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少爷回来了
“可是因为这个花瓶。你差点让我退婚。”大夫人还记得二十年前的事情。
“什么我让你退婚,是你要退我婚!”楚大人也回想起来,现在想起还有点生气。
“那我不管,我看中的花瓶,你干嘛不给我买,你不给我买就是想和我退婚。”不要和女人讲道理。
“天爷呀,你一个尚书府大小姐,买集市上的花瓶送给你,说出去别人又要说我怠慢你了,这做人可真难啊!”楚老爷想抓自己的头发。
“可是我喜欢啊,又花不了几个钱,你都不舍得给我买。”
“我都说了,那个花瓶太廉价,配不上你。你看今天花瓶打碎了,就证明我说的话对了吧,二品大夫人!”
“二品大夫人?!”小橙小蓝和小紫听到一惊。
“就是!我们大夫人马上就是二品大夫人了,老爷又升官了!”小红昂着头骄傲的说。
“小红,圣旨还没下呢,不要出去乱说。”大夫人嗔怪的说。
“夫人,我是在家里说的,再说,今儿老太太喊您去尚书府,老尚书老爷把咱家老爷也喊着一起,不就是说这件事吗!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那你也不能到处张扬,低调懂吗!”
“哈哈哈,尚书老爷都知道的事情应该不会错的,这次出巡任务完成的皇上非常满意,收缴大笔赃银,皇上一高兴,就给我封了一个二品。这里也有小青的功劳哦!有她在,这次去地方巡查所有的公务都顺利完成,遇到的危险都能化险为夷。看吧,这个花瓶早不打碎晚不打碎,偏偏今天打碎了,小青都知道这个花瓶配不上二品夫人的。”楚大人想着点子为青姑娘开脱。
“你还说呢,这个花瓶都二十年了,我真有点舍不得!”
“你还舍不得那个当五品小官的夫君吧!这样,我明天就启奏皇上,把我贬为五品小官,因为我夫人舍不得!”楚大人故意说。
“死样!”大夫人锤了楚大人一拳。
小红小橙小蓝小紫同时跪下,“恭喜大夫人荣升二品夫人。”
大夫人说,“你们在场的每个人去领一锭银子,算是提前庆祝一下吧!”
小橙说,“夫人,那小青还在外面跪着呢!”
楚大人看了一眼大夫人没有说话,这个主意要大夫人拿。
大夫人幽怨的看了一眼楚大人,“大人您看呢,要不就算了吧,小青来没几天,也不知道这个花瓶对我意义。而且就像大人您说的,这就是冥冥中注定的,二品夫人肯定要配更好的。”
“夫人英明!我就知道,夫人把这后院打理的井井有条,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夫人,皇上说要给为夫赏赐,问我要什么,要不我就跟皇上要个花瓶怎么样,御赐的花瓶,肯定不同凡品。”
“都依你。”大夫人柔柔的说。
楚大人很少看见如此温柔的妻子,也不禁动了情,他在大夫人耳边说,“今晚我在你这里歇息。”
大夫人一听,转头对小红说,“小青初来乍到,有些规矩不太懂,你们当大丫头的也教教她,没事不要大惊小怪的,去把外面收拾好。小橙,厨房安排好了吗,老爷要用膳。”
大夫人起身走到小青面前,“起来吧,老爷为你求情,饶你一次,下不为例。”
青姑娘跪着说,“夫人,花瓶不是我打碎的……”
“小红,你把小青扶起来,她膝盖破了去给她上点药。”楚大人打断了青姑娘的话,安排小红把她带下去。
“小地方来的丫头就是不懂规矩,还要夫人多多调教才是!”楚大人转身握住大夫人的手说。
青姑娘看楚大人的眼神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爬起来对楚大人和大夫人福了福,让小红掺扶着下去了。
经过这次事件,小青学乖了,看到小红小橙都绕着走,平时大夫人不招呼她的时候 ,她就在自己房中练琴画画,不跟府里任何人过于接近。小红小橙几次想找她麻烦都被她躲过了。
自从楚大人升为二品后,和大夫人的关系越来越好。楚大人每天下朝后就回家,现在升官了,每天还待在朝廷不回去的话,后面的下属难做呀,他们都想早早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呢。大夫人不知道是因为青姑娘来了,还是因为楚大人官居二品,需要给面子,反正大夫人对楚老爷越来越温柔了,对下人都好很多了。
这天楚老爷早早的下了朝,回到府中,在大夫人院里和大夫人坐在一起喝茶,青姑娘坐在一旁抚琴助兴。两人有说有笑,这时小蓝冲到茶室,对着大夫人喊道,“夫人,大夫人!”
“什么事,大呼小叫的,老爷在呢,好好说!”小红呵斥她别冲撞了大夫人和老爷喝茶。
小蓝小点声说,“老爷,夫人,大少爷回来了!”
楚老爷一听,“哼,这个逆子还知道回来!”
大夫人赶紧站了起来,准备出去迎接儿子,出门前又回头对老爷说,“儿子难的回来,你别训他。这次回来对他好一点,劝他在家多待一段时间。明天我就去找媒婆,最好能把他的亲事给定下来。找个媳妇不知道他会不会收心,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
“你每次都这样说,他哪回在家待能超过五日,媒婆都气跑好几个。这次回来我要好好管管他,不听话的东西。”楚老爷的好心情全给儿子破坏了。
大夫人给了楚老爷一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然后带着小红小橙后面跟着小蓝小紫去门口接儿子了。
楚老爷坐在原地不动,青姑娘还在继续抚琴,她抬头看看老爷和夫人,不知道是跟着夫人出去迎接大少爷,还是在原地陪老爷。
青姑娘停下手,考虑咋办的当口,楚老爷说,“继续弹你的琴,不要停。弹一首轻快点的曲子。”
青姑娘看出来楚老爷表面不高兴,但眼睛不停的往窗外看,说明他心里对这个唯一的儿子还是期待的。青姑娘弹了一首百鸟归巢中曲调婉约的一段曲子。这首曲子借&34;宿鸟归飞&34;的音乐意境,寄托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对故国家园无限的怀念和深深眷恋,具有深厚的感情色彩。曲调轻快却夹杂着淡淡的哀伤,仿佛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想要回家的期盼与到家后的雀跃。
门口传来一众脚步声,走到门口,青姑娘听到一个陌生的脚步声停在外面,大家都安静下来,那个人在门口听着青姑娘的琴声,居然望乡情怯,不敢进门了。
大夫人听到这个琴声,也想着自己儿子一年到头在外面风餐露宿,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心中难过,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还是楚大人清醒,在屋内咳嗽一声,惊醒众人。大少爷扶着大夫人,用衣袖拭去大夫人眼角的泪花,说:“娘亲,咱府里来了新的琴师吗?”
大夫人抬脚往屋里走,“哦,是个苦命的丫头,你父亲外出公干捡回来的。”
“是吗,父亲还敢在外面捡丫头回来?还是个这么有才的丫头。”大少爷打趣道。
大夫人骂了儿子一句,“仔细你爹听到,怎么罚你。”
大少爷,进屋看到楚老爷,规规矩矩跪下行礼,“父亲,不孝子今日回来了!”
“哼,你还知道回来啊!这是钱花光了,还是受到什么挫折了,才想着要回家来?”楚大人没好气的说。
大夫人站在楚在人旁边捅了捅他。楚大人强忍着闭嘴。看向弹琴的青姑娘。
大少爷小心的给父亲陪着不是,嘴里说着:“这不是中秋快到了吗,快一年没回家,想父亲母亲了。”视线跟着父亲看向正在弹琴的青姑娘。
大夫人赶紧说:“是呀,去年中秋都没在家过,你这次回来不出去了吧?”
“嗯,陪你们过完中秋再说。不要跟我说提亲的事,不然我明天就走。”大少爷提前拿话堵住想给儿子说亲的母亲。
“你这说的什么混账话?”楚大人气得站了起来,扇了儿子一巴掌。
大少爷没有反抗,站直了,等着老父亲的第二巴掌。大夫人赶紧挡在父子中间:“老爷,你不要生气,儿子刚回来你就打他。”
“你看他说的什么人话,人家的孩子这么大都当爹了,媳妇都娶了几房,就他一天到晚就知道在外面鬼混,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人影。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爹,我不是在外面鬼混,大丈夫志在四方,我是去旅行,要把我的足迹遍布华夏大地,并且把它记录下来。”大少爷理直气壮的说。
这个楚家的大少爷,名皓文,刚过弱冠之年。天资聪颖,自幼好学,几乎翻遍了家中的所有藏书,专挑历史、地理和游记这一类的书。楚老爷和大夫人在大少爷小的时候还暗自窃喜,说儿子爱看书,肯定能像他爹一样考上状元,光宗耀祖。但是这些书籍,让大少爷暗暗立志,长大后要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
大少爷小的时候楚大人一心仕途,不怎么在家待,儿女都由大夫人管教。大少爷就要求大夫人空闲的时候带着他在京城附近到处游览,欣赏山水风景,整天研究花花草草,飞鸟鱼虫。对于大少爷的这些爱好,大夫人非常支持,觉得自己的儿子与众不同,别人家的孩童就知道吃喝玩乐,自己的儿子整天在学习新的知识。
大少爷还在私塾课堂上偷看闲书,别的学生都想考秀才、中状元,他却说志向是“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可把先生气得不轻。
大少爷十二岁的时候参加过一次童子试,但没有考取。楚大人觉得没有面子,就不允许大夫人带大少爷出去旅游,也不给他看和科考无关的闲书。这下可把大少爷急坏了,在家哭闹了好几天,楚大人不发话,大夫人也不敢太过违逆。毕竟还是科考重要。
后来在大少爷答应明年一定考取童生,才换来大夫人同意,学累了可以看些闲书,但是不能去野外旅行了。第二年大少爷果然考取童生,为此楚大人还大摆宴席庆祝一番。考取童生后大少爷又要出去旅游,楚大人看儿子也不小了,为了奖励儿子,外出公干巡查的时候都会把儿子带在身边,顺便游山玩水。
本来说好了,到大少爷十五岁那年开始考秀才,谁知道大少爷越大越有个性,父母亲说教都不爱听了,每天都往外跑。楚大人不在家管不到,大夫人心疼儿子也管不了,只能随他去,每天派两个小厮跟着,保护大少爷不要出意外就好。最后就演变成如今这样,出门几天,几月,半年不归家都是常事了。
大少爷从怀里掏出一本手抄书,递给楚大人看:“爹,您看,这本游记就是我写的,我去过哪里,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东西,上面都记载了。您看看。”
楚大人接过来,看也不看,就把书给撕的稀碎,丢下一句:“不务正业!”就拂袖而去。
大夫人追出去,“老爷,皓文今天刚到家,晚上办家宴吗?”
平时夫人和妾室都在各自的院里用膳,老爷看心情是在妻妾那里用膳还是自己用膳,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才坐在一个桌子上举办家宴。
楚老爷头也不回:“没胃口,不办!”
楚皓文蹲在地上一片一片的捡自己的书稿,不知道琴声什么时候停止了,大少爷看到一双青色绣花鞋走到他面前蹲下,一双白嫩的小手在帮他把地上的碎片一张张的捡起来。他抬起头,是家里新来的琴师,一副同情的神情,在帮他捡书。
楚皓文悲从心起,自言自语的说:“为什么他就不能理解我,我就喜欢地理图志,不想当官考功名,为什么就不行呢我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吗?爹爹当了一辈子的官真的开心吗?”
青姑娘也不知道如何劝他,只能默默的帮他捡破碎的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