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快穿之一切为了毕业证 > 第13章 手炉

第13章 手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京城的冬天,落叶枯黄。走在路上,脚下的树叶松软厚实,踩上去咯吱作响。又有烟花在天际炸开哗啦啦地在光秃秃的树枝中间落下去,留下像海浪一样的五彩波纹。

    拐个一个胡同,两个人谁也没说话,背后的喧闹声渐渐远去,甚至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刚在墙角经过一对贴脸紧抱的情侣,两个人都有些脸热。

    “表小姐!”

    “少爷!”

    几个婆子气喘吁吁地从前面跑上来,看见二人匆匆行了个礼。

    “大少爷,老夫人听说街上走了水,让少爷小姐们都回去呢。”

    “两位表哥和萱表姐还没到家吗?”

    沈妙歪着头看了一眼谢远又扭头去问前面的婆子。

    “没有呢,哥儿姐儿都还没回来,老夫人放心不下让奴婢几个过来寻呢。”

    最前面的婆子走的着急,生的又胖,这会子说着话还拿了帕子擦汗。

    旁边的谢远皱了皱眉头,又回头看了一眼。

    刚才他看到三皇子他们几个往府里去了,这会子恐怕是在街上又起了玩心在哪里玩着呢,要不就是没看见他和表妹在街上寻他们。

    “你们几个送表小姐先回去,你们几个去西边看看。”

    谢远指了两个婆子让她们送表小姐回去,又低了头看沈妙:

    “表妹先回去吧,我去街上把允儿几个找回来。回去跟老夫人和婶婶也都说一声,让她们无需担心。”

    “好的,表哥。”

    沈妙点了点头跟着两个婆子走了,前面远远的已经能看见谢府门前的两个大红灯笼了。

    谢远看着表妹进了大门,身影隐在门后不见了才转身往东去寻几个弟弟妹妹。

    “大哥!”

    “大哥!”

    果然拐角遇到了几个不省心的弟妹,手里拿着小食和小玩意。

    看见他过来都围着他问表妹去哪里了,说三皇子带的人也在找。

    “表妹已经回去了,祖母派了人来喊呢,这会子夜也深了都回去吧。”

    “哦好的好的,表妹没事就好。”谢允和谢遇开心地应道。

    谢远喊了几个婆子过来跟着,又扭头劝道:“三少爷和小姐也该回去了,省的姨母担心。”

    “沈姑娘这么早就回去了,是不是今天失火吓到她了。我买了些小玩意麻烦大表哥交给她吧,等下次庙会的时候我和妹妹再来找你们玩。”

    三皇子把手里的东西交给谢远,有些不太高兴。

    沈姑娘第一次逛京城的庙会就回得这样早,,肯定吓到她了。

    谢远看着眼前的几个泥娃娃,花灯等小玩意,有些头疼。瓜田李下的,他怎么可能把这些东西给表妹呢。

    “多谢三少爷赏赐,那我就带回去给弟弟妹妹玩了。”

    谢远说得含糊,三皇子也不在意,下次再出来的时候他还可以亲自给沈家的小表妹买。

    “走吧,回去了。”

    招呼了一声妹妹,三皇子转身由暗卫围着走向街角的马车。

    谢远看着三皇子的马车往宫门口驶去,眉头又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前面几个弟弟妹妹还举着手里的花灯各自瞧着,脸上满是兴奋之情。这边的孩子逛完庙会总会买一个小花灯挂在房里,等最后一次庙会的时候拿出来打灯玩。辞旧迎新,等打完花灯就该过年了。

    远远跟在后面,谢远停下来又买了一盏兔子灯。

    回到府里,老夫人还没睡,旁边表妹坐着陪她。

    看他们进来,老夫人少不得说他们几句。到底是上了年纪熬不得夜,说了两句就散了。

    “表妹留步。”

    谢远看着妹妹回了院子,两个堂弟也去旁边的小房间洗手,忙喊了沈妙一声。

    “这个花灯,表妹挂在房里拿着玩吧。”

    沈妙看了他两眼才接过那盏兔子灯,谢远不会以为她今年才三岁吧。

    谢远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咳了一下又解释道:“每个人都有。”

    不用说沈妙也看见了他身后的小厮怀里抱着几个泥娃娃和一个造型华丽,画着美人的花灯,想必是给萱姐儿几个的。

    “多谢表哥。”

    回到房间,沈妙随手将灯放在多宝阁的架子上,洗漱一番就睡了过去。

    临近年关,大舅舅和二舅舅也装点行囊回了京城。

    老夫人一大早就很高兴,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一个比一个的忙,也就是逢年过节的一家子才能团圆了。

    大舅舅任江北巡抚使,常年在外,上次还是在大表姐的送亲礼上见过一次。二舅舅在津门任都司,虽然离得近但是平时要操练士兵等闲也不能回来,就是亲女儿出嫁他也不过是告了一天假,当天礼成之后又匆匆回了军营。

    因着二舅舅回家,沈妙从舅母后面的小厢房里搬了出来,沈氏像是看着长大的女儿要离了娘一般在一旁看着丫鬟婆子忙活。

    新的院子在两房中间,往来倒也方便。

    平日里也有人打扫,不过是把一些生活物品放进去就好了。

    沈氏坐在床边摸了摸,又喊了大丫鬟过来去开箱笼再寻几个厚实一点的褥子过来。

    这孩子身子弱她还真是不放心让她自己住,又喊了紫燕和几个婆子进来反复嘱咐了几句一定要看着小姐夜里别蹬了被子,晚上早早的把窗户都关好,别夜里吹了风。

    沈妙听了就放下手中的匣子坐过去拉了舅母起来,走到桌边给舅母倒茶,口中笑道:

    “舅母就放心吧,这丫鬟是自小在我身边服侍的。几个妈妈也是舅母亲自挑的,都是极妥当的,怎么现在您自己还不放心了。”

    “哎,你这孩子,从进了府就在我屋后住着,这猛一出去我还有些不习惯。”

    沈妙就绕到沈氏背后给她捏了捏肩膀,舅母如何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不过是关心则乱罢了。

    “您就放心吧,我保证这一个冬天连个喷嚏都不打一下。”

    “太太,表小姐,老爷的马车快到了。”

    小丫鬟从外面进来喜气洋洋地禀道。

    “哎哟,差点忘了。走,我们去门口接你舅舅去。”

    沈氏忙站起来理了理衣服,又摸摸鬓角,拉着沈妙去了前院。

    前院里几个小厮正垂手立在大门口等着马车到了好卸箱笼,大舅母和老夫人也扶着小丫鬟过来了。

    “母亲!”

    两位舅舅刚下马车就跪在了老夫人面前,父母在不远游,还要让家里老母亲担心实在是不孝。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夫人今天披着一件墨绿色的锦缎鹤氅斗,分外精神。笑着弯腰搀起儿子,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看得出心情很好。

    几个人一一见了礼,两位舅舅就召唤小厮把马车里的礼物卸下来送到各房去。

    “快进屋里,回来好好陪陪你们媳妇子,整年不在家里,可多亏了她们呢。”

    谢安林和谢安升闻言就各自看了自己的妻子一眼,大舅谢安林走到王氏面前看了看她已经有些显怀的身子,对她温声道:“夫人辛苦。”

    王氏就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他一把。

    另一边,二舅谢安升直接伸手想要拉拉沈氏的手,还没来的及说什么就被媳妇甩手丢开了,几个孩子都在呢,像什么话。

    老夫人见了笑呵呵地转身先进了屋子,妻贤子孝,家和万事兴,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家里人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因着迎接舅舅,沈妙今天换上了一个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低着头跟在舅舅舅母身后走,出门忘了带手炉,真冷啊。

    今日天阴沉的厉害,恐怕是要落雪了。

    京城的冬天果然名不虚传,在外面站了这一会她的手都快要冻僵了。

    “表妹,给你。”

    旁边的谢允看她哈着手把手里的小暖炉递给她,轻声问她:“这么冷的天,表妹出来怎么不带个手炉子?”

    “多谢表哥,出来的匆忙就忘了。”

    沈妙接过手炉跟表哥道谢,鼻尖冻得通红,两颊也像是染了胭脂一般。

    谢远走在最后看着两个人说话,拿着暖炉的大手紧了紧。

    两位舅舅回府,府里的众人聚在一起用了晚饭。刚出饭厅,沈妙就觉得鼻尖一凉,拨下风帽抬头一看果然天幕下星星点点的雪花落下来,被廊下的灯光一照,晶莹细碎,朦朦胧胧的。

    “下雪了。”

    “啊,真的,下大些明天就可以打雪仗了。”

    谢萱也走出房檐伸手去接雪花。

    “都回去吧,夜里仔细受了凉。”

    二舅母也披着斗篷走出来,看到她们在院子里玩雪,忙喊了人回去。又有些不放心外甥女今天一个人睡,拉了沈妙的手又细细嘱咐了几句才陪着丈夫回了院子。

    刚进了屋子就被抱了个满怀,那人在耳边喷着热气唤她“窈娘”。

    沙沙的,北风呼啸中外面的雪愈发的大了。

    “表妹如今是搬到榭香院去了?”

    看着旁边的表妹,谢远才发现二人走的方向一致,想到今天刚回来的二叔,猜到表妹是搬到了两房中间的榭香院了。

    “是,今儿刚搬过去的。”

    沈妙看着眼前的雪花,也伸了手来接,去看雪珠子在掌心慢慢融化。姑苏的冬天虽然也有些冷但不会有这样大的雪,现在才不过刚入腊月呢。

    “表妹当心脚下。”

    谢远看她孩子似的举动在一旁提醒她,又把手里的暖炉递了过去:

    “表妹留着暖手吧。”

    “多谢表哥,刚用了饭我不冷。”

    “哦,好。”

    谢远又把暖炉收了回去,看着不断飘落的雪花,不知为何有些紧张。

    两个人是不是太安静了,为什么弟弟和她在一起就有那么多的话要讲,两个人好像很开心的样子。到了自己,他却不知道要讲些什么,太安静了。

    “表哥留步,请回吧。”

    看着给她送到院门口的谢远,沈妙转身客气道谢。

    谢远就点了点头大步离开了,不一会旁边的院门轻响,他也回了院子。

    榭香院和他住的竹兰亭只隔了一丛竹林而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