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辛苦了,守着木鱼的猫 > 第174章 有关养老问题的辩论赛(3)

第174章 有关养老问题的辩论赛(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主持人提醒三分钟时间到了的时候,正方三辩好像还有些意犹未尽。

    “好厉害啊!”

    唐小余由衷地佩服。刚感叹完,反方三辩就站了起来。

    “刚才对方辩友说实在的,在自由辩论进行的过程中真是有点狡猾。因为他刻意地为我们模糊了三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他说今天的养老模式呢,是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二者可以优势互补。”

    “对方辩友,我方承认,对整个一个社会群体来讲,二者的确是优势互补的。因为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群,他们不得不接受养老院,于是养老院对他们来讲是必要的。”

    “但是当考虑到我们自己的例子,考虑到我们自己的情况的时候,当考虑到我们要怎么样来赡养我们老人的时候,难道这二者真的能做到优势互补吗?”

    “往往我们的选择只有一次,我们只能在一个时间点内,将我们的老人放在家里由我们自己的心来赡养,或者把他们送到养老院去。在这点上来讲,二者正是具有排他性。”

    “因此对方辩友您的优势互补,可能不是那么完全。”

    “对方辩友模糊的第二个例子是,他们今天一直在跟我们讲,老人是那些老人呢?那些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比如说,军人。比如说,出去打工的人。”

    “对方辩友,如果今天我们的辩题真的是主要讨论的是这部分的人的话,我想就实在辜负了我们这次的跨专业的群英辩论会的这样一个主旨,因为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政府本来就有相当的义务去赡养他们,把他们很好的照顾起来。讨论这部分话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真正应该讨论的是,子女就在身边,而老人的意愿如此矛盾如此冲突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样对着我们的心做出何种的选择。这才是今天真正辩论的焦点。”

    “可惜我刚才问了对方辩友好几次,对方辩友就是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回答我,反而在一些扁圆的例子上靠。”

    “对方辩友刚才提到了农村。对方辩友您知道不知道,在农村的礼数中是很讲究地缘和亲缘的。一个家前面可以是自己的大奶奶,后面可以是自己的二姑。这些人之间就形成了很好的相互照顾的网络,这个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照顾关系。”

    “可对方辩友,您的意思是什么呢?是要把他从这个农村的亲缘关系中赶出来放到养老院,以形成您的孝心。对方辩友,您这是真的孝心吗?”

    “对方辩友,您模糊的第三个概念就是孝。”

    “您刚才告诉我什么是孝,只要您的心放在老人那里您就是孝了。”

    “对方辩友,我最多承认您这是小孝。因为这是按照您自己的标准,在判断父母在想什么,在判断父母需要什么样的孝。什么是大孝呢?就是我的心跟父母在一起,我的人也跟父母在一起。在父母需要我的时候,我能贡献出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大脑和精力去照顾他们。”

    “不错,我们缺少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我们可以学呀。我们自己也许做不了一些事情,我们可以请护工来做,护工做的时候我们学,我们学着和护工一起做。”

    “对方辩友,这个过程难道不可以正正加深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让他们享受到家的关怀吗?”

    “对方辩友,如果把这三个您模糊的概念去掉的话,对方辩友我真不清楚,您方的立论是怎么赞成起来的。”

    “其实今天这个辩题对于我们来讲,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很可惜没有能够跟对方辩友好好思考一下,今天的这个辩题的一个预设前提就是我们都很忙,忙到了无暇照顾父母的阶段。可是我们这么忙真的是应该,也真的是必要这么忙的吗?”

    “我们在为明天的名车、明天的存款、明天的豪宅,把我们的父母送进了养老院,这个真的就是我们获取的目的吗?”

    “谢谢!”

    “时间到。”

    反方三辩在主持人提醒时间到的时候也恰恰结束了发言。

    接下来,听主持人介绍,应该是一位很有名的辩坛上的老人也要介入到这场辩论,听介绍貌似还是某场国际辩论赛事的最佳辩手,反正就是很厉害的样子,开始分别向正反双方提问题。

    “从这个辩题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全称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是否赞成送老人而是不加分别地来送老人。但是呢,在您的立论当中,我们明确地感觉到有一个侧重点,也就是说您的立场变成了,我赞成送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进养老院。请问,您是不是在辩题上面没有很好地理解呢?”

    正方进行了阐述后,跟着又被提以问题。

    “我们就拿您的第二个观点来讲,您说父母亲有他们自主的选择权。那么,他们有选择去养老院养老的可能,也有选择不去养老院养老的可能。那么为什么两种可能同样存在,却能够支持你一种可能的观点呢?”

    正方一番陈述后,反方开始接受提问。

    “比如说,像一些比较贫困的家庭,他只能赡养父母当中的一位。那么,同样的是把父母放在家里面赡养,但是呢,却造成了居无定所或者是牛郎织女的这样的一个局面。如果我们把他们送到养老院的话,他们却在那面可以长相厮守。面对这样的一种状况,为什么不选择让他们进养老院呢?”

    接着就是反方的一番陈述。

    提问环节结束后,四位评委就刚才辩手的表现都做了一个简短的印象点评。

    唐小余着重听了“老学究”的点评:

    “今天的这个论题,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论题。许多家庭发生的矛盾纠纷,其实有一大半都是在辩论着,如何更好地对待老人。所以,今天的辩论,是几千年辩论中的一环,它既不是结束也不是开始,只不是 时代变了。”

    “今天的辩论双方,一个抓住了理,一个抓住了情,应该说还是抓住了这次辩论的要点。”

    “但是呢,也有一个问题需要再来考虑一下,就是孝与不孝。到底是送到养老院就不孝,还是不送养老院就是孝?”

    “关于温暖,老年人在哪儿感到温暖?是在家感到温暖,还是在养老院感到温暖?”

    “像这些问题,还可以再有更深入的必要,这样的话可能会更精彩一些。”

    “而关于这个辩题,我相信以后我们还将会继续再辩论下去。”

    唐小余微笑着看着“老学究”发言完后和其他几位评审暂时退席去做综合评议。

    现场观众团也开始了举手表决。

    唐小余转过头笑着对身后的江浩宇说道,“回去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