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声音
此次北伐经历了各种惊险与磨难,终于又活着回到了阳平关,陈子杰与兄弟们皆感慨万千。
阳平关是汉中最主要的一道屏障,它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和巴山,西隔咸河与走马岭上的兴势山遥遥相对,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门户,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阳平关进利于攻,退可以守。在季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丞相出师北伐,率领各路大军屯兵于沔阳长达八年之久。在这八年里诸葛亮一直把阳平关作为他攻守的大本营。其中,六出祁山,有四次都是出阳平关沿陈仓古道进行北伐的。而每当退兵时,他又在这里休养生息,教兵演武。
阳平关经当年张鲁和诸葛丞相的修缮,其高大的城墙,完善的防御体系绝对成为进攻者的噩梦,曹魏屡次对汉中的企图都折戟在这高高的关墙之下。
阳平关地势险要,城墙高达三丈,城关巍峨,城墙是从旁边河道中取出的巨石砌成,中间的缝隙都经过工匠的特殊处理,端是滑溜无比。四道城门是用附近山上楠木制造,厚重结实,城门洞里靠墙壁处还耸立几块“断龙石”,一到危急关头时可以很快把它放下来,掉到城门洞里完全堵死城门。
每面城墙上都布置了若干台“元戎巨弩”,此弩是由诸葛丞相发明,射程达千二百步,可同时发射出十支弩箭,可以想象,当城墙上的数十台弩机同时发动时,它所展现出毁天灭地的力量是多么的恐怖,没人能抵挡住如此强大的贯穿力,再厚的甲胄也不行。阳平关最高的山顶上耸立着数十台投石机,可轻易将石弹抛出千五百步之外,妄想用远程武器攻击的,估计还没有摆开阵势便被消灭了。
城墙上还放了好些檑木和油篓及其它防守器具,每隔几个垛口都有一个手持长戈的季汉将士,正以警惕的目光盯着一个个可疑的地方。
阳平关天险不失,汉中绝对无事,季汉金瓯无缺。是以季汉倾力囤积粮草兵器于关内,以保绝对之安全。
阳平关就是所有季汉军人心中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的代名词。
陈子杰醒着的时候,状若常人,但他一进入梦境,潜意识中一直有个嘶哑的声音在叫喊“阳平关……”。每次这个声音响起时,经常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只有每天躺在阳平关山上的营房中,他才能平静地入睡,他经常会在关上到处走走停停看看,关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都非常了解,有着深深的感情。
阳平关在他身上已烙下深深的印痕,陈子杰甚至于认为自己是阳平关的一部分。
三年前,十六岁的他刚完成一个月的新兵训练就被分配到阳平关傅佥都督帐下,做了一名弩兵。和他一起的五百新兵中有两个是他们村里的玩伴,其中一个是长枪兵,另外一个是骑兵营的马夫。
长枪兵的老乡战死在这次北伐中,当马夫的老乡一直梦想当个骑兵,但骑兵这个兵种在阳平关及周边都没有用武之地,基本上不会出什么任务,人员损失也就很小,侯补还轮不上他。也不知他什么时候能实现这个愿望。
陈子杰因年龄小,弩击有一定天赋,人看起来比较瘦弱,被分配到了弩兵营。可能是以前老爹他们教得有基础,军用弩机的使用技巧他很快就掌握了,一把普通的弩机到了他的手里,试射两箭,他就能用它准确击中三百步外的目标,他的成绩让他的长官们感到很惊讶。
在一次护送粮草的时候,突然遭到魏军的偷袭,汉军经过刚开始时的混乱后,护卫士兵在军侯的指挥下展开了反击。陈子杰用他手中的弩向他冲来的魏军射击,取箭、上弦、瞄准、射击,取箭,重复着这些动作,一点都没有慌乱,他的弩箭箭箭封喉,一击必杀,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在援军出现后,魏军主动脱离接触,退回了密林 。
陈子杰第一次参战,就用他的弩射杀了一十五名敌人,甚至还有一个屯将。陈子杰用他杰出的表现在功劳薄里记上一笔,还得到长官不少的奖励。
此后,弩兵营里好多士兵都来与他交流射击经验,在取长补短下,他受益匪浅,更是将弩术练得整个阳平关无出其右,连傅佥都督都知道他的部队中有一个用弩很厉害的士兵。
在第二年夏天的一个闷热的下午,刘军侯带领他们到阳平关附近去执行任务时,与一队潜入的魏军遭遇,双方战斗得很激烈,陈子杰不擅长近战,被一个身强力壮的魏军逼到水中,湍急的河水把他冲到下游很远的地方,被一个巨大的漩窝卷到水底。
与此同时,雷电交加,后世一个失意年轻人也在这个时间,这个位置被卷到水底,这个人失去意识之前,一直念道:“阳平关雄伟如斯,可恨蒋舒降魏,天亡蜀汉矣!”这丝强大的怨念在不经意间,因为闪电通过错乱的时空隧道传送到了两千年前一个季汉小卒的意识中。
怨念中还残留着后世这位仁兄一些记忆中零碎的片段,所以经常有一些莫名的东西在陈子杰的脑海中游荡。
刘军侯和弟兄们沿河找了好长一段路才找到他,把他带回营中时已奄奄一息,阳平关的兄弟们想尽各种办法,整整折腾了三天,刘军侯日夜不眠地陪着照顾了三天,他才醒过来。
也就是从那天起,身边的战友发现阳光如邻家大男孩的陈子杰变得非常沉默,经常在阳平关顶上看着远山发呆,以前爱说爱笑的他越发变得深隧、忧郁,也变得更加成熟。
伤好后,陈子杰主动为自己增加训练项目,大负荷的运动量经常让他晕倒在训练场中。他拼命地训练,希望通过苦累不再去想那些或真或假的虚幻的东西,同时也存在另一个念头:通过自已的努力保护阳平关,保护季汉,保护自已的亲人。
陈子杰不敢把那句话说给任何人听,那句话的意思太逆天了,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竟然会有这三大惊天秘闻:蒋舒降魏、阳平关陷、季汉灭亡。泄露任何一点,都会给他带来天大的麻烦。
夜深人静时,陈子杰常常在思量:按这句话的意思来推断,首先是蒋舒降魏后才导致后面大事情的发生,那么这个蒋舒是谁呢?
他所了解的人中,姓蒋的有十来个,叫蒋舒的只有一个人,而这个人恰恰符合这个条件。他与傅佥将军齐名,在季汉军中无人不晓的猛将,领军五千驻守在汉中汉寿的武兴督——蒋舒。他与傅佥将军都深得姜维大将军的赏识,连同宁随、王含、孟柄三人,被誉为季汉新一代的“五虎将”,他作战勇猛,颇有谋略,大将军给他的评语是:顺势而为,果决善断,性胜于形,勇谋皆俱。能得到这种评价的将军不多,可见大将军对他的器重。
一直对季汉忠心耿耿的蒋舒怎么会降魏呢?但也只有他才有这个条件做到降魏后能给予阳平关致命一击,从而使季汉在汉中的防御体系瓦解,因为汉中的防务都是依托阳平关不失的前提下作出的,皇帝陛下和大将军对阳平关的防守非常有信心。
陈子杰只是一个小小的弩兵,而对方是一个执掌一方军权的都督,他毫无改变历史的资本。也不知道那句话是真是假,现在能做的,那就是等待,等待中让自已变得更强,等待中作好准备。
陈子杰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现在季汉处于攻势,魏国一直在想办法防御大将军的北伐,至少几年内,阳平关下不会出现魏军,他还有时间。
延熙二十年,陈子杰入伍已经两年多了,身材变得高大挺拔,脸上棱角分明,一身的腱子肉能在军中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长期用眼使得他的眼睛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眼光一闪,好像就能把对方了解得清清楚楚。
作为弩兵的他,技艺超群,能射中四百步远的人形靶,也可以把五百步远的马形靶击碎,甚至在黑暗中可以击中二百步远的香火。
他能在肉搏战中,使用一把环首刀可以和刀盾营的一个屯长斗成平手,为此,把那个刀盾营的朱校尉遗憾得不得了,因为当初新兵选人时,错过了。
按季汉军制:伍人为一伍,长官为伍长;二伍为一什,长官为什长;五什为一都,长官为都伯;两都为一屯,长官为屯将;五屯为一曲,长官为军侯;两曲为一营,长官为校尉。
同年六月份,陈子杰刚满十九岁,被任命为伍长。十二月,有了大将军的北伐,才有了开头的那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