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质询
“诸公,今天在这里有数的几位,都是当今季汉之栋梁,今天的谈话皆是机密,出我口,入你耳,任何话不得外传!”刘乐神秘地说道。众人称诺。
“下首两位,诸公都认识吧!大司马府的长吏陈寿,虎贲中郎将陈子杰。他们是季汉年轻人中一代楚翘。”
在刘乐的示意下,二人忙向各位大佬行礼示意,众大佬们也轻轻点头示意。人精的他们哪能不明白,今天这两个人才是重头戏。
“诸位,今天请他们来尚书台的目的很简单,前期南中开发所做的计划和筹备事宜就是由他二位负责的。因为南中的有些行动涉及到军事机密,之前未向诸公说明,请恕伯约的不是。现在,万事俱备,即将有大规模的行动,如果再不支会诸公,估计会因误会而徒生事端!”旁边的大将军一直在关注此事,抢先做了一些注解。
“陈将军的祖父陈到将军在三十年前就已觉查出,季汉的发展方向是南中,并且作了好些准备,后来因病去世,没能实现他的愿望,实属遗憾。陈将军秉承祖父的遗愿,将祖父遗留下的方略根据现有情况作了变通,规划了执行性很强的方案,誓将南中开发进行到底。就如淮海王殿下所说,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要将加快改造南中的步伐。……就是让诸公议一议,他能不能胜任这个任务。”大将军说完,把目光转向其他人。要把陈子杰摆在明处,过场上还是要走一走的。
“汉中保卫战中,根据对他的观察,陈将军武艺高强,善用弩击,头脑灵活,能及时应变;性格稳重,为人与善,能体恤士卒;久经沙场,能很快适应各种场面。到南中,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镇得住场面。可行!”董厥将军有识人之能,观察非常仔细,怪不得能得到当年丞相的器重。
“陈将军在担任宿卫军军官时,令行禁止,将士皆愿效死,率军于北城门抵挡住叛军无数次强攻,挫敌于城墙之下,为保证全歼叛军立下大功。这说明他已具备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若去南中,可惜大材小用了!”卫将军诸葛瞻打仗不行,对下属的袒护却是一脉相承的,名义上宿卫军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陈将军人品端正,无不良嗜好,爱好钱财,但取之有道。为救济饥民,不惜花费皇帝赏赐,他救助饥民很有特色,即顾及他人尊严,又能授人以渔。”御史中丞向条竟然也对陈子杰知根知底,看来是一个相当称职的官员。“陈将军能文能武,品性良好,实仍季汉栋梁之才,难得!”赞了一句。
樊建不了解陈子杰,没有说话,看了他一眼,便闭上了眼睛。
“很好,诸公,南中开发是一条危险重重之路,老夫本不愿让陈将军率队前往,若他不适合,各位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众人一时无语,都在盘算心中哪些人能胜任这个职位,可怜的是,没有,即使勉强符合要求,但一想到是去不毛之地,还是算了,那个职位很光鲜,但有无福份去消受还得两算。
“既然大家都认定了,经营开发南中,此给事中非陈将军莫属。那就让他将开发南中的方略,给诸公讲讲,让诸公给指点一下。”大将军把他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看陈子杰的发挥,如何征服这些个大佬们,就看他自己了。
陈子杰侃侃而谈,就如同和乃娃他们聊天一样,把祖父的脉络结合现有的情况,加上自己的想法,完完整整,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他的语速不快,也不慢,饶是如此,也足足讲了一个时辰。
期间,有椽员来报,都被赶了出去。听到陈子杰的长篇规划,巨头们都震惊了,到南中并不只是简单发展经济、人口那么简单。季汉全力推动的废奴,甚至不惜冒着引发叛乱风险,其目的,只是南中开发的一个前期动作而已,真正隐藏在开发之下的目的,却不由让人浮想连翩。
按照陈子杰的说法,如果十年过后,季汉不仅能够人口充足,粮食丰富,甚至还能强兵富国,具有一统天下的资格。诸葛丞相和大将军的屡次北伐未竞的事业,有可能在十年后被实现。
各人都沉浸在思考中,考虑其中相关的一些问题。连樊建都睁开双眼,精光四射,好像重新复活一般。因为他突然觉得,病入膏肓的季汉竟然也有起死回生的一天,如何不让心灰意冷的他重拾当年的斗志。
“陈将军,今天贵庚?”樊建问道。
“回尚书令大人,小将已满二十有六。”陈子杰不卑不亢。
“统领兵马是无可置疑,但对付官场那些老油条,估计他们会欺你年轻,如何应对?”姜还是老的辣,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在下给几位老将军谈过,他们愿到南中助小将一臂之力。”陈子杰实话实说,不敢隐瞒,这些人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万万不敢耍小心眼。
“廖化那些人?打仗是把好手,也颇有韬略,但在官场上,就有些吃力了。……还有哪些?”
陈子杰摇了摇头,这是事实。
樊建沉思了片刻,说道:“陈将军,你看老夫如何?”……樊建竟然在推销他自己!
“这万万不成,尚书令大人,季汉朝中还需要你,你怎能离开?况且你年事已高,南中不毛之地,对你来说太为辛苦!”陈子杰赶忙推辞,这尊大神,希望他走得越远越好。
“淮海王殿下,大将军,开发南中,是季汉生存唯一的希望,你们把它交给这么一位年轻的将军,让他承受这么重的担子,难道老夫去出点力,也不应该?”樊建从来没有这么多话,现在突然提出这个要求,让人很惊讶。“老夫愿辞去尚书令及太子太傅之职,以白身全力协助陈将军南中之事,以早日一了丞相之夙愿。”说完,对着淮海王及大将军行了一礼,这是他在恳求。
“如尚书令所愿,等回宫禀明皇爷爷再做决定。”刘乐也希望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辅助陈子杰,以减少南中之行的阻力。其实,刘乐早就考虑到这一层,而樊建有绝对的忠心和能力可以做到这点。
“陈将军,你身边可有为你参谋之士?”谯周关切地问道。
“有一人,现为大司马府一主事,名为崔恺,是白耳兵教习崔旬之孙,精通兵法战阵,有勇有谋,一能人也!”
“……一个人,哪里够?南中七郡,到处充满着危险,一个稍有不慎,将会前功尽弃。……这样吧,我那个孙子谯登,有勇有谋,让他到你那里做一个参谋,多为你出谋划策,想来应多有裨意!”
“啊!这样也行,也太直接了吧!”陈子杰心里有点鄙视谯周,但不得不表示感谢,反正自己缺人手,他不反对。
“嗯,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你见过的,虽然小点,但武艺还行,加之如果蛮人知道他是诸葛亮之孙,多少还是有点敬畏。陈将军你带着他,他很听话的,让他向西,他不敢走东,要他抓鸡,他不敢撵狗!……”卫将军诸葛瞻也来帮助他来了,但感觉却是怪怪的。
这下可好,不仅董厥,向条,连陈寿都悄悄给他说,他的弟弟陈莅也是个人才,学文好,见识广,会骑射,可以到南中助他一臂之力。
陈子杰哭笑不得,只得将救助的眼光看向刘乐,刘乐见状,赶紧地给他解围。
“诸公……诸公……咳、咳……这样,我们这里就这么几个人,都对陈将军的南中之行关怀备至,都想为他举荐些人才。小王没意见,这样,我们一人举荐一个,陈将军呢……嗯!……量才使用,我们不能干涉他的决定,可好?”众人称诺。
这不是添乱吗?如果目光能够杀人,淮海王刘乐已被杀死很多次了。
在座的七个人加上陈寿的推荐,八个人的名单,摆在陈子杰面前,陈子杰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看起来像在哭。
这八个人的名单是:樊建、刘琳、姜忠、谯登、陈莅、董冲、向广居、诸葛尚。
这份是什么名单啊?天地良心,天底下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事例活生生地摆在面前。
樊建推销了他自己,拳拳之心,天地可表,有这么一位老人相助,至少南中七郡的官员不敢打马虎眼。
刘琳出现在这个名单中,肯定是淮海王刘乐搞的鬼,她到南中做什么?难道能用皇家的恩泽搞定那些蛮人,那还要我干嘛!刘乐这个家伙,真的想跟他决斗。
姜忠,大将军的孙子,这个人也不错,武艺也深得大将军真传,为人也很机警,培养一下,也是一名战将。
谯登,谯周的孙子;陈莅,陈寿的三弟;董冲,董厥的亲孙;向广居,据说是名将向宠之后。以上四人都没有见过面,只有等见面以后再说吧!
诸葛尚就是那位年方十八,勇冠三军的小将军。这倒是一个陈子杰乐意要的人。
刘乐对他眨眨眼,让他不要生气,有话下来再说。陈子杰赌气不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