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辛苦了,守着木鱼的猫 > 第075章 婆婆走了

第075章 婆婆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知过了多久,之前的那个先生又来了。只见他给婆婆把了脉,然后就把吊着的盐水拔掉了。在一边不知和旁人在说着什么,又过了不多时,唐小余便看到婆婆的脸上被人盖了草纸。

    身边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哭声,真真假假,悲悲切切。

    也不知何时,唐小余被人拉了起来,被推到一边的板凳上坐着。

    屋里面许多人来来回回地走着,她只坐着,不哭不闹不说话。

    后来她又被拉进里屋,出来的时候已是一身孝。

    唐小余坐在一边,看着地上的婆婆,觉得她怎么好像变得矮了许多,寿衣里面也好像有些空荡荡的。

    头边有个火盆,婆婆的一个侄孙正在烧着纸钱。

    她走了过去,跪到另一边,拿着纸钱一张一张往火盆里添着。

    外面院子里,已经忙活着搭灵堂的事宜,还有一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许多人在忙进忙出着。

    唐小余不想理会,只静静地一张一张烧着纸钱。因为她知道,真正吊唁的时候,她是不能跪在那儿迎客的,因为她是女孩。

    她不能跪着答谢宾客,不能为婆婆打灯探路,亦不能给婆婆摔了老盆,就连送棺入土那天女性都不能在墓地看着。

    晚间,杨女士告诉了唐小余这几天的安排:

    “日子选好了,赶得有点急,但也能应付得来。明天火化,后天办丧,大后天棺下田。忙完刚好还有两天你缓一缓,回去高考。”

    唐小余并不关心这些流程安排,只说道:“今晚我要给婆婆守灵。”

    “你个姑娘家,守什么灵?”

    唐小余有些悲戚地低声道:“那我能干嘛?不能跪在那儿添个纸钱,不能在前面掌灯引路,也不能送婆婆入土为安。有什么是我能的?”

    “女孩子终究是外姓人。”

    “外姓人?从小我跟在婆婆身边,你陪我的时间都没有婆婆陪我的时间多。现在却只因一句‘外姓人’,我就连陪婆婆最后一夜都不行?”

    杨女士不说话,唐小余也不再理她,兀自走过去跪在了火盆一旁。

    是夜,来守夜的都是孙子辈的。对于婆婆的那几个侄孙,唐小余并不熟悉,平日里并没有什么来往。加之各自在外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见面次数都很少。不过他们几个倒是都比唐小余大,所以她便都称他们一声“哥”。

    来的有四个人,好像是提前约好的,夜里作伴,沦落值守。

    唐小余不想理他们,简单打个招呼,就跪在一边烧着纸钱。

    “小余妹,听说你成绩不错,有考虑过考哪所大学吗?”

    夜间估计太无聊,一人凑过来找唐小余聊天,可她却没有聊天的兴致。

    “没想过。”

    “肯定是清北吧?到时候十里八乡都有面子。”

    “我考上哪儿并不是为了谁的面子,我考不上也并不会丢谁的脸。”

    “你这丫头,说话听起来怎么这么不得劲呢?不改改的话,即使你再漂亮,以后也不好找对象。”

    唐小余瞅着对方说道:“你要在这儿跟我讨论这个话题?”

    对方见唐小余面色不善,便恹恹地闭了嘴。

    谁都知道,她的婆婆最疼她,他也不敢造次了惹这丫头不高兴,到时候惹出什么事来不好看。

    第二天火化,唐小余跟了去。

    在殡仪馆进行了简单的遗体告别,婆婆被放在大厅中间的台面上,周围一圈都是花束。

    这个时候,婆婆面上的草纸已经不在了。所以瞻仰遗容的时候,唐小余便又看到了婆婆的样子。面部塌陷,瘦的只有皮包骨头,整体看起来更加矮小。躺在那里,单薄得让人难受。

    想到要不了多时,再出来时就只剩一瓦罐的骨灰,唐小余忍不住低头,掩下眼泪。

    后面的事情,唐小余已经不想再过问,再怎么样,她都不可能再见着婆婆了。

    她只需听着安排,让干嘛就干嘛就好了。

    所有的人都以为她会是哭得最惨的那一个,可实际上她跟完火化后就再也没有流一滴泪。

    办丧事那天,亲朋好友都来奔丧。

    人可真不少啊,可唐小余却没想明白为何之前她不知道家里原来有这么多亲戚。

    有女宾来奔丧时,有的从村头便开始放声大哭起来,一边走着一边哭,嘴里还要念念有词,“我可怜的xxx(对婆婆的称呼)啊!”

    每当这时,唐小余的妈妈和其他几个婶婶便要哭着出去迎进来。

    如此反复,也不知妈妈和婶婶们一天要哭上多少回。

    迎进了屋里哭上几声也就可以收声了,那收放自如的状态,真让唐小余自叹不如。

    然后来人会安慰主家,说些宽慰的话。

    有些人估计以为唐小余定会哭得很惨,准备好了说辞来到唐小余面前,却见她一脸平静,最后只能干巴巴地说声“节哀”。

    看着她们哭红的眼睛,唐小余突然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冷血了?

    为何自己分毫哭不出来?

    听着一声声的“节哀”,不知说的人是什么心情,反正唐小余已经听得有些厌烦。

    这世俗的客套,真是让人反感。

    而婆婆今年已经九十二了,属于高寿。

    高寿的人过世,本地习俗,桌席上的碗筷勺子,自用后可以直接带走,据说是大吉。

    还有那帮说拉弹唱的组合,是花大价钱请来的。他们表演得也十分卖力,据说来观看的人越多越吉利,当地人把这看节目叫作“看景”。

    院内是灵堂,院外墙头边搭着的就是简易的表演用的舞台。四周砸着木桩,拉着一圈灯泡,以供夜间照明。

    唐小余一直不明白,这有何“景”可看?

    完全不用顾忌及主人家是不是悲痛欲绝。他们唱着跳着,还会说着段子,逗着周围观看的人哈哈大笑,甚是快活的样子。白天唱歌为主,夜间就会有各种花活。

    周围“看景”的人,从白日里的稀稀拉拉到夜幕降临后的里三层外三层,甚至旁边还来了卖小玩意的小商贩。

    这活人做戏给活人看,生死故去不过是一个场合。

    傍晚的时候,执事的大哥曾找到过唐小余,让她给婆婆点首歌。五十元一首,其他几个小辈都已经点了,乱七八糟的什么歌都有。

    执事大哥让唐小余把歌名写在纸条上,他帮着拿过去,会告诉唱歌的人是谁点的歌,会播报出来。

    唐小余想了想,便接过纸条写了:《丁香花》,唱六遍。

    成功地让那唱歌的人,从白日唱到了黑夜。

    之后便没人再来找过唐小余。

    天擦黑后,“看景”的人就陆续多了起来。一是因为,下班的都下班了,吃饱喝足闲来无事了;二是因为,晚间气温不高,正凉爽。

    唐小余望着那攒动的人头,骤然觉得万分凄凉。

    院内灵堂冷冷清清,院外表演热火朝天。

    她靠在灵堂侧边,席地而坐,这期间不会有人顾及到她。她便安安静静地仰望星空,不理墙外的纷扰闹腾。

    不知听谁说过,人过世后会变成天空中的一颗星星。

    可变成星星后再陨落的话,又要去到哪里?变成陨石吗?那陨石就是过世的人吗?所以过世的人最终变成了石头?

    唐小余发觉自己好像变蠢了,最近总有一些理解不了的东西。

    她看着星空发呆,好像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唐小余。”

    唐小余看着眼前叫她的人,不可置信地轻呼道:“江浩宇?”

    来人一身黑装,在昏暗的灯光下更显浓重,透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感。

    “嗯……对不起,我回来晚了。”

    唐小余望着他,问道:“还走吗?”

    江浩宇看着眼前的人,一身素服,连搭在胸前的辫稍都用白布条绑着。月下灯光,使她看起来有些朦胧出尘,又有些干净脆弱。

    可他还是回道:“一周后就要回去。”

    唐小余没有再说话。

    江浩宇看着她询问道,“可以找个地方说话吗?”

    然后唐小余把他带到了隔壁邻居家的菜园边上,然后就那么又坐到了地上。

    坐的位置可以看到表演台,但又离了些距离,还是很吵,但彼此说话也能听得到。

    江浩宇顺着她身边也坐了下来。

    唐小余以为他会像其他人那样安慰她几句,甚至也会跟她说声“节哀”。

    但实际上,江浩宇什么都没说,就那么陪着她看着星空。

    唐小余望着天空说道:“你说天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星星啊?光是肉眼可见的,数都数不清吧?”

    江浩宇接话道:“其实肉眼可见的,还是可以数的清的。天文学家把天空的星星,按区域划分成88个星座。据天文学家计算的结果:0等星6颗;1等星14颗;2等星46颗;3等星134颗;4等星458颗;5等星1476颗;6等星4840颗……总共不超过7000颗。”

    “这么多星星,会不会有一天都会陨落呢?”

    “会的,此时此刻就有星星在陨落。到末日之时,所有星星都会陨落,包括地球。”

    “末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