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如果明?天 > 第5章 覆灭

第5章 覆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间过去了一月有余,期间裴天韵已经将从贺福那搜集的信息一一整理汇总给太子,而有了这个助力的朱标也是如鱼得水一样指挥着都尉府密探们在江浙两地行动并成功获取了杨宪及其党羽的罪证,其中甚至包括了不少人证,而最有力的则是扬州主簿陆明的加入。

    “陆大人,”刚刚回到家中的陆明一进书房就看到了三个陌生人早早等在那里,“你们是?”因为三人只是戴着半脸的面具且没有携带武器,所以陆明稍稍安心,虽然他早就做好了不明不白被人杀害的准备。

    “不用担心,我们是来帮助扬州百姓申冤的。”三人的首领简单明了地回答了陆明问题,“请稍等,”说罢陆主簿摆了摆手并朝外面张望了一下确认周围并没有外人,“放心吧,陆大人,你家附近全是我们的人,足够护你周全。”那个首领就像看透了陆明的心思一般,“这位上官,请问你们是?”听到对方给出的承诺,陆明暂时放心下来先准备了解一下他们是什么人,“陆大人,我们的身份不便透露,你称我为玄狐便可。”原来来到陆明家里的就是之前找上钱班头的女性密探组长,玄狐。

    “那么玄狐大人,我可以帮你们什么?”明初女官并不稀奇,只不过很多人只知道朱元璋设立了内廷六局一司,分别是尚仪局、尚宫局、尚功局、尚局、尚寝局、尚服局,最后是宫正司,六局各司其职而宫正司则是起到了监管监察六局女官纪律一职。其实在朱元璋父子决定改置拱卫司成立亲军都尉府的时候,他们就设想在这群内廷女官里选拔一批头脑灵活才思敏捷的编入都尉府密探里面,毕竟有些情况下女子比男子更容易完成任务。

    而这位扬州密探组组长玄狐就是首批入选都尉府密探的女官中的佼佼者,她原本是江南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因为父亲早年读过些书,于是在玄狐小时候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了简单的读书识字,直到朱元璋攻下金陵打败了陈友谅自称吴王之后,为了立国而准备,从民间选拔了一些适龄女子入王府担任内府女官,时年13岁的小玄狐也受父命参选并被选中进入了后来改称的尚服局跟在一位前辈手下负责保管宫廷内的图书典籍和符契。

    不过聪明伶俐的玄狐除了学得快并且知书达理之外,还对王府内卫们每日操演的武艺产生了兴趣,因为当时大明尚未建立而被后世称为一代贤后马皇后的时任吴王妃又仁慈宽厚,所以像玄狐那样的小女官们生活还是比较轻松的。而小玄狐表现出来的习武天赋又受到了马皇后的关注,所以当洪武二年皇帝一家子商议改置都尉府设立密探的时候,马皇后就极力推荐了这位能干的小女官,那年玄狐也才18岁而已。

    虽说现在还是所有都尉府密探的考核期,不过玄狐巾帼不让须眉已经成为了扬州组的组长,“陆大人,希望你可以将自己所收集的那些杨宪渎职枉法的罪证原原本本的拿出来呈给太子殿下,我们会护送你一路安全进京。”此话一出,陆明马上意识到眼前的这些神秘人绝对不是杨宪朝中的对头派来的,因为他们是受命于整个大明的最高统治者。“只是,”陆明还有些许犹豫,“放心吧,你看,这是太子手谕。”仿佛又看穿了陆明想法一样的玄狐拿出了朱标特意派人为两地密探组送去的亲笔手谕。

    “裴大哥,好消息。”几天后太子朱标兴奋地打开房门对着正在屋里无聊绕圈的裴天韵说道,“陆主簿还有你提到的那个钱班头,他们在扬州密探的护送下正在回京路上,一同回来的还有那对姓张的爷孙两人。”

    “哦?看来扬州的情况比嘉兴府要好嘛,”听到这个消息裴天韵停了下来,“不知道吴长风那小子能不能把伶娘带回来。”他还是有些担心那个魏老爷的外室不愿当面指证贺福,“嘉兴府还没有新的消息传来,不过就凭扬州那些事也够治杨宪的罪了吧。”杨宪的大罪基本都是在扬州任上犯下,所以最主要的就是攻破扬州方面的难关。

    “话是没错,我也只是追求完美解决问题罢了,”裴天韵飘到朱标身边,“而且嘉兴府的魏家命案事关杨宪挪用朝廷发下重建扬州的银两购买浙江的粮食以充作扬州产的,这又是条欺君大罪,再不济也得把魏老爷偷偷藏下的字据给带回来。”

    “对了,我还一直纳闷,为什么那贺福会冒风险在字据上签字呢?”朱标不解地问,“这个说来好笑,”裴天韵耐心地解释,“是我看到贺福的记忆之后才知道的,当日他们见面的时候,贺福直截了当地提出要购买大量粮食,那魏老爷自然是将信将疑啦,所以贺福当场就表示可以立下字据并支付定金。”

    “那这人后来就没想过会留下把柄而想办法销毁?”朱标如同在听说书一样,“好笑的地方来了,当天他们谈完离开酒楼之后贺福还嘱咐他的跟班将来要把魏老爷那的字据收回来,谁曾想到他们真正买凶杀人的时候已经把这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裴天韵说完,朱标就一脸茫然,原以为是有什么高明的安排,而实际上仅仅是因为忘了。

    “恩公,出怪事了。”胡惟庸没等放班,在中书省就到李善长那里汇报,“怎么了?慢慢说,”李相国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咱们的人到了扬州,根据张廷提供的信息和人物画像,还真是找到了与他伯父相似的人而且身边也带了个七八岁大的孩子。”胡惟庸越说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发现这对爷孙的时候他们正启程来京城的路上,身边还跟着一个衙役。”

    “莫非是杨宪?”李善长一抬眼,他担心是杨宪发现了斩草没有除根,派人将那两人押回京城,但转念一想又不对,把这两个大活人弄到京城来反而更危险,很有可能是在半道上就给处理掉了。“不,并不是他,我派去的人跟着他们准备随时出手相救,但他们来京的一路上走的全是官道大路,一点没有怠慢的迹象,而且根据传回来的消息,最多再过两日,他们就进城了。”胡惟庸否定了李善长的猜测。

    “这就奇了,莫非除了我们还有想除掉杨宪的人?”任李善长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第三方是谁,“属下也百思不得其解,谁有那么大本事将杨宪调查的那么清楚,而且一路护送的人个个带着斗笠遮脸不让人看清自己的长相。”

    “这…惟庸啊,你派的人没有去招惹他们吧?”李善长紧张地问,“不,他们都是精明能干的人,看情形不对并没有擅自行动,而且据他们禀报那群护送的人看着身手也不像普通人。”胡惟庸打消了上司的疑虑,“那就好,接下来你只需要做两件事,其一,赶快传令你派去的人不可轻举妄动,只准他们远远观察绝不可以与之接触,其二,迅速将张廷、李玉调到我这来,命人秘密保护直到扬州来的人进京。”李善长当机立断,“属下领命!”

    “我出门啦,”收拾完行囊的裴天韵又准备起飞了,“麻烦你了,裴大哥。”朱标倒是表现得早就知道一样,这是他俩商量好的事,因为没几天后陆明等人就要进京了,朱标生怕走漏消息,为了安全起见就拜托裴天韵在那些人进京之前将他们保护起来免受贼人所害。

    “啦啦啦~”一路哼着小调,裴天韵没多久就找到了正在赶路的都尉府密探和陆明他们,“锦织,现!”他也不拖泥带水,仰面朝天躺在了老张爷孙两人乘坐的马车顶上展开了锦织以做防卫之用。

    “陆大人,再有两天时间我们就回到南京城了,届时我们会为你们安排住处,请先安心住下等太子殿下的下一步指示。”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玄狐回头对陆明说,“有劳玄狐大人了。”陆明此次已经下定了决心,所以一切都听对方的指挥。“主簿大人,他们不会将我们诱骗至京城然后…?”反而钱班头有些害怕,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钱班头放心吧,我们要处理掉什么人,绝对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这一路上我们天亮赶路天黑找客栈歇脚还一路走着官道,就是为了让你们安心一点。”玄狐的一名组员猜出了钱班头的心思,便向他解释道。

    “真是到处上演着勾心斗角啊,要不是明确知道你们都尉府是太子的人,没准我就出手了。”裴天韵笑听完一笑,不过这也没法子,现在的大明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所以才会有人受到莫名的血光之灾。

    “不敢不敢,”听了组员话的钱班头便噤声不再说话了,“玄狐大人,请问太子殿下何时?”这句话陆明憋了很久还是没忍住,以他的见识实在想不通为何这群身手了得的神秘人会那么清楚杨宪的事情,还准确找到他以及钱班头等一干相关人士。“等到了京城你自会知道,我等无权代替太子殿下做任何决定。”玄狐直截了当地回绝了陆明的问题。

    “这小姐姐还真像那么回事,”裴天韵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之间的对话,“年纪轻轻就在一群大男人之中当上了领头的,不简单啊。”都尉府密探经过皇帝父子二人的改置,职责已远远超出了原本的拱卫司,只是目前他们这群密探还不能到台面上来,只有深藏不露才能给目标致命一击。

    “父皇,”留在京城的朱标屏退众人,“儿臣有事禀报。”看到儿子如此神秘兮兮的样子,朱元璋好奇起来,“什么事?”“启禀父皇,近日接到底下密报称中书省左丞杨宪有不法之事,儿臣已命人前往取证,不日就会查个水落石出。”

    “你说谁?”朱元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回父皇,杨宪。”朱标有字正腔圆的重复了一遍,“他犯了什么事?值得你这个太子亲自督办?莫不是有人故意陷害?”想到之前杨宪来揭发李善长任人唯亲私相授受的事,朱元璋第一反应是此事走漏了风声,所以李善长方面对杨宪开始了反击。

    “父皇容禀…”既然开了口,朱标便不再隐瞒,将涉及杨宪的诸多罪状一一禀告,“这个混账王八蛋!”听完朱元璋暴怒起来,“如此恶吏咱竟然还想过将中书省交给他,来人!”皇帝把门外的太监喊了进来,“传旨刑部,马上将那杨宪拿下打入大牢,不要审也不要让任何人接触他,一切待太子亲自处理,另外命亲军都尉府派人把杨宪家给围了,不许放走一个,否则提头来见!”盛怒之下的朱元璋毫不犹豫地下旨查办杨宪。

    “父皇息怒,小心气坏了身子。”太子赶忙安抚,“太子,你记着,以后一定要把眼睛擦亮了看看这些读书人!没准他们就在背地里想方设法地算计咱呢!”朱元璋还是不解气,相比勋贵不法或是臣子办事能力不足,他更加厌恶有人恃才傲物装腔作势,原本杨宪为了爬上丞相位置去挤兑李善长他还能忍,但没想到这人的背后竟然是如此龌龊不堪,而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那么久,幸亏是太子发现了来禀告,要是换了某个臣下来揭发弹劾,皇帝的面子还往哪里搁。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朱标扶着父亲重新坐回龙椅之上,“标儿,等你派出去的人回来后,你就亲自提审杨宪,务必让他认罪伏法,不然咱就是担上个昏君骂名也要将其满门抄斩!”朱元璋依旧没有平复心情,出身并不怎么好的朱元璋非常忌讳文人对自己的态度,因为他知道即便面前跪着的人心里也未必就瞧得上自己这个土包子皇帝。

    “放开我!”被刑部的人架走的杨宪还在大喊大叫,搞得中书省当值的人都出来看这难得的一幕。

    “恩公,这是谁这么大本事,我们查了那么久几乎一无所获,而今天刑部就直接来拿人了。”胡惟庸纳闷不已,“别猜了,很快你就会知道的,一会儿让李玉、张廷回去我府上,在杨宪有下一步的处置之前,他俩绝不能出任何事。”李善长隐隐约约感觉到,背后之人的身份很有可能就是皇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