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宋嫂鱼和宋嫂鱼羹
傍晚时分,楼外楼的雅间内,范思岩四人相谈甚欢,随着菜一道一道的上来,范思岩请教酒爷“听说楼外楼的西湖醋鱼最是地道。您能给说道说道吗?”
酒爷先是举杯感谢范思岩的邀请,一杯酒下肚,随即谈性大发,说了起来相传古时有宋姓兄弟两人,满腹文章,很有学问,隐居在西湖以打鱼为生。
当地恶棍赵大官人有一次游湖,路遇一个在湖边浣纱的妇女,见其美姿动人,就想霸占。派人一打听,原来这个妇女是宋兄之妻,就施用阴谋手段,害死了宋兄。
恶势力的侵害,使宋家叔嫂非常激愤,两人一起上官府告状,企求伸张正气,使恶棍受到惩罚。他们哪知道,当时的官府是同恶势力一个鼻孔出气的,不但没受理他们的控诉,反而一顿棒打,把他们赶出了官府。
回家后,宋嫂要宋弟赶快收拾行装外逃,以免恶棍跟踪前来报复。临行前,嫂嫂烧了一碗鱼,加糖加醋,烧法奇特。宋弟问嫂嫂:今天鱼怎么烧得这个样子嫂嫂说:鱼有甜有酸,我是想让你这次外出,千万不要忘记你哥哥是怎么死的,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记老百姓受欺凌的辛酸之外,不要忘记你嫂嫂饮恨的辛酸。
弟弟听了很是激动,吃了鱼,牢记嫂嫂的心意而去。后来,宋弟在外立志苦读取得了功名,回到杭州报了杀兄之仇,把那个恶棍赵大官人惩办了,还顺手惩治了黑白不分的贪官污吏。
可这时宋嫂已经逃遁而走,一直查找不到。有一次,宋弟出去赴宴,宴间吃到一个菜,味道就是他离家时嫂嫂烧的那样,连忙追问是谁烧的,才知道正是他嫂嫂的杰作。
原来,从他走后,嫂嫂为了避免恶棍来纠缠,隐名埋姓,躲入官家做厨工。宋弟找到了嫂嫂很是高兴,就辞了官职,把嫂嫂接回了家,重新过起捕鱼为生的渔家生活。所以这道菜也叫叔嫂传珍。
于是,“叔嫂传珍”这道美食也同传说一起在民间流传开来。
后来有人吃了这个菜,诗兴大发,在菜馆墙壁上写了一首诗:“裙屐联翩买醉来,绿阳影里上楼台;门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归寻张翰鲈,鱼美风味说西湖;亏君有此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诗的最后一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鱼”的传说。
而清代方恒泰有《西湖》诗咏之,&34;小泊湖边五柳居,当筵举网得鲜鱼。味酸最爱银刀桧,河鲤河鲂总不如。&34;道出了西湖醋鱼的烹制与美味。其实这个烹饪手法诗中写的是不对的。”说罢转头看向范思岩,不知老弟觉得怎样?
这时只听王伯当补充说道:“西湖醋鱼通常选用草鱼作为原料,烹制而成。选材精细,通常选用一斤半左右的草鱼,先要饿养两天,使鱼排净体内污物再行烹饪。
烹制时,火候要求严,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上面有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鲜嫩酸甜。人们常说鲜鱼水菜,其实所谓的鲜并不是刚捞上来的或者刚摘的就是鲜。
现在很多果树上刚摘下来的果子谁敢吃啊!那上边还有很多农药残留呢!”王伯当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了看酒爷:“至于说吃这个鱼的好处吗?还是让酒爷讲讲吧!”
酒爷拿着筷子点了点他,长叹一声说道:“唉!就你话多,这么好吃的菜不仔细品尝,不过从药用价值上我倒是可以说上一点,俗话说吃鱼聪明,吃鱼眼睛视力还会好,草鱼中含有的硒元素对于防止女性的肿瘤有比较好的效果,还能起到抗衰老帮助皮肤的作用。
对于孩子的脑力发育也是一种较好的营养物质哟,草鱼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并且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是心血管病人的好选择。还有啊草鱼中的各种矿物质元素也是丰富的,尤其是含有丰富的硒、锌元素,所以经常吃草鱼可以抗衰老、美容,而且对癌症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草鱼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胃经,有暖胃、平降肝阳、益肾明目的功效。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够食用草鱼(除过敏之外昂)草鱼也很适合和豆腐一起做,有调理胃病、利水消肿的功效。
对于儿童、产后女性和冠心病、高血脂的患者来说都非常适合。虽然草鱼的胆也是好东西,味苦性寒,有毒,降压作用明显,但是不敢吃啊!那东西吃不好会中毒的。所以自己在家做鱼吃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去除鱼胆。”
二汪这时举杯说道:“我怎么听说这西湖醋鱼的前身是宋嫂鱼羹呢?酒爷您能再给说说吗?”
王伯当附和道:“汪先生也听过这个传说?这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酸甜清香,口感软嫩,带有蟹味,别具特色尤其是这蟹味!而西湖醋鱼又叫宋嫂鱼。和宋嫂鱼羹算是一脉相承,但这是两个菜。”
二汪起身又敬了王伯当一杯酒,恳请赐教。王伯当抹不开面子,只能又给二汪讲起了宋嫂鱼羹的来历。
虽然二者都姓宋,也都是南宋时期发生的故事,但是一个是宋嫂,一个是宋五嫂这中间差着一个字呢!西湖醋鱼的确也叫宋嫂鱼,可是和宋嫂鱼羹是两码事。这宋嫂鱼羹其实另有故事的。”
话说据传,北宋汴梁人宋五嫂,随宋室南迁来临安(今杭州),和小叔一起在西湖以捕鱼为生。一天,小叔得了重感冒,宋嫂用鱼及椒、姜、酒、醋等佐料烧了一碗鱼羹,小叔喝了这鲜美可口的鱼羹不久病愈了。
有一次,宋高宗赵构品尝了她做的鱼羹,大加赞赏。从此,这道菜就称“宋嫂鱼羹”,她开的店生意更加兴隆。
宋嫂鱼羹烹调时,先将作主料的鳜鱼蒸熟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及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成菜色泽悦目,鲜嫩润滑,味似蟹羹,故又称“赛蟹羹”。”
范思岩略一思索接口说道:“王先生是不是还有一种说法?我在书上看过,觉得似乎更可靠一些,据说菜名中的宋嫂是真有其人,她原是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位民间女厨师,以擅长制作鱼羹而闻名汴京,因为嫁给宋家排行老五的先生,而被大家昵称为宋五嫂。
北宋改朝换代至南宋时,朝廷迁都临安(今杭州),宋五嫂一家也跟着南迁,并在西湖苏堤下继续卖鱼羹,以维持生计;一日,宋高宗乘船游西湖,船泊苏堤下,身旁服侍的老太监听见有人以汴京口音叫卖,多瞧了几眼,就认出这人竟是当年在故乡卖鱼羹的宋五嫂。
宋高宗一听,油然升起他乡遇故知的情怀,于是召宋五嫂上船觐见,并且命她端上拿手的鱼羹来献;高宗一面享用鱼羹、一面与宋五嫂聊起家乡事,两人相谈甚欢,所有的前尘旧事都涌上心头,让这碗美味的鱼羹更添了一份家乡情!高宗于是对鱼羹赞誉有佳,特别赏赐文银百两给宋五嫂,这事一传开,“宋嫂鱼羹”就此扬名全杭州城。
这段传说在俞平伯写的《双调望江南》中提到:“西湖忆,三忆酒边鸥。楼上酒招堤上柳,柳丝风约水明楼,风紧柳花稠。鱼羹美,佳话昔年留。泼醋烹鲜全带水,乳新翠不须油,芳指动纤柔。”其中的鱼羹佳话,指的就是宋高宗与宋五嫂这一段故事。其实我个人觉得宋嫂鱼羹应该叫做五嫂鱼羹才更为准确。”
酒爷举杯大笑“没想到范老板也是老饕啊!这宋嫂鱼羹的故事,杭州本地人都不见得知道的这么完整。来干一杯!”
席间王伯当去卫生间的空档,范思岩对酒爷提出了邀请,想请酒爷来给未来的思雨小龙虾做经理,被酒爷婉拒了。
范思岩只得暂时作罢,并拜托酒爷关照一下二汪。说自己要离开杭州一段时间。这件事酒爷欣然答应帮忙。见王伯当回来了,范思岩提酒,四个人好一番推杯换盏。真是有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