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鹰飞 > 第18章 同劳

第18章 同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建宁郡味县不是目的地,陈子杰一行最终的目的地是位于味县南面的同劳,同劳与味县也只相距不过百里。

    同劳是建宁郡最大的一处平原,也是季汉南中第二大平原,这里四季宜人,蓝天白天,交通便利,有宽阔的湖面,有肥沃的土地,有茂密的森林,有宽大的草坡,在平原一侧的山谷中,可以容纳数万人的军队。

    同劳这个地方,得天独厚,任何华丽的语言来形容它也不为过。这个地方人迹罕至,众多野生动植物自生自灭,如此沃土,当地蛮人只喜欢游猎,而不善耕种,根本未被充分利用,季汉苦于人口短缺,有心无力,白白浪费这么多年。

    山谷内,到处是忙碌的身影,都是味县县令丘行从周边招来做工的蛮人,他代表朝廷许诺,精壮男子干一天活,可以获二钱,或五斤粮食,健妇拿七成。

    不仅同劳周边,就是味县的好多人家都到这里干活,以换取如此高额的报酬。因为在这个时代,生产力相对低下,平民能够把自己的肚子填饱,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更不要说那些打到就有,打不到就只有挨饿的游猎蛮夷了。

    同劳招工的消息,甚至被太守府的人,发到了周边云南郡、永昌郡、兴古郡,到这里找活干的人整天络绎不绝。好多饥肠漉漉的蛮夷整个部落都出来找活干了,影响面很大。

    陈子杰的飞鹰军所属各部来到山谷时,山谷里的众人正热火朝天,一派繁忙的景象。

    一排排营房拔地而起,各关隘口已修筑了工事,山顶上的烽火台已修建完毕,数百人等正在修筑军营到同劳县城的道路,几个祼着膀子的壮汉正抬着沉重的石器,将路面进行夯实。

    王崭上前拜见了自己的主官,一起的还有味县县令丘行。这个丘行天天呆在这里,和一帮手下指挥着这数千人,掌管着这些人的吃喝拉撒。本人在烈日下已晒得黝黑,但精神头十足,估计地处偏僻的味县县令,从没有指挥过如此多的人。

    陈子杰的到来,让他们松了一口气,来做活的人太多了,超过他们的想象。刚开始还怕没有人来,把工钱提得有点高,现在人越来越多,这个负担看起来就重了。同劳这个小地方,还负担不起数千人的吃喝问题。

    陈子杰倒不担心,反而觉得,来的人越多越好。

    军营的建造,大部已完成,剩下的可由将士们接手完成。有些营房、工事、等涉及军中机密,是不能让这些人等参与的。至于那些干活的人,则有的是事情给他们干。

    “丘县令,明天给他们结算工钱,要粮的发粮,要钱的发钱,这个放心,主薄那里,可是有相当准备的。”平南将军的职位,有权给他直接下达命令。

    “诺,请将军放心,属下一定安排妥当。……”

    陈子杰打断了他的话,丘行也太想表现,上官的意图都没有领会,就贸然答应,估计他也是很少与上官打交道,比较紧张。

    “嗯,……从明日起,山谷军营由我军接手,你和王校尉交接一下。……这里干活的人都登记起来。把离山谷十里地之外,无人耕种的土地按划给他们,让他们去开荒、耕种。……若想长期在此地定居的,把土地送给他们,官府提供种子和农具,比照朝庭规定。……若条件允许的时侯,可以提供耕牛马匹,……娃娃们可以请县里的长老们教他们识字,不能当个睁眼瞎!……。”

    “……如果不想定居只想来找活干的,也让他们开荒种地,我们给他们报酬,即使高点也无所谓,现在本将军希望周边的人都能向这里集中。……符合朝庭的预期。”

    丘行点头称是,再问了几个问题后,由主薄陈莅带下去单独交流。

    王崭肯定回到部队带他的刀盾营,自已的部队让乃娃来带,他一点也不放心。虽然是共患难的战友,但他心里总是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主官。

    这个时代的士兵,亦农亦兵,国家没有多余的粮食供给,将士们也得下地劳作,各国都有屯田制,有民屯、军屯、商屯,无不是为了满足粮食的需求为目的。

    而陈子杰则是要将将士们从农业生产中彻底解放出来,专心致力于军事素养的训练。但今年还办不到,虽然成都多种渠道会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钱财和物资,但粮食从成都运来,代价太高了。

    同劳这片大平原,基本上未被开发,山谷里的军营出口,就是一片沃土,用它来军屯,解决来年的粮食问题,若有足够多的人来开发这片土地,以后即使数万大军不用屯田,在粮食方面仍绰绰有余。

    这次突苛和他的骑兵部队还在越巂郡,他们在那里,一则威慑当地蛮人,直到十月左右杨谡将军回来;二则准备接收从汉中那边送过来的第一批战马,还负责在当地征召一批会马术的人才。

    他如果见到同劳旁边的大草原肯定会高兴得睡不着觉。高低起伏的草坡上,一片青青的牧草,如同绿色地毯,连绵不绝,只有不多的些许牛马在悠闲地吃着青草。置身这片草场之中,都以为自已身处草原,而不是南中丛林。

    同劳大平原很大的特点就是泾渭分明,这里分了三大区,平地、草原,还有一个湖泊。这是一个宽广的深水湖泊,它的源头是云南郡的滇池,它的下游就是红河,这条河流从这里出发,经建宁郡、兴古郡、吴国交州交趾郡,最后流向海洋。

    同劳湖中,有几只小舟荡漾在水面上,黑色的鱼鹰正辛勤地捕鱼,鱼翁忙里偷闲唱起了从未听到过的蛮歌,断断续续的也听不清在唱些什么。离军营很近的岸边码头还停泊着数十条大小船只。

    山谷中的军营正处于三大区的交汇之处,同劳镇距离军营有二十里的样子,大路筑好后,来往非常方便。

    军营已被王崭修成了要塞,山谷出口用石墙封住,高两丈,只留了一个城门供进出,两侧是高耸的山崖,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进谷口,沿路而上,山谷里潺潺溪水环绕而下,不到千步就能看到依山而建的将军府和议事厅,它们的前面就是一块最大的平地,此时已被修整好作为校场。

    将军府的山上最高处就是修建好的瞭望台,陈子杰和众将领爬上去后,整个同劳平原直收眼底,蓝天白云下,东西南北,各处情况一目了然,视野相当开阔。

    瞭望台上还有一个烽火墩,可以很方便向远处传递军情。山顶上的平台不仅有兵士们的营房,另外有一个单独的房间,那是专门为传递紧急军情使用的鸽子,即鸽递。因这种信鸽很难驯养,数量稀少,非紧急情况不能使用。

    作为军人,陈子杰和将军们非常清楚信息的及时性对大军来说有多么的重要,能否大量发展信鸽,也关系到今后军队实力的一部分,因此非常重视它们。

    校场拐个弯,向山中腹地走去,就有几块分散不相连的平地,那里被修建成各营的训练场地。毫无例外的,兵营、马房、都修建在山腰,伙房、医馆、粮草仓库等都修建在规划好的平地角落,并安排兵士日夜守护。

    待遇最好的还是护理队的妇女,单独为她们在溪水边修了营房,紧靠着辎重营主官的办公区。这个地方,严禁男子出入,即使主官邓孟,也不得入内。幸好唐根很聪明,第一时间就在同劳镇上花大价钱买了一幢最好的院子。虽不大,胜在简洁,干净,偶尔去坐坐还是很惬意的。

    山谷尽头也是一道稍窄的出口,出去后就是大山、森林、怪石、流水,风景特好。但也被一道石墙封锁,进出石墙的木门被少许军士看护着。其余几处也有进出山谷的路,全都被封锁起来,并派人看守。

    此地是个练兵、屯兵的好地方。若不是对当地特别了解的人,要寻到此地,很要花些工夫。陈子杰心里把祖父的先见之明赞了又赞。

    当天下午,几个老将军们兴致高昂,丝毫不休息,见路骑马,见山爬山,把山谷内外看个够。他们以自己专业和独到的眼光,提了几个好的建议,平南将军思索后立即采纳,着手跟进,让他们感到特有面子。

    所有闲杂人等,全部清理出去,飞鹰军将士按照事先规划好的安排入驻,宽阔的山谷里人声鼎沸,人喊马嘶。将近两千人入驻后,各处仍显得空荡荡的,伙房里的炊烟燃起的时候,到处都是好奇的人群。

    第二天,所有人都集中在校场内,他们才从将军的口中得知,此处就是他们目的地,此处就是他们将生活的地方,此处就是飞鹰军的大本营。

    在这里,飞鹰军将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从这里,飞鹰军将威慑南中各郡,从这里飞鹰军的威名将响彻天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