俩完婚。”朱标一听有戏,高兴的不行。

    “来来来,今日小弟先敬二位哥哥!”老三朱棡倒是还没到娶妻生子的年岁,所以他本也不着急,“啧啧啧,未成年人饮酒,”裴天韵在一旁吐槽了一句,“大哥,怎么了,你也没喝多呀?”听到裴天韵吐槽的朱标手微微一抖,把杯子里的酒洒了一半,“没事没事,”朱标也不好意思说是被个阿飘给吓着了,经过跟裴天韵几年的相处下来,他早就对现代对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定义了然于胸,所以一半是好笑一半是惊讶。

    “太子妃,女儿家的事你怎么问得如此直白?”几天后,常怀月趁着去后宫给皇后请安的机会把敏敏拉到一边问她对二皇子朱樉感觉如何,没想到这豪爽的草原女子倒显得扭捏起来,“终身大事,岂可儿戏?咱们女人一辈子要是嫁错了人,可不就毁了这一生?”常氏并不全是为了自家小叔子,这位贤良淑德的太子妃也在为那敏敏着想。“所以你就直说吧,如果对二弟只是友人间共同的爱好,我这就去求太子爷到父皇面前将这门亲事给推了,反正皇上从未下过旨意要将你许配给二弟。”

    “一切全凭太子妃为我做主,”敏敏没有正面回答,不过她的态度已经表明,对秦王朱樉还是有那儿女情长的。“哈哈,那就好,你就等着跟我做一对好妯娌吧。”常氏一听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报!”门外小校大喊,“禀报将军!那元人丞相亲自领兵十万已占据辽东之开元、辽阳、沈阳、金山等地,观其军势头正准备伺机南下!”北平守将孙兴祖派出的探马紧急回报,“传令各营,整军备战!加固防御,以防敌军来犯!”孙将军一面下令守军各营备战,另一面派人火速将这个军情急报南京。

    “这些个元人,真是一点不知进退,咱本不想将他们赶尽杀绝,反倒是他们三番五次妄图掠我大明疆土!”听说此事的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原本他想着元顺帝都已经死了,那两边就可以罢兵各自恢复元气,毕竟大明初立经不起不停地打。可事与愿违,顺帝长子昭宗必力克图汗继位后,重新启用王保保意图恢复中原,这刚过了一年不到的消停日子,又该打仗了。

    “传令徐达,令其整军备战,来年春天北伐元廷!”皇帝下了旨意,“父皇,可否给那王保保去一封书信,让他两下罢兵?”朱标等人退下后在一旁问,“写信?”朱元璋看着儿子,“你跟他很熟吗?”“儿臣自是从未见过扩廓,但咱们家二儿媳敏敏可是他妹妹呢。”太子一句话点醒了皇帝,“哦对对对,咱倒是给忘了,老二那小子看上人家姑娘了?”朱元璋猛然想起还有这么个事,原本只是戏言而已他都没放在心上。

    “只是如何让那元人女子写信劝王保保不要再起进犯我大明的心思呢?”话好说,可这事情并不好办,毕竟敏敏也是当初徐达攻下太原后,因为王保保仓皇出逃没时间携带家眷才被俘获的,只是朱皇帝早有严旨不许为难元朝臣属,才被马皇后接纳养在后宫里罢了。“儿臣倒是有个法子,只是需要二弟一起,”朱标眼光一闪,“随你怎么差遣老二,帮他皇帝老子分忧是他分内的事。”朱元璋倒也想看看太子有什么妙招。

    第二天一早,朱标就在御马场等候着二弟与敏敏,“太子啊,你那么有自信?”裴天韵也不明白太子为何揽下这个差事,“自信?我没有啊,只是姑且一试罢了。”朱标一点都不掩饰,“诶哟?你什么时候做事这么随便了?”裴天韵突然觉得这孩子做事是不是还嫩了点,“不是啦,我也只是为了让敏敏知道我们的修好之意罢了,这天下太平来之不易,为了百姓安定我也只能试试啦。”

    两人正说着,远处来了一辆马车,“嘿,这小子都跟敏敏同乘一车了?”朱标瞪大了双眼,“这事上你还真不如你弟弟呢,哈哈哈,”裴天韵在一旁吐槽了一句,“当初你跟那怀月妹子并肩而行两人中间还隔那么远。”之前太子尚未娶亲的时候,裴天韵也看过几次他跟常氏的接触,好家伙那给裴天韵惊的,明明两人互相有意却在距离上看着跟不认识似的。

    “大哥,我们来了。”朱樉将敏敏搀扶下了马车,“今日请你们来是想请敏敏帮我个忙哩。”朱标也不客套,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用意,“太子找我帮忙?不知有何处能为太子解忧?”敏敏虽有些惊讶,不过性格豪爽的她并没有拒绝,“来吧,坐下说,一会儿咱们三个一起跑马,”朱标请两人坐下,“先说正事,敏敏公主,”即便中原的元廷不再,那敏敏也是已故忠襄王察罕帖木儿的掌上明珠,称她一声公主并不过分。

    “我想请你写封书信给你的兄长扩廓帖木儿,请他罢兵休战,还天下一个太平。”朱标言简意赅的说出了他的目的,“怎么?大哥,我们又要跟…又要打仗了?”朱樉一听便激动起来,原本他想说元贼,但一想到敏敏佳人在侧便硬生生地把话吞了下去,“接到北平急报,目前元军已集结辽东,大有南下之势。”朱标也不瞒着,“我不愿两家再动干戈,所以想请公主劝劝自家哥哥,可否与民休戚罢兵休战。”

    “太子殿下,恕我直言,信我可以写,但能不能起到效果,我无法保证,书信内容您也可以看过之后再决定要不要交给我王兄。”敏敏原本就通过在父兄身边的耳濡目染想给天下一个太平,但天不遂人愿自己的父亲壮年而逝,可心系天下苍生的种子则留在她心底生根发芽,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元廷的失败是不可逆的,再打仗也只是徒增伤亡罢了。但与此同时她又很清楚,这位兄长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能凭自己寥寥数语便放弃复兴元室天下的想法,他就不是王保保了。

    “你肯帮忙便好,至于做什么决定,就看你王兄自己了。”朱标很清楚这封信的用处很可能不大,但他依旧想试试看,说句自私的话,哪怕不是为了两方的百姓,他也想尝试能不能找出一条不那么血腥的和平之路,“大哥,敏敏可是帮了大忙了,你得好好谢谢她。”一旁的朱樉自从看上了这个元廷公主后,原本对元人的不屑一顾也减少了很多,倒不是他有多憎恨元人,只是从未把他们看做是与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罢了。不过经过长久以来与敏敏的相处,让他知道了许多元人的风俗人情,这也使得这位大明二皇子的见识更加广阔,不再用狭隘的眼光看待自己不了解的人或事。

    “哼哼,我与她又非真正血亲家人,这时候反倒与我论起兄妹情分来了?”果不其然,王保保接到书信扫了一眼就当着明朝使者的面团成一团扔到了火盆里,“回去吧,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本王与你们战场上见!”他斩钉截铁地赶走了明使,“妹子,做兄长的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好好跟那二皇子过日子,愿你此生别再卷入这纷纷扰扰的争斗里了。”敏敏的生父察罕帖木儿是他的养父,无论生前死后都对王保保照顾有加,现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王保保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养父家这唯一的孩子了,有些事情并不是他不愿意就可以不做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