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如果明?天 > 第9章 放榜

第9章 放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大人,请。”终于来到了开考那一天,宋濂大学士身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正是感觉无限荣光的时候,此时他正邀请刘基一同进入考场,“不不不,宋大人,今日您是主角。”刘伯温自然不会夺人之美,“刘大人此言差矣,今日的主角是此时此刻身处考场的那些全国各地赶来的学子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两人相视而笑。

    “我儿今日怎么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看着朱标时不时望向门外,正批阅奏折的朱元璋也好奇起来,“禀父皇,儿臣在看是什么时辰了,那边科举应该开始了吧。”朱标其实翘首以盼的是裴天韵给他送来此次的考题,为了不影响考试的公平性,朱标决定在老师宋濂阅卷后再把自己的卷子给他点评一番。“皇儿莫急,待到殿试的时候跟爹一起去考评这批学子里的佼佼者,你也给咱壮壮胆子。”朱元璋还是对自己出身泥腿子颇为不自信,“父皇放心吧,您的见识与胸襟岂是那些学子所能比的,到时候儿臣还担心那帮学子中有人紧张过度晕过去呢。”“哈哈哈哈哈,我儿何时学得如此油嘴滑舌。”朱标那一席话逗得朱元璋开怀大笑。

    “各位大人,请用心阅卷,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勿使朝廷损失人才。”紧张的三场考试落下帷幕,接下来就是众学子翘首以盼的放榜时间,而在那之前则是需要宋濂及以下所有考官仔细阅卷择优录取。

    “太子啊,你这试卷做完了吗?”裴天韵擦试着耀星珠问,“早就做完啦,只是尚未送去给宋老师阅卷。”朱标也循着会试三天一场的节奏一一做完了试题,“这几天你那宋老师可得忙一阵呢,等放了榜再说吧。”裴天韵之前抽空去贡院逛了一圈,看着堆积如山的试卷让他想起了以前读书时老师的不易。“等到放榜那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朱标主动邀请,“那是自然,我还没见过古时候考试是怎么发布成绩的呢。”

    “恭喜,恭喜!”“高兄,同喜啊!”终于来到了放榜那天,金榜题名的众学子自然是互相道喜而名落孙山的人则悻悻然离去,“标儿,你看着,这榜上有名的诸位学子中将有人在以后成为你的得力助手。”同样欣喜的还有朱元璋,放榜这天他带着太子朱标还有两位主考官宋濂和刘伯温并同杨宪一起来感受这喜庆的气氛。“皇上,老臣取其中一十二人参加殿试由您亲自品评选出头甲三名是为状元、榜眼、探花。”宋濂的兴奋劲还没过去,虽然年岁已高但这读书人的盛世使得他腿脚都轻快起来。

    “哈哈哈哈,咱这放牛娃倒是要在大殿之上钦点天下学子了,一晃十几年过去,谁曾想却做了这天子了。”裴天韵在一旁听着朱元璋的话也感慨万分,自从朱元璋起兵之日算起直到他称帝仅用了十五年时间,多少人穷尽一生都做不到。“陛下,这批学子日后进了这大殿之内便是天子门生,这是他们这一生的无上荣光啊。”前元进士出身的刘伯温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回忆起当年自己榜上有名的日子恍如隔世,“哈哈哈哈,两位考官大人,不知还有没有兴趣再阅一卷呀?”太子朱标从袖中取出了自己作答的考卷,“这是?”老宋濂担心起太子爷是否有私相授受的行为,“标儿,这是哪里来的?”朱元璋也有些不快,“想必,这是太子殿下自己的试卷?”才思敏捷的刘伯温倒是没有惊慌。

    “刘先生果真神机妙算,”在肯定了刘伯温的猜测之后朱标向宋濂弯腰施礼,“老师,这是学生托人打探此次考题之后,自己私下偷偷作答的试卷,专等这放榜之日再拿出请老师品评一二。”“哈哈哈,咱这皇儿还不想被天下读书人比下去哩。”知道了太子的目的,朱元璋也喜笑颜开,“老师,学生希望您能秉公阅卷不把学生当成太子,就如点评那些学子一般。”朱标情真意切地说,“咱也想知道,这皇儿的水平与那些学子们比起来高下如何。”朱元璋帮着儿子提醒,“陛下、太子,请放心,宋大人必会秉着公心来审阅太子殿下的试卷。”杨宪此时插了进来,今天朱元璋故意带着他就是为了给其他人看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恩公,今日放榜,皇上一个淮西旧臣都没有带,摆明了厚此薄彼啊。”中书省李善长的内堂里胡惟庸正在抱怨皇帝的不公,“稍安勿躁,难道你看不出来吗?”李善长闭着眼睛神态自若,“如今,皇上已经对我们这些人心存不满许久了,那个杨宪,刚入中书省便做了三件事,最近更是将那冯青山一案重审,你说接下去我等该如何自处?”说完他缓缓睁开眼睛,取而代之的是如利刃般的目光刺向胡惟庸。

    “我们应该反击啊,找他的痛脚和把柄,在圣上面前参他,另外还要送进御史台让他与自己的老师刘伯温决裂。”胡惟庸思维敏捷,这些事自然难不倒他,“不错,正如你所说,此人的威胁正在一天一天增大,若是让他长此下去你可就再无出头之日了,而我也将无法保住我们现有的位置。”李善长肯定地说,“但是,找他的把柄不能只局限于京城之内,我观此人行事狠辣不讲情面,想必也不是那什么良善之人,派人去他家乡、历年来任职之处细细查探,必然会有些见不得光的事。”姜还是老的辣,李善长看似与世无争就像是坐在中书省大堂里的摆设,实则此人心思极重根本容不得别人分他半点权利。

    “只是,这刘伯温会不会私下相助,帮他遮掩过去?”虽说刘基是御史中丞管不了中书省的事,但那杨宪毕竟尊称他一句老师,胡惟庸担心他会念在师生一场私下里为杨宪开脱,“呵呵呵,你前些日子还来跟我商议过,怎么今天自己倒忘了?”李善长笑道,“这杨宪自打回京之后,去过刘府几回啊?”“哦,对对对,哈哈哈哈,那下官立刻安排人去打探。”胡惟庸大笑起来,这杨宪回京后只去了一次还是不欢而散,显然师生二人产生了隔阂。

    不过此时的杨宪可不知道这些针对他的诡计,陪皇帝等人看了放榜之后,他正独自一人坐在一家酒馆里小酌,而且看他的样子似乎在等什么人。“老爷,小的已派人将您吩咐之事安排妥当,”一个有些年岁的老人从门外进来在杨宪身旁耳语了几句,“知道了,福叔一路舟车劳顿也辛苦了,早些回家去休息几日。”

    “管家大人,老爷没有怪罪我们迟了半个多月才到京城吧?”那个被杨宪称为福叔的人原来是杨府管家,“只要你们大家全心全意为老爷办事,那自然无碍,咱们快些回去吧。”福叔安抚完众人便催促他们尽快回府去了。

    “太子殿下,今日怎么有时间来我府中做客呀?”一阵粗犷豪放的声音传来,“常叔叔,今日陪父皇看了恩科放榜,这出宫机会难得,我便向父皇请假来看望叔叔您。”原来太子是来到了正在家中休养的常遇春家里,“今日你可得陪我老常好好喝几杯啊,要是醉了就住在府中吧!”自从带着朱标出去打过猎之后,常遇春对这位未来女婿那是又增添了几分满意程度,“那就多谢常叔叔啦!”朱标也放下了平日里太子的矜持,仿佛回到了那短暂的军旅生涯。

    “今天去哪呢?”裴天韵可不管那些,在京城里太子爷只要出行就是前簇后拥的,所以安全无虞,那裴天韵也就自顾自到处闲逛起来,此时他正飘在夫子庙上空看着底下人来人往思考自己一会儿去做些什么。“管家大人,这京城的确是比外面那些地方热闹的多啊,”路上走来的几个人引起了裴天韵的注意,“那是,今后跟着好好办差免不了你们的荣华富贵。”“诶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家的属下,反正闲着没事,就跟去看看。”裴天韵打定主意跟着这伙人想去凑凑热闹。

    “杨府,原来这些人是杨宪家里的人啊,”看到他们进了家门裴天韵才发现这伙人隶属谁人,“既然来了,就顺便进去逛逛吧。”仗着自己阿飘的身份,裴天韵根本不在意被人发现,用传音贝跟太子打了个招呼后他就一头扎进了杨府之内。

    细看这杨府之内,摆设素朴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作为装饰的只有一些书画之类的文人墨客喜欢的东西,“这杨宪过的倒也挺清贫的嘛。”裴天韵去过不少京官的家里,武将不用说各类珍宝摆得满满当当极尽奢华,文臣如李善长、张昶之类的也是有不少看上去就很贵的东西和摆设放在家里,就连已属平庸的刘伯温家里也有几幅古字帖和名画,况且这刘伯温本人的字也被当时的人奉为珍品。

    而这杨宪家里,跟他们一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倒算是个清官呢,只是不知道他犯了什么事被朱元璋罢官后毫不犹豫地宰了。”裴天韵一边在府中闲逛一边思考着。没多久这不大的宅院就逛完了,裴天韵决定在府里等等杨宪看看他平常时间是怎么度过的。

    “老爷,您回来了,”门外管家的声音传来,“福叔,随我进来吧。”杨宪也不在外停留直接走进了书房,这点让裴天韵闻到了秘密的气味,于是他就跟了进去想要一探究竟。

    “福叔,我离开家前嘱托你办的事都办妥了吗?”进门后杨宪压低声音问,这倒是引起了裴天韵的疑惑,“什么事偷偷摸摸的,难道他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回禀大人,沿途多个地方我都差人将事情摆平了,那些找来办事的人也都安抚完毕,保准不出岔子。”那位管家虽然一个字没透露出来,但却把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那就好,那帮人虽然是帮我们办事,但目前还动不得,这世上并没有十拿九稳的事,目前咱们也别再去招惹那些人便是。”杨宪很清楚自己就是个普通文官,帮他办事的那群人用些银两打发掉就完事了。

    “啧啧啧,不来不知道,一来这杨宪看着也不是很干净嘛,只是不知道他背地里做了些什么事情。”裴天韵飘在半空翘着二郎腿看底下两人交头接耳的,“近日我办成了几件事陛下龙颜大悦,想必不多时就会得到圣上晋升,近几日里吩咐下去都安分守己些。”杨宪这段时间查获考场物料倒卖一案有功,而且行动迅速审案思路清晰,的确深得朱元璋赏识,区区一个参知政事的位子他应该是不会坐很久了。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我这就吩咐家人谨言慎行不给老爷添麻烦。”老管家退了出去。

    “啧,回去得找朱标聊聊这事,虽然实在不知道他们背地里在搞什么名堂。”看杨宪打发了下人便自顾自回到书房看书,裴天韵也离开去找朱标报信去了,通过银华鉴的定位他可以随时找到太子的位置,“嘿嘿,这小子,这么快就去讨老丈人欢心了?”看到太子正在常大将军府内,裴天韵不禁暗笑。

    说到这常遇春大将军,裴天韵最近倒是放心不少,原本还担心他会与那些旧将们同流合污的事如今看来是裴天韵想多了,身为开国六公以及目前唯一一个即将与皇室结成儿女亲家的功臣,常遇春在家休养的这半年多以来洁身自好根本不与那些个武将有太多的往来,反而是除上朝以及出席一些必要的场合之外几乎都在家中一瘸一拐地走路以图早些康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