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漂泊
七月,一场酝酿已久的暴风雨终究是来了。北平天津相继失守。上海是全国重要的港口,早有传言说仗要打到上海来,老百姓日子要不太平了。懋渊的大伯早被调去了南京,他打量着懋渊家的宅子空着,便在上任前把家中的太太姨太太们都安置到了乡下。
听说日本人的飞机在天津大学扔了炸弹,全国的高校都是人心惶惶。子寰和几个同系的优秀生坐船去了香港。据说,原本这个名额是林志伟的,不过,他自己不愿意走,说要留下来抗日,在教授的推荐下,才把名额给了子寰。原来,那物理系的系花便是许子寰的恩师,教授力荐他,不知是不是因为女儿的缘故。
懋渊的父亲出了趟远门却迟迟没有归来,写信来说是人在香港,暂时不便接她过去。懋渊平日里住在学校,偶尔放假回家,看到伯伯一家住在自己家里,形成一种鸠占鹊巢的局面。家里男丁稀薄,女眷们住在一起彼此也有个照应,她这样安慰自己。婶婶们爱打牌,客厅里没日没夜传出哗啦啦的洗牌声。
有回懋渊回家,恰巧大婶娘不在,三位姨太太便把懋渊拉上了牌桌。二姨太一边洗牌一边故作神秘道:“你们都听说了吧,上海已经打起来了,老蒋说是誓死保卫,你们看可守得住?”三姨太不以为意地挑挑眉毛:“我们躲在乡下怕个什么,何况我们老爷是政府高官,唉,谁晓得呢,反正仗打不到我们头上来就好。”四姨太附和着点点头。懋渊的心思不在牌桌上,压根没注意她们在讲什么,三姨太见她心不在焉的样子,用手在她眼前一晃,咯咯笑道:“真是女大不中留啊,打个牌都不专心了。”懋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恰巧这时候大太太回来了,懋渊赶紧逃回自己房里。
自开战后,大量的师资力量南流,懋渊学校的几位最有威望的导师都去了昆明。
子寰不断来信,劝懋渊去香港。家乡不太平,到了那边既能读书,又互相有个照应。
懋渊起初有些迟疑,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就这么走了,大学文凭也没有拿到,白白浪费了这些光阴。然而耐不住婶婶们苦口婆心劝她,上海形势不好,倒不如去香港投奔她父亲。
八月初,懋渊终于带着书望前往香港。临行前,她去向兰娟兰婧道别,将自己多年的藏书留给姐妹二人,兰娟将一张姐妹二人抱着琵琶的合影夹在一册线装书里送给懋渊,兰婧又在里面夹上了天平山的红叶。
姐弟二人托人买了船票,一路上经历了不少波折,身上的几百块现金都被偷了。船上鱼龙混杂,姐弟二人被人占了便宜也不敢声张。
好容易到了香港,船还没靠岸,懋渊就远远地看见子寰西装革履站在码头上等候,她鼻头一酸,眼泪就滚了下来。汽笛声一响,她赶紧穿过甲板,挤过密密麻麻的人群,向子寰奔去,子寰看着眼前这个风尘仆仆的姑娘,感慨万千。他伸出手想替她拭去泪水,迟疑片刻,将手落在她肩上轻拍两下,随即带着她离开。书望拎着两人的行李紧跟在后头。
子寰早帮懋渊姐弟租了小公寓,一面帮他们搬进去,劝他们先将就着住下,一面又说会尽快替懋渊找到她父亲。懋渊感动不已,要留子寰在新居吃晚饭。子寰却不肯,说是学校里有事。
原来这群学生办了个剧社,课余在剧场演戏,为抗日募捐,懋渊到港后常去看他们演出,又在散场后和他们一同宵夜,于是和这群学生都混熟了,在子寰的鼓动下,她和书望也都加入了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