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万灵之长
娟秀的字迹跃动于纸面之上。
这是一本环城史籍, 来自昆仑派的密卷特供版,珂芋无聊的翻着。
据说,在极为遥远,远在修真田园时代之前, 环城还不存在——指这道防线, 和围绕着战线生存的人们, 根本不存在的时代。
在那个各族终于适应了没有仙魔存在的生活的时候。
环城在那个时候,是一条在天边永远触摸不到的极光。
当时的人普遍认为, 这道贯穿各个洞天的极光并无实体, 而是如星星太阳一般的自然现象,并非真实存在。
长长久久, 岁月悠悠,大家都习惯了有这么个养眼但无法干涉的极光存在, 少数修真大能对其非常感兴趣,但从有记载的探索来看,只是无疾而终罢了。
后来, 大家仿佛都把这条光带遗忘了, 只是当成天边养眼的风景, 就像看星星看月亮那样。
此后, 不管是多族大战也好, 修真界的各种剧变也罢, 所有人似乎都忽略了极光的存在。
直到大灾变之后,一切天翻地覆, 一群逃难之人,不知为何误入光带之内,发现了一座高大宏伟的城墙,上边有大量的天兵矗立, 整座城都在发光。
最初,没人意识到他们来到了光带之内,以为这是某个没被发现的仙族秘境。
……为啥不是魔族的?
额,双方的建筑画风都不一样好吧,一般来说是不会弄混的。
总之,他们待在这里,得以躲避大灾变,之后,发现了城墙的另一边,存在着一个混乱而神秘的空间,其内有蠢蠢欲动的归虚兽……
至于是怎么发现的,外边全是可怕的天灾,根本出不去,既然外边没什么好看的,目光自然就会望着里边,比如——如何掌控这个神奇的仙族遗迹?
这些避难者,大部分都是人族,而此时的人族,又与珂芋接触的人族不大一样。
大灾变之前的人族,在各族的战争中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其他各族都只能依附人族生存,一切以人族为尊。
这又怎么说呢?
比如说,河里的一条鲤鱼成精了,化形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条鱼所属的鱼群,都沾点福气,虽然没能成精,但变得比原来聪明点,长得大一点,鳞片多了点光泽,这都很正常吧?
然后有个渔夫,他发现了这些漂亮而有灵性的鱼,设计陷阱抓了不少,拿到城里头卖给富贵人家,得了很多钱,一下子从庶民跳跃到小富之家。
鲤鱼精知道后气得要死,趁着渔夫儿子路过河边的时候,卷起一个浪花把渔夫儿子连人带马车沉入河里头,折腾了几个时辰后放人。
最后一个浪花把他们拍到岸上,几个人连滚带爬的去见渔夫,讲述了这段恐怖经历,渔夫一拍大腿,觉得这还了得,立刻重金悬赏,招聘武夫和道士,让他们把河里那妖孽的头颅端来领赏。
结果自然是成功伏诛,武夫道士名利双收,渔夫心头舒畅松了口气,这段故事被当地人口口相传,并在数十年后成为当地真假不知的传说。
从渔夫等本地人的角度来看,就很正常的以人为上,区区几条鲤鱼也配与人命争高低?
从鲤鱼精的角度来看,也没啥问题,你抓我族人,吃鱼儿孙,鱼当然要报复。
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层面,那没啥可说的,谁拳头大谁就有理呗,谈什么是非功过。
可是,如果从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就很有问题。
就仙族的角度来看,开智的鲤鱼精和人族只有外形上不同,本质都为智慧生灵,都应该享有智慧生灵应有的基本权利。
配上事发地点尚处执法的真空地带这一现状,如果让仙族来评价这事……怎么看鲤鱼精都是正当报复,无理的是渔夫一方。
在她的上辈子生活的蓝星上,只有人类一个智慧生物,正所谓恐怖直立猿是所有野生动物刻在dna中的恐惧,用不着纠结这种问题。
但如今这个环城内的世界,是一个多种智慧生灵共存的地方,同为能交流的生灵,本应相互享有一定的“人权”——在琢治,珂芋将这个概念,以琢治居民和琢治律法推行,让其得以实现。
任何生灵,不问种族和出生,只要成为琢治居民,就能享有相对平等的权利——只能也只是相对平等,毕竟责任权利和个体情况都是不同的,一视同仁反而成了最大的不公。
总之,那个时候的人族,骄傲和自满的行为已经融入骨头了,相关的一言一行,无不有着对其他种族的俯视,这种融入甚至没了骄傲和自满之类的情绪,只是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
凡人还会有对妖怪、鬼魂之流的敬畏,但修真者,那真是遇到了大妖都敢打从心里头认为,我屠你族群取材修行,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不管你和凡人有多大仇,你杀人就是不对。
再说了,靠着之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山寨精神,模仿仙术和仙器,不管是法宝炼制、笔生符箓还是修行法门,都有长足的进步。
也搞清楚了一些浅显易懂的仙器运行机理,在那个时候,哪怕是最悲观的玄皇,也不会否认,只要保持如今的势头,总有一天,人族将与仙魔肩并肩。
在仙魔都已经远去的前提下……人族的自信心空前膨胀,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了“万灵之长”这一自称。
这种以人族为尊的思想,哪怕遇到大灾变,也没有动摇……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意识到大灾变的真正规模,不能正确评估这次天灾的级别,以为只是他们自己遭殃了,那也没差。
至少当时最悲观的避难者,也没有意识到,这场天灾居然散布得如此均匀……如此的,影响深远。
有了这等思想武装打底,这些避难者确定这里的仙禁不会突然对自个儿发难后,就愈发大胆起来,修真者和少数族裔串通一气,想要将整个秘境控制在手里,再不济也要摸点啥宝贝。
当时侥幸逃到环城的,当然不止是凡人,还有一些修真门派和异族——大灾变让这些挤在秘境和旮旯中生存的战败者,也不得不从藏身处惊坐而起,四下逃窜。
这些妖族、灵族、兽族之流的少数族裔,之所以也跟着这么干,主要是因为他们明确认识到自个儿已经没了退路,就算外边的灾难平息,自己原本待的旮旯也没了,再找个地方安生实在太难,横竖是个死,唯有与人族修士争一争遗迹,才能讲一讲生存权的样子。
……不过对某仙人来说,都是一丘之貉。
长久的探索和尝试大多无功而返,眼前的遗迹就像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管他们做什么都无动于衷,唯有归虚兽撞击光带时才会泛起一点波澜。
好在他们逐渐摸索出环城的一些规矩和禁制,对归虚兽,心中也没了最初的恐惧,一些修真者闲来无事,从城墙出剑,收割归虚兽的头颅。
那个时候……一般人还真不能从环城跑到归墟地带去作死,有禁制的,后来这层禁制没了。
大灾变的封锁持续了很多年,凡人都已经过了好几代了,他们世代在这里生活,儿孙早就不对外边的世界有什么执念了。
连带着异族人口也越来越多。
不过,就算人口变多了,却也没出现房价上涨,物资紧缺之类的问题。
因为……环城在不断扩张,顺着城墙前进,可以来到下一个界域,一直走,最终能回到原点,这一点他们老早就发现了,原本是只有两个界域,但随着时间流逝,新的界域不断出现,翻倍、两位数……等到外边的世界终于可以看到日月的时候。
界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二十个。
环城人在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每当出现一个新界域,都会欢呼,都会召集大量的人手前去调查。
毕竟,谁会嫌弃地盘大呢?
少数族裔们也特别开心,因为他们可以各自盘下一个界域生活,完全自主自治。
在这之间,时有矛盾打打杀杀,对新界域的争夺……其间各种手段,可不比宫斗剧离谱。
但是,在争夺内斗之余,强大的异族和修真者,在发现每个界域的出口都连接着不同洞天后,也确实忧心于环城的实质,震惊于大灾变的规模,揪心于另一边的归虚兽。
……但这老实说没啥用,该抢还是地抢,该打还是要打。
后来,他们终于接触到了外界,见到了昆仑派弟子,这才确信了这场可怕的大灾变,到底是个怎样要命的情况。
昆仑剑祖在那之后,亲自造访环城,看到了另一边的景象,然后……刚刚缓过劲来,不,还没缓过来呢,充其量就是跑完体侧喘了两口大气的上三派和下三门,开始了对环城的勘察。
越是勘察便越是心惊,做为有着悠长历史的大门大派,眼光自然不是环城现存的宗门可比的。
三清老祖不过三日便提出了一个如今修真者耳熟能详的假说:
用个形象但不够恰当的比方,如果把洞天比喻成一粒粒珠子,那么环城就是将珠子串连在一起的那根线。
当然,这不止是一条线。
环城还将归虚兽抵挡在外,考虑到环城大概率是仙族重器,有一个疑问就很值得在座的各位探讨了——为什么仙族只是将归虚兽抵抗在外,而没有将其彻底消灭?
作者有话要说: 无华前辈,惨。感谢在2021-01-06 23:33:05~2021-01-11 22:22: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折纸鱼、京墨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血玉妖军—晨光 15瓶;然圻 8瓶;京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