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贞观反王:逆子,你敢反你爹 > 第21章 君臣奏对

第21章 君臣奏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崇贤馆。

    教室。

    李昊咬着笔头,目光呆滞的看着眼前的试卷,仿若瞬息之间回到了抓耳挠腮的年纪。

    只见明算科试卷上赫然写着:第一题:“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这广字李昊大致知晓意思,但这从字又是几个意思?

    难道是求面积?

    第二题:“今有迟行者五十步,疾行者七十步。

    迟行者以先发,疾行者以后发,行八十七里一百五十步乃及之。

    问迟行者先发行几何里?”

    娘的,谁知道唐初一里有多少步?

    这该怎么换算?!

    第三题:“今有人盗马,乘去。

    已行三十七里,马主人乃觉,追之一百四十五里,不及二十三里而还;

    今不还追之,问几何里及之。”

    马丢了就去找马,算距离就能找回马了吗?

    什么该死逻辑!

    第四题:“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日一尺。

    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

    问几何日相逢?

    各穿几何?”

    这小老鼠不偷油,整日里打洞……

    李昊严重怀疑这个日字是动词,出题人在开车!

    第五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出百钱。

    欲令高爵出少,以次渐多,问各几何?”

    我草,长见识了,古人的行贿方式果然优雅!

    第六题:“又有环田,中周六十二步、四分步之三,外周一百一十三步、二分步之一,径十二步、三分步之二。

    问为田几何?”

    又是该死的求几何面积,但这绕来绕去的还求个屁啊!

    第七题:“假令筑堤,西头上、下广差六丈八尺二寸,东头上、下广差六尺二寸。

    东头高少于西头高三丈一尺,上广多东头高四尺九寸,正袤多于东头高四百七十六尺九寸……

    四县共造,一日役华。

    今从东头与甲,其次与乙、丙、丁。

    问:给斜、正袤与高及下广,并每人一日自穿、运、筑程功,及堤上、下高、广各几何?”

    卧槽!!!

    卧了个大槽!!!

    这确定是数学题,而不是汉语言的升级考试?!

    这tn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李昊满心悲愤。

    是谁告诉他古人数学不行,便是初中生也可吊打古人,强行装逼打脸?

    站出来,他保证不打死他!

    唉!

    果然是无脑小说害死人!

    若是早知如此,他适才便不会傲娇的选择一日考完,导致如今连半点应对的时间也无。

    毕竟若他只缺明经一科,尚可以偏科为由辩解推诿。

    但若是连明算也挂掉,长孙皇后极有可能会借机出手惩治于他。

    且大唐科举共有数十科,他今日不过是体验其中六科罢了。

    虽然其余科目皆大同小异,但要是因此而让他轮流尝试一遍,他恐怕唯有自挂东南枝了。

    是以无论如何,他也不会任由这等恶事发生。

    既然孔颖达这些老夫子不让他好过,那便互相伤害吧。

    念及此处。

    李昊一咬牙奋笔疾书,弯弯曲曲的阿拉伯数字瞬间跃然纸上。

    他的数学不是体育老师教的,也不是音乐老师教的,而是中阿混血的美术老师教的。

    既然他看不懂孔颖达等人的出题,那孔颖达等人也别想看懂他的答案。

    大家互相伤害,一起去李世民跟前面壁思过好了。

    半个时辰之后,李昊放下毛笔揉了揉酸疼的手腕。

    在小胖子等人惊诧的目光中,昂首挺胸的走出教室。

    他尽力了!

    至于结果如何,鬼知道啊!

    “李主簿!

    李主簿!”

    正当李昊故作潇洒之时,孔颖达突然疾步行来说道:“陛下有旨,待你考完便去明德殿觐见。

    殿外有内侍等着,李主簿快去吧。”

    “为何?

    我犯了啥事?

    陛下为何要见我?”

    “呵呵~”

    李昊满心抗拒。

    孔颖达却已不再多言。

    他此刻对这不敬学术的小孩儿,早已是厌恶至极。

    待他连夜批改试卷,明日定要当众教训李昊一番。

    ……

    李昊方才踏过教室门槛,便被适才领路的小内侍带着来到明德殿。

    如今老李渊霸占太极宫,李世民即便登基也唯有蜗居在此,可想而知他心中的怨念究竟有多深。

    内侍领着李昊行至明德殿正门左侧,便耐心叮嘱他整理衣冠,方才点点头入内禀报。

    未几,明德殿内便传来一道尖利刺耳的阴柔高呼。

    李昊闻言深吸口气,埋着头踏入大殿拱手拜道:“臣,李昊,拜见陛下。”

    李昊隔着老远行礼,眼角余光却瞥见左侧两侧皆有数双官靴,显然李世民此刻正与心腹大臣商议政务。

    可既然如此,李世民又匆忙召他前来作甚?

    李昊心中顿时警兆丛生,面上却不动分毫。

    李世民仔细的盯着他打量片刻,皱着眉头疑惑的问道:“李昊,你果真是济州东阿人?”

    李昊低着头撇撇嘴,再度抱拳拜道:“回陛下。

    臣的确来自为济州东阿,至今任由乡亲在东阿务农。”

    李世民暗自记下,抬手一指右侧无人矮凳,朗声说道:“起来吧,坐下回话。”

    “诺!”

    李昊老实坐下,低着头巧妙避过李世民审视的目光。

    李世民见之抚须轻笑,直言问道:“朕适才正与玄龄、辅机等人商议要事,却一时之间毫无头绪。

    如今你来得正好,你且说说,朕欲兴兵讨伐东突厥,你以为如何?”

    李昊闻言脑子快速盘算利弊得失,片刻之后方才咬牙应道:“回陛下。臣以为此时兴兵……

    不妥!”

    “哦?

    为何不妥?”

    李世民目光陡然变冷。

    房玄龄等人亦是猛然抬头,目光犀利的径直看来。

    难道李昊真是前隋余孽,否则举国上下皆想征伐东突厥一雪前耻,为何独独他一人唱反调?

    李昊敏锐的察觉到大殿内气氛变化。

    虽不知为何如此,却本能的挤出一抹笑容说道:“启禀陛下。

    《三国志》有云: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孙武亦有云: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

    “《孙子兵法用间篇》!

    李昊,你竟然熟知兵法?!”

    李昊尚未说完,李世民便惊讶的朗声质问。

    李昊闻之恍若无意的看了眼长孙无忌等人,故作憨傻的笑道:“启禀陛下。

    臣自幼便有过目不忘之能,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不过臣生性洒脱耐不住寂寞,是以凡事皆粗通皮毛、略懂一二。

    唯有陶朱公之术,臣甚为喜欢……”

    “混账!

    小小年纪竟沉迷于恶阿堵之物!”

    李世民再度打断,坐直身子,极为不满的挥手说道:“说吧,你究竟有何见解。

    无论你今日所言为何,朕皆恕你无罪。”

    “这……”

    李昊见之一怔,李世民的举止,分明便是正式的君臣奏对之象。

    可他委实有些犹豫,究竟该不该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呢?

    不帮,数千将士必将埋骨他乡。

    帮,他心中实在憋屈。

    这一时之间,还真是难以抉择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