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站住,别过来
进门后,果然没有那些莺莺燕燕的人。
大厅只有一人恭迎,“甥婿汤国裕见过七舅爷。”
点头回应后,柳昌游上前一把拉住他,“好了,七舅不是外人,不用装模作样,我们上去吧。”
二楼厢房,豪华的套间包房内,硕大的餐桌,只坐了三人。
“你们经常来这地方?”
不,不,不,两人同时连连摇头否认,答的话却不同。
“甥婿这是为了好好招待七舅爷。”
“倒是想常来呢,别人不请客,我们也开销不起啊。”
徐明植再次笑了笑,没在意。
先尝尝南京的饭菜吧,这外甥女婿有点局促,也没刻意套近乎,吃完再说正事。
气氛有点沉闷,喝了两盅,柳昌游向汤国裕使了个眼色。
徐小七看到了,也好,那就让人牙子来谈谈。
……
万万没想到,片刻后推门进来一个花枝招展的嬷嬷。
“哎哟,汤公子、柳公子招待贵客呢,来这里怎么能冷落各位娘子呢。”
边说边准备扑过来,后面还紧跟着六七个嬉笑的年轻女子。
徐明植和柳昌游在她说话的时候有点发怔,等她说完才反应过来。
两人同时蹭的起身。
同时双手向前一指。
同时怒声大喝。
“站住!别过来!!”
得亏这包厢够大,徐明植说完就一步跳到了身后的窗边,把窗户打开。
柳昌游转头向自己姐夫怒斥,“汤国裕,你踏马做什么!!”
可怜的甥婿,看着两人一顿骚操,如遭雷击,瞬间懵逼。
柳二少低头抄起一把椅子,向前一摔,脖子都涨红了,再次急声怒吼,“滚出去!快点!”
嬷嬷和姑娘们不明所以,也不敢得罪贵客,迟疑了一下,闪身躲出房间。
柳昌游紧跟着上前,嘭的一声紧闭房门,然后把门口的窗户也赶紧关上。
“七舅、二弟,怎……怎么了!?”
……
徐明植确定房间没有粉尘残留飘荡,才苦笑着走到饭桌前。
两人的反应,都是因为大明朝的徐小七。有一个圈子内部朋友或家人才知道的过敏反应。
说出来有点哭笑不得,诗词大家徐百家,不能接触女子身上的铅粉妆黛。
胭脂、面靥、斜红、眉粉、水粉等膏状物,或其他高级东西没事。
但这些东西,一般人家的女孩也买不起。
刚才齐刷刷进来涂粉的女子,在徐明植眼里,白脸就和‘魔鬼’一样恐怖。
灵魂刚到的时候,徐小七分析自己可能是花粉或米粉过敏,后来中了一次,才知道是铅粉过敏。
不是铅过敏,就是单纯的铅粉过敏。
铅块没事,铅粉要命。
皮肤红疹发痒事小,粉尘钻到鼻孔里,一刻不停的打喷嚏,能活活把脑浆都甩出来。
这种难受程度,没过敏症的人,很难理解。
柳昌游当然从小就知道。
徐明植对大姐和袁氏亲近,就是两人在知道他这毛病后,立刻勒令家里的丫鬟们都不准用任何铅粉。
什么迎蝶粉、桃花粉、玉簪粉,只要是铅粉为基的化妆品,统统不准。
徐氏,是大明朝唯一‘洗净铅华’的家族。
徐明植平时在作坊里,打造铅合物的时候,都躲的远远的,更别说这些红粉骷髅,有毛好看的。
“七舅恕罪,昌游只说让嬷嬷离远点,甥婿当真不知道!”
听完小舅子的解释,汤国裕恭敬的躬身道歉,徐明植摆摆手,“国裕,吃完了说正事吧。”
“就是,姐夫,我是让你把人牙子叫进来,你脑袋里想啥呢!?”
……
一会后,进来一个点头哈腰的‘职业经理人’,姓白,专门做大额生意的。互相认识后直接进入主题。
“白先生,徐某要十个上佳歌姬,你有什么门路吗?”
“公子有什么要求吗?”
“会独舞、会曲艺、会群舞、会乐器,花季年龄。”
“其他还有什么要求?”
“呃……最好是完璧之身。”
“公子,这价钱可是不低,二千两起步。”
“价钱不是问题,身契完善就行。”
“身契小的会给您办好,都是没有身份之人,官奴教坊司走一遭就好。”
“预付定金,还是徐某先看看货。”
“公子无需定金,我们会先让公子验货。”
“好,敞亮,会做生意。”
“公子客气了,小的手里还有上好的扬州瘦马,您要不要看看。”
“瘦马!?也好,那就看看吧。”
“好,白某不打扰诸位,三天后,白某再联系汤公子。”
“三天?太迟了,最好明天。”
“公子,太快了,两天后吧,小的尽量。”
“好!”
……
这白掌柜看起来完全就是个‘销售员’,如果就这路子的话,可能要扔点钱了。
汤国裕看他沉声琢磨事,低声解释道,“南京勋贵和世家的货,基本就出自三两家之手,他们在哪里训练,是个秘密,肯定需要点时间,您别见怪。”
“三两家?三家还是两家?”
“呃……七舅,是三家,也是两家,更是一家!”
第一次听人贩子还有潜规则,好奇心陡然升高,“你详细说说。”
“这是勋贵世家的秘密,每家每年都需要歌姬或侍妾。他们看起来互不统属,其实只是不同人的买卖不同,不管是几家,他们之间都在互通有无,联系到一人,想要什么货,都能找来。”
原来还是优胜劣汰竞争后的商业联盟,徐明植注意到一个现象,问道,“每家每年是什么意思?”
“七舅,长兴家里的歌姬至少三年一换,南京勋贵和大世家、豪商更是一年一换甚至几月一换。”
“哦,原来如此,那就静候这位白掌柜吧。”
短短三两句话,徐明植就确认了这背后的秘密。
商业逻辑上讲,谁家换的勤快,谁家就可能是背后老板。
花再多的钱,也不过是左手倒右手,勋贵和世家有私地、私庄、私产,只要缴一点税,官府都不管。
没他们的支持,任何组织在大明朝都无处躲藏。像这样多年潜规则之下的人牙子,背后必定有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