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315)
悠悠大公桥(315)
▲饱含记忆的筒子楼
可以不用真名吗?……可以,那就好。你们就叫我老赵吧。“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姓赵的《百家姓》第_一!……知道,原来不是姓李的第_一换成现在的姓王的第_一吗?可说来说去,姓赵的才算是开天辟地第_一姓!
我老爸老妈都是市酒厂的职工,我家当时住的是面临胜利四路的一栋3层2单元红砖黑瓦的筒子楼。每个单元每层楼都有一条长长的公用走廊连着每家每户。楼梯和公用厨房在正中;楼梯在中间,两端的两间是大套间,一室一厅有30个平方,住的不是领导就是老工人,或是家里子女多的职工。然后依次是小套间,也是进出两间,20个平方;还有几个10平米左右的单间,单间住的不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就是新婚的双职工。
每层楼的公共厨房里都是各家的煤灶,旁边用砖砌一小块区域,开始放的是煤球,后来放的是蜂窝煤,楼梯转弯处的空间堆放着各家劈好的gan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筒子楼没有卫生间,连公用的也没有。要方便不管是刮风下雨、再早再晚就得下楼到胜利四路上的公共厕所去,所以每家每户都有必备的夜壶、尿罐或痰盂。那个时候,胜利四路只有转运街那一小段,还没有通到夷陵大道;养鱼池(八合塘)还在,还没有被填没,每到盛夏,还是有成片的荷塘的。
那个时候,大人都上班,孩子们都跟着大人在厂里食堂吃午饭,所以只有等到每天傍晚大人下班、孩子们放学之后,筒子楼才会开始热闹。那个时候,学校不像现在这样下午早早的就放了学,而是有各种活动要参加。所以回家以后,大人们忙忙碌碌的淘米洗菜做饭,孩子们就和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去做家庭作业。作业做完了,饭菜也好了,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就会端着碗楼上楼下乱窜,看见别人家里有自己喜欢吃的菜,就毫不客气的去夹一筷子,没有人会计较,各家的孩子都一样。
那个时候还没有普及电视,吃完晚饭时间尚早,大人们就会搬起家里的木靠椅或木板凳,在楼下的空地边聚集。女人们就会坐在一起打毛线,除了交流编制技巧和zui新针法,就是家长里短的互通情报;男人们就凑在一起吃烟喝酒,中间放个方凳子打“争上游”。那个时候打牌不“带彩”(赌_注),就是输了的蹲着,也是玩得兴高采烈的。当然还有下棋的、玩乐器的,很是热闹。
那个时候孩子们是没有人管的,反正大人知道孩子们也不会跑远,再说那个时候也没有拐卖人口的,社会治安还是不错。女孩子就在筒子楼前的那一排大槐树下跳橡皮筋,或者围着筒子楼游戏嬉戏疯跑,笑声荡漾;男孩子要么就到不远处的篮球场打球,要么就玩“抓特务”的游戏,夏天的时候,还会到养鱼池的中间堤坝的草丛中去捉“亮框虫”(萤火虫)和“蛐蛐”(蟋蟀)。一直玩到晚上10点,听见大人的呼唤回答一声,紧接着就是一句:“回来睡觉”!
所以有学者说,电视的普及是传统文化消失的起点,从那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有这样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童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