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打架
舅舅对还要去排队打饭的我:“吃饭定量,不能吃太饱,也不能吃太饿。”
看来,他是了解我饭量的。
同宿舍的老田:“这人,你亲外甥是不是?怎么还不让吃饱?”
后来,相处的久了,才了解,这老田是个笑面虎。当着你的面说你的好话,背后说你的坏话。这老头,就不是个好人,后面许多事就是与他有关。要不是有他的存在,也不会有后面许多事发生。
“你是不知道,他饭量比我好。在家里,咱蒸的老酵母馒头能吃三个,面条能吃三碗。要是不定量的话,他的工资都不够吃饭。”
“能吃就能干,你看,这娃还是有点瘦。”
“这几年一直在乾州的馍店烙馍,晚上上班,白天休息。昼夜颠倒。那儿管吃管住。吃饭往饱地吃。”
我拿碗,刚去,这排两队,一下子,前头两个中年男子就为了谁先排队买饭而吵起来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灶上的人手间,今天煮的是饺子。这种饺子是那种速冻饺子。因为这儿没有冰箱,私人承包的灶。所以,他们都是当天买,当天煮。人手少,雇佣的人没来齐,煮饺子方便。
这些人在外打工,来时,家里油炸的油饼拿着。在外,就想着,大过年的,吃顿好的。
不巧的是,备的少,卖完了就不卖了。
当然了,每锅也煮不多,下一锅还得等。
这灶上,做饭比一般的灶大点。只是准备的少。就怕卖不出去。小家子气。
要是一般的农村红白喜事,肯定备的多。
当然,也理解。他们是承包的灶。卖不出去,就只能自己吃。那样是赔本的。我们北方的小老板普通小气,根本不会给员工吃好的喝好的。不为什么,因为他们就通过省来赚钱的。赚小钱,聚沙成塔的方式致富。
所以说,我们这儿很多小老板做不大。因为参不破这道坎。总是在员工吃喝里克扣。
这伙人本都是农村出来打工的。农民嘛,小心思活络,不等。那样子,和土匪一样,挤着。
有些要馒头,有的打菜,这打饺子的可以上前。
“我,我要饺子。”
这饺子在这个时候,一碗45元。
“给我来一碗饺子。”后面的男人涌上来。
灶妇:“就一碗了。后面的人等下一锅。”
这前面的人被后面的人涌的生气:“这锅饺子我要了。”
当然了,他在前面,钱在前面,一手交钱,一手就要拿饺子。
“凭什么,你不要等我要的时候你又来要饺子?你这人是不是成心和我作对?”
“卖给谁就是谁的。你这一锅等不到等下一锅。”
“你,让你吃,吃死你。”
“滚你妈的,老子不信打不死你。大家都是装卸车的,一天也就挣人五六十块钱,你还气硬的不行。”
就这样,这两人开火了。
怎么?一天挣50元,一个月不是1500元吗?
他们工资这么高吗?
我听我舅舅说,我即将要去的车间一个月工资才580元。他们装卸工怎么这么多工资?
怪不得人都说,自己在这儿买麦钩,自己赚钱。看来,这造纸厂确实能赚钱。
他们两个一打起来,我们这些在周围排队打饭的就和在学校打饭一样,在看热闹。原来,大人的世界也是这样。我以为光是我们学生爱打架。
不一会儿,门口进来保卫科的人来了。
后面打饭的人说:“我刚过来时,门口小卖部卖东西的那个老板他哥给保卫科打电话了。”
这不,两个人就被拉到一边。
“这得出一点血。不信他们气硬的蹦蹦。看把你这气放得了不?”
我打了汤面,端着两碗往回走。
这时,身后有人喊我:“良斌,我在这儿。”
回头看,是舅舅。将他的饭端给他。
“人打架你就往回走,等一下打饭嘛。咋是个瓜子,不知道躲一躲。”
“没事,我在边上。”
这伙人,吃个饭都能打起来。
回到宿舍,老田说道:“这娃发愣。人都躲一边,他就盯着饺子。我看你想吃饺子,怎么打了面条?”
“等我工资发了我要吃三大碗饺子。”
“行,叔到时看着你着。本来不信你这话,听你舅舅说了你的饭量后,我就不敢打赌了。要不然,我还想和你打个赌。就赌三碗饺子,你能一次吃得了我就请你;你一次吃不了,你就下次请我。不信了,我老了。我年轻时,背过口袋。就是一百多斤的那个粗麻口袋。现在没劲了。”
老年说道:“这几个人发挣。要是在外面,你打个架还行,在这里面你还打架?在人前面,不是白白在这让人敲竹杠。咱这保卫科可不是好怂,不给你罚个100块,都会让你买几包好烟。为吃一碗饺子,这划算吗?”
我眼睛睁的老大,原来,这儿这么黑吗?
这也太吓人了。
怪不得人说,在外面打工,不要和人起冲突。
“这两个人这下出血了。不过,咱这灶上也是,你多煮点放着怕啥。都是给没钱人吃的饭。要是有钱,在外面面馆吃。人家一碗油泼面15元,三根面起步。吃的多的话,4根面或是5根面。你说,还能吃不饱?”
“这也不怕,人家两个都是装卸工。他们平时就是这种作风。要是骨头不硬,就让人欺负死了。遇到单价高的,人家抢完了。遇到低单价的,留给你。是你,你也不这么窝囊。”
听了听,原来,这造纸厂的装卸工还有这种道道。
怪不得有人挣的多,有人挣的少。
听人说,有些打工的拉帮结派,看来,在这时候,是真正存的。
吃个饭嘛,都能打起来。
吃完饭,洗碗。
就见老田说:“可以水龙头上洗。也可以用开水冲一冲,用卫生纸擦一下就成。”
看来,这洗碗还有法子。
这个小小的地方,是一个u字型的楼房。共6层,只有大门这边没有,是院墙。
这儿一到饭点,人不少啊。
“这儿吃饭的人真多。”我感概。
“这还算多?等到初五初六,人都来齐了,就更多了。”
我来了半天了,还没有上班。
这才收假,都上白班,初四早上一起过去。
看来,想要在这个环境里站稳脚跟,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