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将
季汉中军营帐内,大将军与廖化将军并肩而坐,对着他们坐着的是从剑阁赶过来的辅国大将军董厥,中间隔了一个几案。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对廖化来说,有失公允。从一名黄巾贼做到季汉的右车骑大将军,并非因为年龄原因,而是他确实有才,凭他的真本事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他能文,曾做过前关羽将军的主薄,往往能为辅佐之主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为自己的观点同上级争论,不是一个惟命是从的武夫。
他能武,曾在关羽将军的部队和关平一起作前锋为关君侯冲锋陷阵,能被勇冠三军的万人敌所赏识,其自身武艺与军略不容质疑。在跟随诸葛丞相北伐时,曾逼得丞相的老对手司马懿狼狈不堪,连他的金盔都被廖化将军所得。勇悍过人的前镇北大将军魏延都不得不感叹其勇。
然而最令季汉所有军人及朝庭称道的是他的忠孝和机智,当年失荆州后,诈降孙吴,后诈死背上老母,历经艰险,跋涉千里回到季汉。他的经历比关羽将军千里走单骑更精彩,更传神。先帝感其忠孝,封为宜都太守。
他对关羽将军、对先帝刘备的感情发自内心,情真意切,这样的情义是古代乱世难得的。忠诚、不依仗功名,典型的上马能安邦,下马能治国之才,在晚年老骥伏逡上仍能看得出他的闪光。
聪明人总是要急流勇退,功成名就之际自然应该退役或者去寻找更好的去处,更何况我们这位已经足够证明自己的年过花甲的廖化老将军呢?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退休实在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廖化将军居然选择了重披战袍。
“我们三个老家伙竟然在这里见面了,张翼将军现镇守阳平关,暂时还来不了,我邀请两位丢下军务到我这里闲聊,二位不会怪罪于我吧?”大将军示意大家饮茶。
“大将军见外了,我们一别几年未见,前些天为了忙于对付邓艾,没有空闲拉拉家常,如今双方趋于平稳,有空也该好好聊聊了。”心直口快的廖化将军总是第一个说话。
“元俭(廖化字)说得是,有些事也该合计一下了。”董厥将军端着茶杯,附和着。
廖化和董厥不顾圣旨,能私自出兵,大部出于大局的考虑,也有和大将军私交较好的原因在里面。
“昨天指挥军队的是宁随吧,我看他的指挥非常到位,每次变阵,都能防敌之所攻,攻敌之不备,颇有当年丞相的法度,亦有大将军的风彩。怪不得大将军这次没有亲自上阵,原来你物色好了继承人了。”廖化将军当天观战,回来后对宁随赞不绝口。
“元俭谬赞了,其实伯约当天心疼病犯了,不得不让宁随将就着指挥一下,还好,没有让老夫失望,没有丢了咱汉军的威风。”大将军忙谦虚道。
“这就是大将军的不对了,大将军现已六十有二,考虑一下继承人,应是情理之中。当年丞相五十不到就开始策划此事,况且,现在你的心疼病有复发次数增多的迹象,不宜再亲自上阵了。”董厥将军说道,他对北伐之事一直不赞成,这次为季汉的存亡,毅然摒弃前嫌。
“大将军尽管放心,上阵杀敌的事交给老夫,你亲自坐镇便行,保管让魏军见识我季汉将士的威武。”廖老将军还想着杀敌报国,纵横沙场。
“元俭,还是将功劳让些给年轻人吧!”大将军苦笑着摇摇头。
“这些天,伯约想了很多,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大错:每次北伐,我都亲自上阵,对兵事可以随时控制策应,以求不败。但这样一来,让年青人掌兵的机会就很少了,让其表现和立功劳的机会也就不多。现在的年青人,例如宁随、傅佥、孟柄、王含、蒋斌、刘乐等,其表现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但一直被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压制,他们的光茫被掩盖,以至季汉人皆知你我,而不知他人矣!”
“当今是年轻人的天下,魏吴两国这几年不断涌现出知名的后辈,季汉反而没有让人称道的新秀,我辈也该反省……其实我们这代人早该退出战场这个舞台,而应到朝中匡复正义,……现朝中黄皓把持政务,皇帝吃喝玩乐根本不理事,朝会上根本见不到皇帝的影子,阿夷之徒依附于他,正直人士纷纷离朝躲避,说句难听的话,这个现象是亡国的先兆,大将军不可不三思!”董厥将军一直在朝中,他很期待有人能在朝中拔乱反正,重现诸葛丞相清明的吏治与盛世。
“说得也是,我军中很多有前途的年轻人,要么因为军户出身,要么因为朝纲不振,他们没有机会出人头地,逐渐消沉下去,我看在眼中,急在心里,这正是我要上阵杀敌的原因之一,让他们也好领些功劳。”廖化将军深有同感。
“现丞相之子诸葛思远(诸葛瞻字)才思敏捷,声名远播,初领朝政近年,能恢复当初丞相之景否?”大将军虽远离朝堂,朝庭通报不能让他清楚地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但丞相对他有知遇之恩,对他的后人还是多有关注与提隽。
“大将军,说实话,我看很难,虽当今皇上对思远恩宠有加,三十五岁便领卫将军,行尚书台国事,朝中大臣都迁就庇护他,……但黄皓之辈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青人所能压制的,除了兵权,所有权力都被黄皓控制得紧紧的。……要想打开一个局面,很难,如果大将军在朝堂与思远联手,足可与黄皓党一搏。”董厥将军与诸葛瞻共事,对他非常了解。
“那么去年,你们上表让我放弃兵权,回到朝堂才是你们的真正目的?”大将军问道。
“正是,你秉承丞相的遗志,屡次北伐,这个没有错,但你也得为国内的局势着想啊,我们都不希望你让丞相的遗志蒙蔽了你的双眼,季汉目前内政上的问题的解决比北伐更重要,若没有一个稳定的益州,你的北伐有用吗?这次你负气出走,虽然也有让人理解的原因,但这是你作为一个大将军应该做的事吗?”董厥以前是丞相府里的老人,敢对大将军直面批评。
“董老将军,你说得很对,这些天伯约一直在反思自己,已意识到现今局势我要负很大的责任,我常年征战在外,未顾及各方面的事情。此战过后,我会去向皇上谢罪。对了,思远和你一直共事,现任卫将军一职,你观他用兵如何,可否以季汉大业相托?”
“不能,他的声名来自丞相余荫,名不符实,用兵规整,优柔寡断,应变能力太差。去年羽林军演练,他领优势兵力却被白耳兵打败,还败得一塌糊涂,让他很没有面子。但过后,他把精力花在与众勋臣后代交往上,对兵事没有放在心上。”
“如此,放眼整个季汉,谁能有资格继承丞相遗志?”大将军向这位老将军问道。
“那个宁随不错,打仗有一手,还能写一篇什么赋来着,成都到处在传唱。算得上能文能武之人,他应该挑得起这个担子。”旁边的廖化将军也是大将军的交心人,立即抛出一个人来。
“大将军自已定夺吧,我们能做的,就是认同他,为他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姜还是老的辣,混在朝堂上的人就是不一样。
“那思远那边,如何?”大将军还有点担忧。
“尽量让他做好内政,军事上他帮不上忙,我相信你有办法让他明白这一点。”
两个老狐狸在那里打太极,廖化将军插不上话。
“这场战争结束后,我将向皇帝上表,将汉中军尽数托付给宁随,伯约愿回在朝中与诸位共同坐镇,镇慑宵小,给年轻人以机会,免得别国讥笑季汉无人!”
“我愿让出军中的职位,多提隽一些年轻人,让他们尽快成长。”其实年老的廖化将军还放不下他那拳拳报国之心。
“我也认为上年龄的将军们,都回成都,或颐养天年,或进朝堂,为年轻人多做点实事吧。……这么多老将军突然隐退,不知道各家为争位置会斗得多么厉害,以后的朝堂会很热闹了。”董厥将军挪愉道。
“我担心皇上身边的黄皓会做出不利于我们的举动,不会让我们如愿的,思远是仗着丞相儿子的身份才没人敢动他,而我们回到朝中,一旦失去兵权,岂不是任其捏踩的虫子。”廖化将军说出了他的忧虑。
“这个尽管放心,虽然我们回到朝中,但军职还在,汉军绝大部分我自信能撑控得住,还有我已有对付那个老贼的法子了,回到成都就会实施,诸位放心好了,……我的所作所为全无私心,只关季汉基业。”大将军说完,微笑不语望着二位老将军。帐外的巴鲁好像听到什么一样,将头往这个方向望了望。
“如你所愿,我们也就放心了。”二位老将军心情很舒畅,季汉的年轻人,将会给你们机会,快快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