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竹灯笼
正月十五这天,一早天就阴沉沉的,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地上也落了一层雪。
谢奶奶拢拢衣领搓着手进了灶屋,水缸里的水上了冻砸了两下才舀出水来。红薯是头天晚上洗好的,用水冲一下就可以下锅。杂面馒头冻得硬梆梆的有些硌手,但是进锅热一下之后又会变得松软香甜。锅里放了两个大瓷碗盛满了水,等会饭煮好了这些热水可以留着刷锅洗漱。
沈妙今天醒的早坐在灶台前烧火,之前捡的小狗崽子就摇着尾巴凑上来趴在灶前烤火,肉乎乎的小爪子垫在脑袋下面,小尾巴摇过来打到沈妙脚背上又摇过去,很惬意的样子。小狗生了黑灰两色的杂毛,谢奶奶笑它是个小煤球,家里人喊惯了,就“煤球煤球”地叫起来了。
“煤球,煤球~”
沈妙一边烧火一边拿麦秸秆逗它,看它支棱起小耳朵仿佛也知道人叫它似的。
谢奶奶围着围裙笑呵呵地看她在灶前玩闹,喊了谢远去房梁取了糯米粉过来。
一家人的饭不大会烧好了,给煤球的小碗里放上半个杂面馒头再倒进红薯稀饭小家伙就埋头吃了起来。天冷了,也不端着饭屋里屋外的跑,而是把小桌子放在灶台前的空地上趁着灶房里还有做饭的热气,一家人围着吃饭也不会太冷。红薯煮的绵软甜糯很是可口,大冷天喝上一大碗热呼呼的稀饭很快身子就暖和起来了。再吃上一个杂面馒头配上之前腌的咸蒜和刚炒的小菜,吃完了简单的早饭。
帮着奶奶刷完锅收拾好碗筷,沈妙又去给几只鸡添了食加了点水,天冷食槽里的水都上了冻盖着一层白雪。几只母鸡挤在窝棚下面没出来,沈妙用小碗盛了鸡食又放了小半碗水靠着窝棚放着。谢远去门口拽了几把秸秆给鸡窝加固了一下,缝隙都用秸秆堵上就不会灌风,要是今天下一天的雪还得睡前把鸡棚上的雪扫了,要不雪下的大了很容易把鸡棚压塌。
下雪天大家都在家猫冬很少会串门玩,谢奶奶也就没有拔掉昨晚插上的门闩。
几个人在屋子里剥瓜子捡花生,年前怕炒多了瓜子花生生了潮气还留了几个向日葵的花盘没剥,现在趁着天冷无事剥了之后可以和花生一起炒了吃。
村里安静极了,夏天总喜欢端着饭碗串门聊天的人们也都在自己小屋里熟睡或闲聊,这是一年当中他们最悠闲的时候。风声阵阵,雪花簌簌,沈妙挑拣着箩筐里的花生格外满足,每一个花生都是她亲眼看着从地里收回来的,也是她亲手种的,看看屋角的大缸沈妙的嘴角又不禁翘了起来。里面装的是刚收的粮食,这种粮食带来的安全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快到中午,奶奶从米缸里拿出来一块风干的腊排骨放进锅里煮开撇去浮末又重新加水继续煮,往灶里加了一根大柴让它慢慢烧着,又洗手开始和面。和好的面团擀开撒上面粉再擀开,擀成厚度差不多的面皮就可以叠起来切成细面。锅里早就咕嘟咕嘟煮开了,整个灶房上面都浮着一层白汽,煤球闻到香气急的团团转一直在扒沈妙的裤腿。
奶奶先把排骨和排骨汤舀出来大半又添了水进去锅烧开抖抖案板上的面条下到锅里。奶白的汤底鲜气扑鼻,洗好的白菜直接撕碎丢进锅里,盖上锅盖焖一会面条就熟透了。
吃过午饭雪下的愈发大了,谢远去把鸡棚上的雪扫了一遍,沈妙先缩到褥子里睡午觉,煤球吃饱了也在床边的小窝里蜷着身子睡的香甜。
外面风声呼啸不时有树枝打在窗户上发出咔嗒的声音,小屋里门窗紧闭,床上的褥子前几天都仔细晒过,干燥而温暖,身下除了垫子还有厚厚的秸秆。村里人冬天褥子不够厚实都是塞秸秆在床底下又软和又挡风,还带着秸秆的清香。
这一觉直睡到小屋里光线昏暗像是入了夜,沈妙才起来。入冬前赶着收粮食制冬衣,还要准备过冬的柴火晒干货很是忙碌了一段时间。现在冬小麦在地里生长,粮食在仓里冬眠,每个人都可以好好睡个午觉犒劳一下这几个月辛苦的自己。
仿佛劳累过后的放松总是格外自在。
晚上热了上午剩的排骨汤,又用糯米粉搓了好些小圆子,一家人就着杂面馒头吃完了晚饭。
因着下雪,村里的龙灯队只在村子里走了一圈就收了,沈妙和谢远回家的时候还有些可惜,白天在家里睡了一天她正看的热闹呢。
跨进院门。西屋的窗子上挂了一个竹编的小灯笼。里面还插着一小节蜡烛头。
“啊,是灯笼。”
沈妙立刻就上去抱住了小灯笼。拿在手里看。
“你爷爷给你做的,快拿去玩吧。”
谢奶奶站在正屋门口,背后映着油灯,暖融融的。谢爷爷还是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抽旱烟,看着她玩着灯笼,眼角的皱纹都展开了。
“谢谢爷爷!”沈妙拿过竹灯又往外面跑,“我拿给大娘她们看看。”
“慢点,别跑。”
谢远从后面去拉她,两个人在大娘婶子家玩了好一会才回来。
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住在土黄的小房子里,睡在铺了麦秸秆的小床上。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是自己种的,每日里的一餐一饭都是自己做的,自己是在这里扎了根落了脚的,突然就有了一个家,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
这大概就是戏文里常说的落叶归根归属感吧,人总是要扎了根才觉得安稳。谢远把那个竹编的小灯笼挂在门口的房梁上,沈妙抱着褥子去看小灯笼,想着明天的炒花生又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