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往事
经过几天的行军,即将抵达他们的目的地,建宁郡的味县。
说起味县,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一个人,就是马忠。马忠将军任庲降都督时,把都督府从平夷县迁到这里。
在季汉马忠将军的名气很大,是当时合称的后五虎上将之一,另外四位是王平、句扶、张翼和邓芝。而今也只有张翼独存,武将凋零之快,也是令人唏嘘的。
南中都督府总摄南中七郡,若没有适当的理由,是不会轻易变动的。就好比一个国家的都城,少有更改,除非有重大事情发生。
马忠将军也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他能做到都督这个位置,和两个人分不开,那就是先帝刘备和诸葛丞相。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先帝刘备东征孙吴,兵败猇亭,巴西郡太守阎芝征发各县士兵来补充军队的损失,派遣汉昌县令马忠统领士兵前往送达。当时先帝已经撤退回到永安,见到马忠并与他交谈一番后,对尚书令刘巴说道:“我虽然失去了黄权(夷陵之战,被阻,不得已降了曹操。),但又得到了狐笃(马忠别名),这是世上不缺乏贤才啊!”可见是多么地看重他。
先帝把马忠留给了诸葛丞相,从此马忠在任上屡立战功,因功做到了庲降都督的位置。
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马忠在都督任上去世,其子马脩继承爵位。史载:马忠为人宽容有度量,幽默诙谐,为人随和。脸上从不流露出愤怒的神情,但处事时能够当机立断,恩威并立,因此蛮夷们都十分敬畏和爱戴他。马忠逝世后,治下百姓亲自来到马忠灵堂前流泪哭泣以尽哀思,并设立庙宇来纪念他。
陈子杰和樊建,连同几位老将军在即将到达味县时,心情非常不错,在马上话也多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提到了马忠将军。
“季汉延熙十二年(即公元249年),发生了很多大事,事件之间扑逆迷离,疑云重重,老夫身在朝堂,却也觉得各处危机累累,杀机四伏。”那时,樊建在朝堂上还没有总领全局,但在尚书台还是了解了很多的事情。
“……那一年,魏国司马懿诛杀了曹爽,终于大权独揽,朝中无人敢挑战司马家的地位。……吴国的名将全综与朱然逝世。……季汉有姜维的西平之役,因费袆的节制,不克而还。庲降都督马忠与左将军句扶逝世。……”
“嗯,那年确实发生了很多事情,老夫也记得当年,军中传来命令,令我等枕戈待旦,随时开赴战场,但一直没有动,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廖化在一旁说道,他是军中过来人,最有资格发言的。
“那是十月份之前的事,后来听说马忠将军和句扶将军病逝,就近安葬在南中,没有把遗体运回,也不准我等前往奠拜,后来就不了了之。……”另一位叫黄猛的老将军说道。
陈子杰作为小辈,只能在边上听着。
“……很多事件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中间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最值得注意的是,吴国和季汉都死了两名重将,更加奇怪的是,除了朱然三月间病逝外,其余三人死的日期和地点都相同,在交州与南中交界的红河边上。……”当初好奇的樊建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但地位不够,只能接触些片言只语,待到掌管尚书台后,却又没有心情去理会这些事了。
“……全综身为吴国大司马大将军,位高权重,却跑到如此荒蛮之地来。而季汉的两位大将,被喻为后五虎大将的进攻型将领,也到了在那里。……这就不得不让人回味了!……”
“虽然汉吴两国对此事没有丝毫的说明,但从一些零星的只言片语中,老夫可以推断出,不知什么原因,双方发生过一场大战,战事相当惨烈,都损失惨重,连双方主帅都送了命。……”
“老夫曾从二位将军发到成都的最后奏报里知道,他二人各领部曲五百人等前往兴古郡的马关方向,红河中没有发现东吴战船。……其它奏章已找不到了,估计为了掩饰什么,肯定被销毁了。”
“……后来,朝廷也派人秘密查访,但都没有任何线索,……真是很奇怪,几千人的战场竟无一人送出消息,没有一丝线索,就这样悄无声息消失在这片丛林中。”
“后来呢?……”
“……后来,没有后来,……费袆正因少了两个敢于进攻的大将,把反对北伐之事,从台下搬到台面。……”
“那年,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不仅陈子杰,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
“……樊叔,这里有一个线索,不知对你有没有用?……”陈子杰也和刘琳一样,称这个老头子为叔叔,更显亲切。
“说来听听!”
“在我祖父留下的资料里,提到过马忠和句扶二位将军,他们也就是数面之缘,受先帝之命接见过他们两位。不过倒是称赞二人有勇有谋,日后必是季汉栋梁之材。”陈子杰看过祖父的日记,牢牢记在心中。
“……如此一来,有些事情就可以尝试着解释清楚了。……”樊建绝顶聪明,陈子杰轻轻一句话,稍一思索,就把他多年的疑惑解开了。
陈子杰的猜测,加上根据樊建的推断,事情的原委大致就有了一个轮廓。
先说马忠,当时马忠正在汉昌县当县令,而很有可能与当地人句扶成为好朋友,两人受太守委托,带着新兵去永安城,两人都受到了先帝及护卫队统领陈到将军的亲切接见。
几人都是有想法的好儿郎,志同道合,无话不讲,无话不谈。有可能在那个时侯,刚面临东征之败,大军损失惨重,在聊时势的时侯,陈到将军把自已发展南中的观点讲与他们听,二人很赞同并接受了这个观点。
后来,先帝逝世后,陈到独领白耳军长驻永安抗吴,而马忠句扶两人则去了成都,两人很有本事,也受诸葛丞相重用和提拔,不长的时间便做到高级将领的职务。
陈到死后,他俩在诸葛丞相的压制下,根本不敢有所作为,但马忠和句扶一直在争取获得到南中的机会,默默地做着准备,直到诸葛丞相死后,他们才敢有所动作。
马忠在南中任都督,句扶在朝中任左将军,两人一内一外,相互呼应,准备按陈到将军的办法,把南中开发好。句扶功名爵位略低于季汉名将镇北大将军王平而已,也是一个宽厚之人,朝中各派都对他表示好感,有他在,马忠的南中改革少了很多麻烦。
但是蒋琬和费袆掌权时,他们都认为北伐是劳民伤财之事,他们打着维护民生的旗号,限制北伐,限制战争,也限制了其它的改革。因此对于南中开发之事,也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讲,也就没有人知道。
而马忠已经通过他对南中的治理,迈出了第一步,运用陈到将军给他们的法子去管理南中蛮夷,那就是打一个巴掌,给一颗甜枣,使蛮人又怕又恨又欢喜,皆服。马忠和他的部将张嶷把这一政策运用得特别好。
第二步,那就是把庲降都督府从平夷迁到味县。
第三步,他的部将张嶷在越巂郡训练出上万山地战和丛林战精锐,可以随时投入作战。
然而还没有走到第四步,又一重大变故发生了,没能将即定的计划走下去。
延熙12年初,听闻江东孙吴有重将前往交州视察,并有染指南中的意图,季汉左将军句扶自请率本部曲五百,前往南中协助马忠都督。同时奏请皇帝刘禅,准备调配部队,以策安全。费祎一听,正好,借此机会不给当时的卫将军姜维更多的兵力,不让他玩北伐。
当句扶一行到达味县都督府时,有消息传来,交州有战船逆流而上,已进入兴古郡。
两人闻之大惊,立即亲率本部部曲前往查看,并派人通知张嶷,带兵前往兴古郡。
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两员重将近千人的部队就这样消失了,吴国也是,全综连同十艘战船二千多人的部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消失在南中丛林之中。张嶷带着兵可能白跑了一趟。
汉吴两国皇帝都三缄其口,不约而同宣布自己的人病死的消息。吴国肯定不好意思说,我们是同盟,我的人会不请自来。而季汉这边,马忠和句扶因为保密的需要,没有给任何人讲过。
因此,这就成了汉吴两国间的悬案,至今无解。
……
空气变得沉闷,樊建的述说与分析,让每个人心中堵堵的,每个人都是经历过战争之人,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太惨烈了。
“快看,那里有一座庙,……马……忠……祠,是祭拜马忠将军的!”廖化人老了,眼神却很好,很远的地方就发现了那座隐藏在树丛中的庙宇。
“先走者为大,我们老头子也去烧支香!”廖化说完,领着老将军们先行。
“我们都应该去蔡拜一下这位忠肝义胆的前辈吧。……”陈子杰已经默认了那个故事,不管如何,这位前辈都是为季汉呕心沥血而死,后人来祭奠他完全应该。
“传令,全军休息!”
随即,传令兵快马奔驰:“传将军令,全军休息。……屯将以上者出列,入庙祭奠马忠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