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191)

悠悠大公桥(19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悠悠大公桥(191)

    ▲女理发师

    据考证,剃头佬的起源应在汉朝就出现了专门以剃头作为职业的人,但剃头在宋朝开始变得较为普及,当时剃头匠被称为“待诏”,甚至有了专门生产理发工具的小作坊。那个时代,剃头匠的主要工作是为名门望族的男性刮面和剃须的。到了清朝,因为“剃头令”的强制推行,加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不得不将长长的头发再进行一次修剪,就使得剃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有了剃头担子的成熟。

    那种走乡串村的剃头担子(北方称挑子)一头是木箱:里面装的有各种理发工具,如大小手剪、梳子、篦子、掏耳勺、毛巾、大围裙与猪胰子(猪胰脏做的肥皂)等,另一头则是一个小型炭火炉,剃头时在上面架起一个烧热了水的脸盆,放上一块毛巾,用以剃头结束后给客人洗头,也用于修面前涂抹皂液,修面后擦脸所用。当然由于那时剃头佬都是男人,所以享受剪发服务的也都是男人,女人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允许去那里修理头发的。

    辛亥革命不仅开辟了国家的新命运,社会的新发展,也使得剃头佬向理发匠、剃头担子向理发铺成功过渡;五四运动后,理发业将男人的剃光头向真正的短发发展;新生活运动使得很多思想前卫的女学生开始走进理发店;解放后,女理发师的出现成了“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最有力的证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理发就从剃头、修面一步步发展到讲究发型和烫发,以及头发的颜色上面。同时由于头发的造型成为了个人形象很重要的一部分,理发业就因为人们对头发观念的改变开始有了不一样的魅力。

    不过走进今天几乎所有的理发店,可以感受到的都是扑面而来的男性荷尔蒙,几乎越来越少看到女理发师,这的确让人很难相信理发行业在一段时间里曾经有过女性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解放以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营和集体理发店里除了老师傅几乎都是女生。那个时候,既有8小时工作制,又有周末休息日;既有固定工资,又有劳保福利加上劳动强度也不大,又受男性顾客喜欢,自然是一个很适合女性的工作岗位,甚至在改革开放初期,理发店里也是以女性居多。

    那是因为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理发店要么就成了商业连锁,要么就成了私人专营,随着价格的高企、服务的低下,再随着电动推剪、电动剃须的盛行,越来越多的男人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而由于准入门槛低、个体理发店竞争压力大,各种连锁经营门店遍地开花,导致理发师的劳动强度大幅提升,女性天生体力不如男性,加上又有更多更好的岗位出现,所以女理发师也就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当然,那些曾经随处可见的小发廊、美发店有很多是属于“挂羊皮卖狗肉”,应该属于娱乐休闲保健范畴。

    毫不讳言,现在几乎所有的男性理发师都有点娘,没有什么阳刚之气,这是因为女性从理发到美发的时尚风潮兴起让理发店的生意空前盛行,虽然现在的那些知名连锁并不排斥男性顾客,但无论在哪家理发店里,几乎全都是女生。都说投其所好,这就注定理发行业越来越多出现男理发师很娘的形象,因为那样的理发师才能帮女生打扮出漂亮可人的模样。当然,如今的一些门店里也不乏高大帅气的男理发师,他们似乎更懂得挖掘女性身上的美,更能打开女性追求美貌的梦想。

    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带给我们无数的震惊和悲恸,也带给世人更多的坚强和信念,在志愿者的队伍里,也有着无数理发师的身影。这场疫情也进一步改变了理发的格局和结构,越来越多的男性拿起了电推剪和剃须刀,自己动手简单的改变自己的容颜。更多的女性却在疫情之后更多地走进理发店的大门,似乎明白了时光如梭,光阴似箭,青春不会再来,美貌也不会依旧,所以要学会装扮和美化自己。

    现在的理发店不再是以前的模样,现在的理发师也不再是以前的剃头匠,时代在前进,历史在更新,理发更多地融入了美容、设计和个性的元素。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纪,也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新的理发店会用自己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些正在消失的老理发店也会成为我们且行且远的回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