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弈明:本手,妙手,俗手 > 第23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

第23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承勋手握总督大权二十年,看问题比自己几个儿子更准,一切的前提,是确定徐明植有控海的手段。

    本来他们有时间‘观察选择’的,被自己一高兴,玩没了。

    徐明植在货栈沉思了半天,也确定了尽快落实婚事的路子。

    无论如何,王八对绿豆,这事在大明朝太难得。目前来说,大家互相利用一下无伤大雅,以后不要过分就行。

    给徐易峥的信,可以送了。

    说办就办,安排护卫送信,拉着钱炳森就回了钱府。

    进入宴客厅,发现王先道也在。

    迟疑了一下,干脆光棍点算了,时间真的很紧。

    “王世叔也在啊,正好!钱叔,明植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有件事,需要您帮忙。”

    “贤侄太客气了,什么帮不帮的,明植直说即可。”

    “我想让您帮忙去伯府说媒。”

    噗!

    喷水的是王先道。

    本来装作悠哉悠哉喝茶的,没想到听了个‘雷’。

    钱喻尴尬的笑笑,摇摇头,“贤侄,老夫顶多算个乡绅,没有资格替你做媒。”

    “世叔误会了,婚事三媒而起,明植想让您做中媒,或看看伯府的意思,做女方的媒人也可以。徐家的媒人,明植准备找董大人。”

    “明植,这事应该由易峥来谈,老夫去封信,你等消息吧。”

    “呃…世叔,明植时间很紧,最好今日开始纳采……”

    毕竟关乎自家大事,王先道听不下去了,站起来气狠狠的走了,留下一句,“胡说八道,于礼不合!”

    “明植,这是逾礼,的确不合适,你太急了。”

    逾礼!?

    如果自己没算错,徐易峥早就开始了纳采阶段。初议半年前就完了,没有说罢了,大概后半年会正式下达纳采礼。

    世家做事碍于脸面,喜欢求稳,时间就会拖沓。这边稍微拖一拖,那边纳采完,反悔会被人喷的。

    老子得瞒天过海,没听钱喻的劝说。

    摸摸下巴,准备换条路,一个时辰后,忽悠董承诏来挡枪。

    “世叔,算了,您也不用做中媒了,与老师一起去王家,您跟着一起做我的媒人。董大人打头,您来准备后面的礼。”

    钱喻听懂了他背后的意思,对这‘胆大妄为’惊掉下巴。

    越想越觉得靠谱,徐易峥一定不会和布政使闹不愉快。

    啪!双手一拍,妙计,就这么愉快地定了。

    转身到运河边等董承诏去了。

    ……

    就在徐明植等人的这个空档里,王先道大步走回伯府。

    一进大门,就憋不住了,飞快的跑向内院书房。

    屋里父子二人还在,“父亲,大哥,徐明植没有拿捏,他看起来比我们还急,今晚见到董承诏,说不准董大人就会为他这学生提一句。”

    “这说明徐易峥也有了初步意向,徐明植在遇到业童前,当然无所谓,现在,他得赶到他那个狐狸父亲前面。”

    “应该是这样,不入东林、也不入王学,那他就会利用别人,只有布政使可以挡一下闲言碎语,他身边也只有董大人够格压住徐易峥。”

    老大与老头一人一句,定策‘配合’徐明植。

    王先道有点纳闷,“大哥,您这么着急把业童嫁出去吗!?”

    “先道,上午为兄抢了徐明植的功劳,和业童留在家里的目的都一样,既然如此,就不要荒废德音青春了。”

    ……

    酉时过半,董承诏才来到余姚,后面乌压压的一片船,都是治安兵。

    这些人能做啥呢?去宁波看城门?

    宁波的消息,二千多乱兵缩回府城,巡抚苏茂相正在调集水军和卫所士兵弹压。

    官船还未停稳,徐明植在知县黄镛和一堆迎接的乡绅面前,纵身跳上了甲板。

    跑回船舱,先说‘正事’要紧。

    行礼过后,老董一如既往的热情,“明植昨日大显身手,老夫还不知道你有一身箭术,余姚快速平乱,明植功不可没。”

    “老师,乱兵只为求赏,没什么可担心的,学生有件私事求您。”

    “你我还谈什么求字,说来听听。”

    “老师,您也知道明植昨日急着来余姚的原因,学生爱慕新建伯嫡孙女,这事传的沸沸扬扬,救下王小姐后,又在一起行走了大半夜,有些嫉妒之人嚼舌坏王小姐名声。学生相请老师下船后到新建伯府坐坐,为学生探探伯府的意思。”

    “愚人嚼舌罢了,明植何必在意。”

    “老师,王小姐在意,女子名声为重,您抽空为学生探探王家口风,成不成大家都闭嘴了。明日一早学生随您去宁波府。”

    “明植说的探探是什么意思?求亲?”

    “学生是这意思,不过,就是请老师隐晦的提一句。若王家有意,学生再请媒人。”

    “胡闹,婚姻大事,怎可隐晦提及!”

    嘎!

    忽悠失败了!?

    只听老头又来了一句,“老夫预计在宁波要停留一段时间,我们都要离开余姚。既然如此,就大大方方替明植问问,何必隐晦!”

    赞,完美。

    徐明植恭恭敬敬的虚扶着老头下船,黄知县带领众人跪迎。

    老头训斥了几句无能,转口又赞颂感激了几句余姚乡绅立功。

    官场的那一套,是长在血液里的,老头玩的很溜。

    借口新建伯在余姚,伯府嫡子立功,应上门拜访。

    免了官场接风,直接向伯府行去。

    ……

    布政使与新建伯的会谈,是以公事为由,徐明植没有官身,也不是余姚本地乡绅,就不用去‘晒’了。

    施施然回了钱府,解决一道难题,心情舒畅,与钱大嘴小酌几杯。

    好兄弟知道徐小七要做什么。

    对他这‘胆大妄为’‘瞒天过海’又‘急不可耐’的行为有点不理解。

    徐明植也不想解释,以后慢慢适应吧。

    知情人别扭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外人看起来毫无破绽就好。

    这就是游走在道德和世俗习惯边缘的好处,达到目的就行,至于过程,怎么看都不重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