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1306章喋血皖南③(续完)

第1306章喋血皖南③(续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待续)1941年1月4日傍晚,张正坤指挥第三纵队离开云岭。天空漆黑,部队打起火把,犹如多条火龙游动于起伏的山峦之间。

    行进中大雨如注,火把被浇灭,天地间一片漆黑,部队在泥泞的山径间摸索前进。

    抵达章家渡时,冬季里平静的青弋江却奔腾咆哮,猛涨的江水使预先架设的浮桥变短,先头部队奋力加长浮桥,可刚通过1000多人,浮桥就被洪水冲断。

    不能等再架浮桥了,张正坤派侦察员找到浅水处,指挥部队涉过寒冷刺骨的青弋江,从右路向南开进。

    特务团到达铜山,五团到达章村、溪口和茂林附近。经过一夜艰难跋涉,战士们又冷又饿,极度疲劳,就在附近的村庄、树林里休息,等待军部下一步的行动命令。

    1941年1月6日下午,张正坤参加了新四军军部在潘村召开的纵队首长紧急会议。

    项英在通报当前敌情之后,以沉重的口吻说:“现在敌情突变,国民党7个师的重兵,随时准备对我军下手,形势非常严峻。请大家来研究一下,重新部署,准备冲出重围。”

    叶挺站起来说道:“眼下刚刚与对方接火,敌情还是比较明了的。我的意见,部署不需做大的变更。”

    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张正坤、傅秋涛等纷纷表态赞同军长的意见。

    项英见状,没再说什么,于是会议决定按原部署行动不变。

    会后,张正坤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潘村会议精神,命令特务团于7日拂晓前攻占高岭,中午前配合中路和左纵队会攻星潭;五团断后,负责保卫军部后面的安全。

    从6日黄昏开始,3个纵队均发起攻击。

    入夜,崇山峻岭中枪声四起,新四军和国民党顽军展开争夺山头的搏杀。

    张正坤指挥的三纵特务团进至高岭,顽军并没有在此设防,该团不放一枪就通过了,然后向南一路冲杀,接连突破顽军第四十师一一九团几处设防阵地,消灭顽军约1个营,俘虏200多人,进至星潭仅六七公里的牛栏岭一带。

    五团则时刻防备着尾随新四军后面的国民党军一四四师、一〇八师,以保证军部后面安全。

    国民党军判断新四军突围方向在星潭,于是急令各师向星潭方向合围。顽军据守碉堡实行火力封锁,加上徽水河暴涨,新四军未能拿下星潭。

    新四军军部被顽军重兵阻于茂林——百户坑地区,形势更加严峻。

    中午,张正坤接到通知,到军部所在地百户坑村开会。

    一到军部,叶挺就对他说:“你来得正好,国民党四十师正在星潭、徽水河一线阻击我军,现在新三团攻打星潭受阻,你赶紧命令五团跑步赶到军部。等军分会决定后,强渡徽水河,为全军打开前进道路,突出重围!”

    下午14时许,五团急行军越过军直队伍赶到百户坑。张正坤向徐锦树交代,马上勘察地形,做好强渡徽水河的战斗准备。

    下午15时左右,项英在百户坑召开新四军军分会扩大会议研究对策,与会人员先后提出几种突围方案,意见不一,难以下决心,会议开了7小时未有结果。

    叶挺果断地说:“时间就是胜利,不能犹豫不决,不能没有决心。我的态度是,错误的决定我也服从,现在就请项政委决定吧!”

    这时周子昆提议,早上特务团通过高岭时没遇到国民党军,部队可以退回星潭仓,出高岭,到太平,转入黄山,再伺机东进。

    项英当即拍板:午夜12时原路返回星潭仓,五团由后卫变前锋,抢占高岭;军部和直属队、第二纵队随后跟进;特务团由牛栏岭撤回濂岭,掩护军部突围。

    部队开始行动前,叶挺来到五团,心情沉重地对张正坤说:“你坐镇五团,连夜回插星潭仓,翻越丕岭,抢占高岭,阻住由太平方向来的敌人,掩护军部和大部队从高岭、走太平突围。”

    张正坤接受任务后即与徐锦树商量,以五团二营为前卫,连夜向高岭急进,抢占要隘,确保军部安全突围。

    8日拂晓,五团二营率先赶到高岭。刚上山,就发现顽军一支小部队在不远的山梁上休息。

    二营营长陈仁洪命令部隊兵分两路,一路抢占顶峰,一路向顽军走过去。顽军发现他们后喊话:“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二营佯装回答:“我们是一四四师的,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对方听说是“自己人”便放松戒备,二营趁机像猛虎扑羊一般迅速将其消灭。

    这时,五团的一营、三营也迅速跟进上来。然而敌情发生剧变:高岭配置了顽军主力七十九师。

    张正坤指挥五团各营迅速抢占高岭的各制高点,抢修工事,准备与敌人激战。

    正面的敌人已经发起猛烈进攻,两侧的山头也被敌重兵把守,面对如此严峻敌情,五团要想为军部从高岭打开一条突围通道,谈何容易!

    英勇的五团发起几次冲锋,但未能撼动敌人的防线。张正坤不顾个人安全,亲上一线指挥。战斗中他左手受伤,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指挥战斗。

    激战大半天,五团还是没能突破顽军的阻击。张正坤最担心的是,五团在高岭的通道没能打开,敌军力量如此强大,如果军部向高岭开过来,后果不堪设想,他必须立即返回报告山上的战况。

    张正坤带着警卫员原路返回,半路上遇见正向高岭前进的军部。叶挺见到左手缠着绷带吊在胸前的张正坤满脸焦虑地疾步走来,立刻传令整个部队原地休息。

    张正坤汇报了高岭受阻情况,顽军七十九师主力堵在高岭,五团冲不出去。前进受阻,朝太平方向突围计划落空。项英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当晚,军部不得已又撤回星潭仓。

    项英主持召开新四军军分会会议,决定采取以游击战争保存主力赴苏北的方针,迅速脱离现地,改道经高坦、茂林方向突围,由铜陵、繁吕之间直插江边北渡。

    具体部署是:第一纵队继续在榜山一带坚持;五团坚守高岭;新三团为前卫,老三团和军部、直属队随后跟进,特务团尾后跟进。

    1月9日,张正坤继续指挥五团坚守高岭,阻击顽军七十九师。张正坤要求战士们节省子弹,准备打持久战。

    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五团阵地前横七竖八地堆满顽军的尸体。然而,军部和大部队在茂林方向却未能突出敌围,只得又改变部署。

    叶挺当晚率部向东北方向开进,准备沿东流山麓经石井坑、大康王,于泾县城、丁家渡之间渡过青弋江至孤峰,仍由铜陵、繁吕之间北渡。

    但途中遭顽军不断袭击,混战一夜,仅行进10千米左右至石井坑。

    9日晚22时左右,张正坤接到军部命令,率五团撤离高岭,向石井坑集中。

    在转移途中,遇到突围未成的项英一行17人,他们汇成一路,于10日晨在石井坑一线找到军部。

    此时,集结于石井坑的部队,有第二纵的老三团、新三团,第三纵的五团、特务团以及军部直属队,除五团的建制基本完整,其余各部损失都很严重。

    叶挺对张正坤能把五团成建制地带回来给予赞许,指出:“现在形势危急万分。部队在石井坑周围的山上跟敌人激战,都很疲劳。你带五团迅速到东流山接防,把教导总队换下来,掩护其他部队整顿后突围。五团有铁五团之称,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守住东流山的阵地,东流山不能丢!”

    他用手杖指着山坳里的指挥所,双眼噙着泪说,“我叶挺就在这里指挥,决不当逃兵!如果我叶挺临阵脱逃,你们可随时把我枪毙!”

    张正坤浑身热血沸腾,激动地表示:“我们坚决跟随军长一起战斗,人在阵地在!”

    他带领战士们高呼口号:“坚决打退顽军的进攻!”“誓死保卫军部!”五团全体指战员情绪亢奋,士气大振。

    张正坤带领五团爬上东流山,迅速投入战斗,与敌展开血战,于10日黄昏夺回制高点。

    张正坤下令一营占据东流山主峰,二营、三营占据东流山主峰东北边的主要高地东头山,抢修工事,做好迎敌准备。

    11日上午,国民党军四十师向东流山新四军五团的阵地发起新一轮攻击。

    张正坤命令五团把重机枪集中对着敌主攻方向猛烈扫射,组织投弹能手把几颗手榴弹绑在一起往敌人堆里扔。

    在五团密集的火力打击下,顽军一片片倒下。五团以无所畏惧的战斗意志和巨大的牺牲,击退敌四十师的十几次进攻。

    阵地几次丢失,五团指战员用生命和热血又从敌人手中夺回来。顽军受到重创后,夜晚没有什么动静。

    张正坤要求指战员们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抓紧时间一边整修工事、整顿队伍,一边派人到顽军的尸体堆里去收集武器、弹药和食物,补充自己。

    12日上午,顽军出人意料地没有发动进攻。张正坤提醒大家,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更大、更残酷的战斗正要到来。

    果不其然,顽军把在高岭的七十九师调了过来,与四十师一起向东流山发起总攻,炮击过后,顽军采取集团冲锋。

    张正坤打过不少硬仗、恶仗,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战斗。五团战士手中的枪管打红了,就从顽军尸体堆里拣起一支再打;阵地有几处被突破,指战员们就同冲上来的顽军肉搏;子弹打光了,就和敌人拼刺刀;刺刀戳弯了,就用牙齿咬。

    全团有5位正副营长伤亡,二营一排陈排长、二班黄班长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几位身负重伤的战士抱着冲上来的敌人滚下深谷。

    为了保卫新四军军部,第三支队五团基本打光,己经没有实力与强大的敌人再拼下去。

    12日下午,叶挺下令,黄昏以后各部从阵地撤退,分散突围。

    这时,张正坤身边只剩下几十名战士,阵地上到处是支离破碎的肢体,倒在地上的战士,身上的衣服尚在燃烧,冒着青烟。

    目睹这一切,张正坤心如刀绞。

    山坡上,敌人新的进攻又开始了。张正坤双眼冒火,他一把扯掉左臂的吊带,抱起一挺机枪,怒吼着向敌群倾泻着复仇的子弹。顽军的进攻被暂时遏止住,为撤离阵地赢得了一点时间。

    这时顽军的一颗炮弹打过来,在张正坤附近爆炸,他轰然倒下,离他不远的女战士许筠见状,惊叫一声,奋不顾身地奔过来。

    张正坤的左腿已被鲜血染红,一块弹片从他的左小腿内侧嵌进去,从外侧冒出来,胫骨断了,血流如注。

    许筠含着泪水给他包扎,由于伤口太大,用了3个急救包才勉强把血止住。

    这是张正坤第13次负伤,也是他在皖南事变中第二次负伤。剧烈的疼痛使他的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可这个铁汉子一声不吭,他咬了咬牙下令:“撤!”

    十几战士用担架轮流抬着张正坤脱离阵地,快速朝山下石井坑方向转移。

    整个东流山都弥漫着呛人的硝烟味,张正坤在担架上不停地咳嗽。

    来到半山腰的一个僻静处,张正坤叫大家停下来,平静地说:“我的伤很重,又是伤在脚上,连路也不能走,不能带你们一起突围了。你们把我放下,各自赶快分散突围吧……”

    战士们纷纷表示要轮流抬着司令员一起突围,就是死也要死在一块。不管张正坤怎么坚持,大家硬是抬着他继续往山下转移。

    快到山脚下的时候,张正坤发火了:“我以司令员的名义命令你们给我停下来!”战士们只好又把他放下。

    张正坤控制一下情绪后说:

    “下面我讲的话都是命令,必须执行。一、现在情况紧急,如果同志们抬着我突围,不光我突不出去,大家也突不出去。我不能拖累大家。二、大家化整为零,分散隐蔽突围,多突出去一个人,就多保存一份革命的力量;小许,给大家分发突围经费。三、我本人就地隐蔽养伤,如能活下来,伤愈以后,争取早日归队。就这么定了,马上执行。”

    大家见司令员决心已下,只得服从,含着泪向张正坤庄重地行了军礼,然后消失在丛林之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