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虞唐传奇 > 第101章 曹保真咸鱼翻身(上)

第101章 曹保真咸鱼翻身(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书接上回,周乃文离开宋王府,想想有点后怕。于是立即安排亲信手下,赶紧给李德楷送了一封加急密信。此时的李德楷,被困虞庆宫。其实他是最为轻松,自己可以安静下来看看书,思考一些事情。但是同时,他也是密切关注外面事情发展的人。

    早有房文龙把京师许储造反被杀的消息告知于他,李德楷很是震惊。当得知皇太孙被杀,李德楷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可能需要赶紧回京师。果然,几日后密信就到了。此时李德楷有了主意,那就是神都监察御史耿灿。

    原来李德楷早有盘算与更爽一起逃离神都,去往京师。得到了密信,李德楷暗中联络人,设计了一个意外,巧妙的离开了虞庆宫。二人出了神都,顺着水路去往三河口。此时的三河口,已经反复易手好几次了。西军的支援算是到了,可是也是没有能力吃掉江启钰,双方呈现胶着。

    李德楷与耿灿二人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到了唐军这边。赵永忠得知李德楷逃了出来,又到了三河口,也是十分宽慰。遂当即任命李德楷为自己的副手,一同指挥作战。

    李德楷原本想借助三河口的兵力护送自己返京,但是得知赵永忠升任了神都节度使,又让他辅佐自己对付叛军,不由得后悔来得不是时候。不好推辞,只好在三河口协助赵永忠。

    此时的江启钰,已经被晋王骂的狗血淋头。因为按照之前的计划,江启钰的大军此时已然到了商州境内。但是还是被困在三河口,寸步不能得进。晋王连续派了三个使臣催促,都是无功而返。

    皇太孙去世的消息,还有许储叛乱的消息,陆续到了三河口前线。江启钰觉得这件事有利可图,于是开始散播京师已经空虚,马上沦陷的消息。赵永忠跟李德楷虽然极力制止谣言,可是还是非常影响军心。

    这天,江启钰开启了三波大规模进攻,三河口就要沦陷。关键时刻,孙木胜带来了三千新兵,算是稳住了阵脚。但是这时,兵力物资已经无法再坚持太久了。李德楷提议撤退,在商州以西布防。同时,向兵部求救。

    对于李德楷的提议,赵永忠不是没有想过。可是如果转战商州,那么京师的纵深防御没有了。况且他是神都节度使,商州也有官员。那时,他的节度使就没有什么权利了。此时,三河口属于神都与商州的交界处,归属神都管辖。

    军事商议上,李德楷首先发难道:“赵大人,如此死守恐怕我们全军覆没,到时,我们一点余地都没有了。如今之计,就是要赶快退往商州,依靠商州大军布防。”

    这边,孙木胜立即反驳道:“不行,商州人马全部布防北面,防止卫州的叛军,根本没有多余的人马布防。”

    李德楷立即反驳道:“卫州叛军人马就是占据卫州,根本就没有南下的意识。再说,河北道人马不是监视卫州,那些叛军不会南下。为今之计,就是要死守商州。我们在此如果拼尽全部力量,所有人都要战死,可是还是会让敌人占据三河口。再说水战我们没有了什么优势,还不如退居商州。”

    李德楷的建议,得到了那些守军的支持。因为死伤太严重,大家都需要休息。此时赵永忠也是想着退军,但是内心告诉他不能撤军。于是他说道:“没有朝廷的旨意,我们不能撤退的。”

    然而就在这时,兵部的命令来了,撤退。

    一时间,大家都懵了。最为不解的是孙木胜跟赵永忠二人,他们对于这样的命令很是疑惑。但是李德楷立即站出来说道:“既然兵部的命令,我们执行吧。赵大人,我这就回去京师,向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求要援助。”

    看着李德楷如此请求,赵永忠点头答应了。这李德楷一刻也不停留,立即奔赴京师。到了京师,贺知奇把他请到了府上。李德楷见到贺知奇,立即参拜道:“贺大人,多谢您老出手相助。”

    贺知奇一脸惊讶,问道:“我何时出手助你,你搞错了吧。”

    李德楷听到,立即会心的笑了一下,说道:“属下明了,属下明了。”正要继续说话,贺知奇忽然好奇道:“怎么李大人不在前线,跑来京师作甚?对了,听闻你逃出神都,怎么样,神都有什么消息吗?”

    听到贺知奇如此说来,李德楷有点不太明白贺知奇话的意思。这时,忽然想到自己来到京师的主要任务,于是说道:“奉了宋王密令,麻烦贺大人拉拢岑行岳大人以及岑家。”

    李德楷说完,就要告辞离去。贺知奇叫住他,问道:“李大人,这是宋王的命令吗?”李德楷转身再拜道:“是的。”然后就离开了。

    这时,贺经伦走了过来,问道:“这个李德楷到底什么意思,为什么宋王不亲自给您老人家写信,让他来通知?”

    贺知奇叹息道:“因为我贺知奇是无权无势之人吧,宋王看不上我了。也罢,我们可以离开京师这个是非之地。”

    贺经伦又继续问道:“您老人家舍得离开京师吗?”

    贺知奇回答道:“舍得,怎么舍不得?我们这就去江淮府,那里就是我们的老宅。你去吩咐下去,明日我们就离开京师。”贺经伦下去吩咐了。

    晚上,范明城来到了贺知奇府上。贺知奇很是意外,立即出门迎接。二人寒暄几句,范明城直接开门见山说道:“贺大人,我已经向陛下求情,您要出来,继续执掌太常寺卿,九卿之首。我这边就要接替李相,你可是要给我面子的啊。”

    贺知奇听到这话,也是惊讶不已。赶忙解释道:“范大人,提前恭喜了。我这已然被陛下免除官职,明日就要离开京师,回乡养老去了。”

    范明城立即说道:“不,不,你可是不能走。明日,明日圣旨就下来了。原来刑部尚书齐恒,我打算让他去吏部,做黄子行大人的副手,吏部右尚书。他的位置,我打算升任一人,曹保真。让他去刑部,出任刑部右尚书。”

    贺知奇听到这话,尴尬的笑道:“如此,齐恒大人可否接受啊?”

    范明城立即说道:“怎么可以不接受,吏部如此重要的位置,可是天官啊。其实这个曹保真,倒是咸鱼翻身了。他在吏部右侍郎的位置,也是熬了几年。此次我打算重用他,让他接管刑部右尚书之位。”

    贺知奇没有想到,范明城如此晚上来自己这里,说了那么多话。二人畅谈到了深夜,范明城才算是离开。等他走后,贺经纶上前问道:“还走吗?”贺知奇摇了摇头,说道:“不走了,看来范明城识趣,知道我的价值。你吩咐下去,我们明日不走了,另外请曹保真明日来府上,我为他恭喜上位。”

    贺经伦一脸无奈道:“一个刑部的右尚书,有什么可以值得恭喜的?”贺知奇立即反驳道:“你懂什么,那个齐恒在刑部右尚书位置多年,现在可以说刑部都是他的了。虽然罢免了官职,可是照样控制刑部。你不要忘了,六部中某些右尚书,可是比左尚书的权柄还大。你就照办就行,不可怠慢。”

    第二日,朝廷的上谕就下来了。第一,就是范明城接替李清源为丞相,李清源辞官归隐,陛下封其为舞阳侯。第二,就是齐恒就任吏部右尚书,第三,就是名不见经传的曹保真接替齐恒,出任刑部尚书。最后,就是贺知奇官复原职,就任九卿之首,太常寺卿,封贺侯。

    对于许储领兵造反,皇太孙被杀,这些事情上谕根本没有提及一字。而那范明城,开启属于自己的范氏风格。范明城首先加大了相权,自己又是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同时强化六部权威,让刑部、吏部、都察院、御史台彻查各道不执行朝廷命令的事情。虽然关键时期,叛军尚不明确。可是范明城还是想着刷新吏治,重振朝纲。

    可是世事无常,三日后商州危险,江启钰包围了商州。而那卫州叛军,也开始慢慢南下,一时间,京师危险。

    范明城居中调度,让五军都督府所有的人马集结,组建京畿道大营。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岑文良刚刚接手京畿道总管之位,就一下子掌握了五军都督府所有的人马,一共五万人马。这一下子,岑文良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时,贺知奇才想到宋王的命令,让他拉拢岑行岳及岑家。此时的岑行岳,因为皇太孙的去世,打击很大。又得到了端敏皇后的密匣,更是精神恍惚,在家里休养了很久。直到得知岑文良领了五万人马的指挥权,护卫京师,这才缓慢反应过来。

    且说这天深夜,岑行岳独自一人坐着轿子,来到了报业寺门外。早有人在外面等候,看到岑行岳,赶紧让他进去了。在微弱的灯光下,岑行岳来到一个后山小茅屋外。这时,那个带领的人小声禀告道:“来了。”

    接着,那人打开小茅屋,岑行岳走了进去。这时他才看到,敦敏皇后一身素衣,端坐在那里。岑行岳立即跪下,参拜道:“老臣参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端敏皇后示意他起身,然后说道:“岑大人,本宫很高兴您能来,请起。放心,这里方圆几里无人,不会有人知道,今日你我但说无妨。”

    岑行岳缓慢起身,问道:“皇后娘娘,那个密匣内果真是先皇遗诏?那为何,没有给予当今陛下?”

    端敏皇后一脸幽怨,说道:“当年本宫才被册封太子妃,有一天,先皇来东宫看我。因为他得知,本宫已然怀有身孕。当时,先皇屏退所有人,给了下了这个诏书。本宫也是害怕,不敢违背,只好接旨。”

    岑行岳听罢,继续问道:“那么皇后娘娘,你是否看过这个遗诏呢?”

    “本宫之前看过,没有过多的在意。只是知道遗诏,直到太子遇刺身亡,本宫这才想到。于是仔细看了看,才发现这里面的意思。所以,才想到了您。只有您这样的栋梁老臣,才能拯救大唐。”

    岑行岳立即再跪下,参拜道:“皇后娘娘,我看了遗诏。老实说,先皇只是指出陛下如果不能护卫大唐长久,可以退位。但是同时,先皇也是指出可以不按照陛下的子嗣继承,可以按照佛宗二祖的箴言执行。这佛宗二祖的箴言,我也是多少听了一些,不知道真假啊。”

    “真的,本宫看到了那个人。他叫李泽,其实一开始陛下就开始刻意安排他,培养他。就连佛宗的叶空大师进宫,本宫也都是知道的。他们那些事情,可是瞒不过我的眼睛。”

    听完皇后娘娘如此说来,岑行岳惊得说不出话来。缓了半天,问道:“难道佛宗二祖的箴言指的人就是李泽?哪个李泽?”

    “就是出任衣林卫镇抚使的李泽,佛宗的人亲自举荐的,甚至陛下还给他送了一个妃子。”皇后娘娘说完,突然哭泣起来。岑行岳已经完全蒙圈了,那个李泽他是十分清楚的。可是对于佛宗的箴言,他表示怀疑过。但是看到陛下对于太子的不信任,让他多少有点不太理解。

    端敏皇后继续说道:“本宫求过陛下,罢免太子。可是陛下非但不同意,反而诬陷本宫过于干政。如今本宫的太子,太孙死了,本宫决定要拆穿陛下的虚伪嘴脸。”

    岑行岳立即跪拜道:“皇后娘娘,不可啊。如今这件事,不能仅靠一个遗诏就能够说服天下的。况且太子,太孙都已经死了。陛下也是伤心欲绝,断不能此时说出来此事。”

    端敏皇后听罢,哼的一声,说道:“本宫就是怀疑陛下为了扶持李泽上位,故意害死了本宫的太子,太孙。”

    岑行岳听到此话时,已经浑身哆嗦。其实这些年他辅佐太子,也是感觉到陛下不是很想太子即位。如今皇后拿出来的遗诏,似乎更加说明这一切。可是对于皇后娘娘的一面之词,他还是需要保持冷静。

    这时,端敏皇后忽然说道:“我要你去揭穿陛下的丑恶嘴脸,还天下人一个交代。”

    此时房间内寂静无声,岑行岳混迹官场多年,他知如何回答。但是对于皇后娘娘这个请求,他还是要想一个折中的主意。于是问道:“皇后娘娘,我只是一个文渊阁大学士,恐怕势单力薄啊。”

    端敏皇后听罢,哈哈大笑,说道:“你以为本宫只是靠你一人?晋王,宋王虽然不是本宫生的,可是也是本宫养大的。你只需要当众揭穿陛下的阴谋,说陛下为了箴言,要传位给李泽即可。如今晋王就在卫州,近在咫尺。放心,如果成功了,无论晋王、宋王都不会亏待你的。”

    听到如此可怕的话,岑行岳快速飞转大脑,最后,他还是缓缓的点头,表示一定为太子与太孙讨回公道。

    离开了报业寺,岑行岳已经感觉非常累了。第二日他没有上朝,没有去文渊阁,而是在家休养。这个时候,曹保真居然前来拜会。

    这曹保真做了刑部尚书,而这刑部除了归中书省丞相统辖,也算是归文渊阁节制。曹保真得知岑行岳在家休养,特意前来拜会。奈何自从岑文良继任京畿道总管,岑家也开始有些人前来巴结拜会。

    曹保真等了半天,才通知岑府管家,拜会岑大人。管家不敢怠慢,亲自去禀告了岑行岳。岑行岳听到新任的刑部尚书拜会自己,赶紧令手下帮忙自己梳洗打扮,亲自来到会客厅迎接。

    曹保真上前参拜:“岑大学士,学生曹保真前来拜会。”岑行岳微笑上前扶起,说道:“曹大人,恭喜恭喜,听说你接任刑部尚书,真是范明城大人慧眼识人。来,请坐。管家,上好茶。另外告诉那些人,老夫今日除了曹大人,谁也不见。”

    曹保真听罢,,立即起身再拜。二人坐定,曹保真立即求教道:“岑大人,如今齐大人去了吏部,可是刑部某些人我却是不认识,用着不甚称手,是否可以调换一下?”

    岑行岳没有想到,此人居然如此直白的问自己,想了想说道:“曹大人,此事恐怕得与丞相大人说清楚吧。我文渊阁虽然节制你们,但是真正统率你们刑部的,是丞相大人。至于人员变动,需要吏部考核。当然,还是靠着你这个尚书大人的推举。”

    曹保真听罢,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大人,你这是身体不适?我特意去往文渊阁,才得知您休息在家。你可要保重身体,切勿劳累,我改天再来拜会。”说完,就告辞离开了。

    岑行岳看着曹保真离开,反复想了想自己的话语,确认没有什么破绽,这才放心的回到了书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