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贞观反王:逆子,你敢反你爹 > 第37章 东风至

第37章 东风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主家,您看看,可有什么疏漏?”

    翌日。

    蔡炳初便乘着一架马车,领着数名仆人担着烈酒与花瓣等物大步而来。

    李昊抱着小青儿上前仔细看了看,满意的点头笑道:“不错,你办事还算妥当。”

    “应该的,应该的,当不得主家夸奖。”

    蔡炳初连连陪笑应道。

    李昊微微摇头,柔声叮嘱小青儿几句,便领着众人踏入伙房。

    他前世看过相关视频,自然知晓如何制作自制香水,大概的比例他也同样有所了解。

    而这其中最为复杂的便是如何为乙醇脱臭,如何在香料中提取,延长香味时长的保留剂。

    至于如何提取花朵中的精油,实则古已有之。

    比如在春秋时期,古人便有法子自菽中提炼油脂。

    至汉朝之时,更有大量的芝麻油买卖。

    是以从花朵里提取精油,反而是所有工序中最为简便的。

    当然,唐人从未接触香水,李昊自然不会自讨苦吃的讲究一步到位。

    似在安息香中提取保留剂这等工序,他大可留待日后坑害世家,委实不必如今就暴露出来。

    ……

    而在李昊布置蒸馏装置时,长安城里却突然传来一阵风声。

    满朝文武闻之尽皆脸色大变,李世民更是紧急召唤房玄龄等人明德殿觐见。

    片刻之后。

    明德殿内鸦雀无声,压抑的气氛令在场之人大气也不敢喘。

    原本艳阳高照的天气,在众人看来却是乌云盖顶、风云骤变。

    只因谁也未曾料到,关内大旱尚未过去,十数万灾民尚且嗷嗷待哺,临近州县却忽然传来蝗虫肆虐的消息。

    若唯有一州一县倒也罢了,朝廷想想法子或许还可筹措万石粮草救灾。

    可以如今收到的消息观之,关内道大蝗显然已成定局。

    到时候因此而家破人亡者,决然不会低于数十万。

    甚至京畿之地长安城,也会在恐怖的蝗灾面前损失惨重。

    而李世民与一干重臣努力维护的盛世假象,自然也会不攻自破。

    他弑兄囚父夺来的江山,也会在这蝗灾之下风雨飘摇、动荡不安。

    “呼~

    尔等皆说说,朝廷当如何应对?”

    李世民牙根紧咬,面色铁青的看着殿内不敢言语的大臣。

    此时此刻,就连一向自诩睿智无双的他,也已然有些自乱阵脚。

    “唉!”

    眼见在场同僚尽皆不敢言语,房玄龄迫于无奈起身应道:“启禀陛下。

    据地方县令上奏,如今陇、泾、原、宁、庆五州,皆饱受蝗虫肆虐,鄜、丹、延、灵、四周亦有蝗虫为害。

    威、会、盐、夏、绥、银六州,也已发现蝗虫踪迹,想必不日便会成灾。

    唯有宥、胜、丰三州,至今为止安然无恙。

    不过以臣之见,宥、胜、丰三州最终怕是也难逃此劫。

    而这其中又以吴山、华亭、临泾、百泉四县尤为严重。

    据四县县令上奏,吴山、华亭、临泾、百泉境内寸草不生,百姓十日之前便已无米下锅。

    如今为求活命,万余百姓已然抛家舍业,扶老携幼径长安而来。

    四县县令不愿百姓活活饿死,下令衙役兵将不得阻拦。

    四人自觉有负陛下厚望,有负朝廷所托,已于上奏之日悬梁自尽。”

    “混账!!!

    谁让他们自尽的?!

    谁让这四人自尽的?!

    朕有怪罪他们吗?!

    简直是岂有此理!!!”

    李世民勃然大怒!

    他并非毫无担当,遇事只会推卸责任的昏君,自然明白四县县令的难处。

    也决然不会因为四人违抗朝廷法度,便不知变通的惩罚四人。

    且如今蝗灾降临,民间必然怨声载道。

    他若在此刻下令处死为民做主的四人,定然会激起百姓的怒火。

    可是他不愿追究,四人却偏偏自觉罪孽深重悬梁自尽,这岂不是让他李世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呼~

    真真是气煞朕也!!!”

    李世民怒火攻心,咬着牙沉声说道:“玄龄,即刻传旨:

    吴山、华亭、临泾、百泉四县县令与国有功,于百姓有活命之恩,所犯之罪既往不咎,由朝廷派人厚葬之!

    其若有子,特准恩蒙一子为官。

    若无子……

    其父母、妻女皆由朝廷奉养,任何人不得欺凌!”

    “臣,遵旨!”

    房玄龄俯身应道。

    尉迟恭闻言刚欲高呼陛下仁慈,顺道拍一句马屁,却见长孙无忌等人尽皆垂首不语,顿时明智的闭上嘴巴。

    李世民见状强压着满腔怒火,看了眼低眉顺耳一干大臣,极为不满的接着问道:“辅机!

    万余灾民直奔长安而来,朝廷可有钱粮赈济灾民?”

    “这……”

    长孙无忌无奈起身,想了想直言不讳的应道:“回陛下。

    自渭水之盟以来,国库钱银皆已被颉利夺走。

    去岁河东大旱,朝廷已然无力筹措粮草救灾。

    今岁初春关内又旱,沿途已有易子相食之事发生。

    若非将作监主簿李昊献上雪花盐提炼之法,逼迫太原王氏以二十万石粮草换之,逃难百姓必会死伤大半。

    只是如今这二十万石粮草皆已赈济灾民,朝廷实在无力再筹措粮草。

    莫说万余灾民逼近长安,便是唯有三千人,朝廷也无法救助!”

    “混账!

    堂堂大唐朝廷,竟连三千人也无法救助!

    朕……”

    “报!!!”

    李世民勃然大怒,正当他满心焦虑之时,却见贴身内侍仇士良面脸堆笑的疾步而来。

    “启禀陛下!

    太子殿下筹措粮草三万石,已命东宫侍卫押往城外,欲往吴山、华亭、临泾、百泉赈济灾民。

    太子殿下还在承天门上,当着全城百姓保证,他已向世家筹借十万石粮草,定可保关内道百姓性命无忧。”

    “好!

    高明总算没令朕失望……”

    李世民拂袖而起,正满心欢喜的大声夸赞,却又忽然之间皱眉顿住。

    “仇士良,你适才说这十万石粮食是世家给的?”

    “是的,陛下。”

    “世家为何借粮给高明?”

    “奴婢不知。”

    仇士良迷糊应答。

    李世民脸色已有不愉。

    “高明在承天门上向百姓保证,绝不会饿死一人。

    你且仔细说说,他都说了些什么?”

    “回陛下。

    太子殿下有言:

    一个时辰之前他得知关内道受灾,便即刻与世家商议借粮一事。

    如今世家已然答应筹借粮食十万石,足以保证关内道百姓十日无忧。

    待日后粮食耗尽,他还会再向世家筹借粮食,定不会让百姓受苦。

    此事与百姓无关,也与大唐朝廷无关,所借之粮食日后皆由太子殿下一力担之,无需百姓与朝廷偿还。”

    “呵~

    与百姓无关,也与朝廷无关……

    朕却不知,高明何时竟有如此担当!”

    李世民眸光转冷,眯着眼沉声问道:“太子右庶子孔颖达见在何处?”

    “呃……”

    李世民突然转口,仇士良愣了一下方才回过神来。

    “回陛下。

    孔大人近来沉迷于阿拉伯数字,已有数日未曾上朝。”

    “哼!

    太子少保李纲又在何处?”

    “回陛下。

    李少保昨夜受了风寒,如今正在家中休养。”

    “太子舍人于志宁又在作甚?”

    “回陛下。

    昨日越王寻得一副珍本,邀请于舍人彻夜长谈,如今于舍人仍旧宿醉未醒。”

    “呵~

    呵呵~

    果然是朕的好儿子啊!

    这是欲行玄武门旧事乎!

    简直混账至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