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巾帼难为 > 第121章 讨伐

第121章 讨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将病愈的百姓送出城回到驿馆后,老李告诉顾槿契书已经拟好,可以与商行的人签订了。可是擒王军这边需要一个总负责人的签字,本应该是陆庭川的,现在却没法找人回来。

    老李建议道:“要不,还是顾将军签上吧,这事儿能谈成也是顾将军在奔忙。”

    顾槿拧眉:“怕是不妥,按军衔我只是一个百户,没有权限负责这么大的交易。”

    “嗐,连我都知道,顾将军办成了这几件大事,往上升是板上钉钉的。我听说,本来新邑之战后徐将军就有意给您升成千户,被陆将军拦了下来。”

    要不是这老李现在提起,顾槿还不知这其中竟还有这么一遭,一时她也琢磨不透陆庭川的心思。他为何会拦着这事儿呢?难道是因为介怀自己女儿身,没打算让自己在军营长期待下去吗?可是陆庭川明明说过,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战士,也从未提过让自己离开军营的事。

    虽说顾槿自己其实也不太想立时升上千户,毕竟很多军中的事情她并不熟练,千户要统筹协调十个百户营,压力巨大。可是换一个角度想,只有她成为名正言顺的千户,而非领着“武德将军”的散阶,她说的话、下的令才能让战士们信服,才能更好的完成对战士们的思想教育。

    琢磨不透,顾槿也不再纠结这事儿,总归她自己心里对领千户之职也在矛盾。况且现在战局紧张,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老李还在劝她签字:“既然陆将军走时已经将卖粮的事情全权交由顾将军负责,想必这个签字他也是放在您手中的。”

    签不了字,契书就不成立,商行的人就无法回去运粮。思及陆庭川先前与她所说的存粮数量,本来只有三个月,过去这段时日,现在又往邺县调了一部分,怕是再等不了了。于是顾槿不再犹豫,当机立断在契书上落下了自己的名姓。

    一天琐事结束,送走商行的人之后天色已晚,已经来不及再去邺县了,顾槿只能留在驿馆多住一晚。

    回去的路上老李突然问道:“那曹掌柜曾问起我渝州粮商的事,我告诉他们粮食已经运到新邑了,也不知这么说是否妥当。”

    对于自己当初为了打破那些粮商的垄断而编造出来的这支粮队,在他们打算坐地起价时顾槿就没再管过了,本以为已经露出破绽,便也没再让刘春平易容扮渝州粮商老板。只是没想到曹掌柜他们还真信以为真,也是,毕竟当初陆庭川可是让粮队实打实出发走了一圈,不管粮商如何探查,得到的结果也只能是确有此事。

    “并无不妥,反正也只是做戏一场。现在诸事皆定,估计商行那边也就是好奇一问,之后想必他们也不会再管。”

    老李点头应是,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次吃过早饭刚要出发,驿管的负责人就着急忙慌给顾槿送来一封信,说是大将军那边送来的。

    顾槿还以为是自己先前去的建言书收到回复了,当时她想到要给捐物的商户和粮商一些荣誉奖励,是以去信请大将军批复,希望能收到大将军亲自签署的嘉奖令给捐粮捐物的商户,这样以后的募集便会更加顺利些。

    同样的,在买粮的事情上,只需给粮商一个口头上的承诺,保他们以后生意畅通、细水长流,那么价格上会更加好谈一些。

    只是因为安置病人和采买粮食这两件事情都紧急,所以顾槿才在还没收到回复时自掏腰包做了匾额。虽然没有来自擒王军高层的肯定,可依商户们收到匾额的效果来看,百姓心中的名声倒比那虚头八脑的荣誉更好使些,所以当时顾槿上交的建言书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不过虽然暂时用不到了,可是能收到回复的话顾槿还是恨开心的。但她打开信封一瞧,却是一封讨伐漓帝残暴无道的檄文。

    这檄文派发至各个省府县镇的驿馆,将会由驿馆的负责人接着向天下百姓昭告。檄文拉拉杂杂上千字,先是痛斥皇帝无德,致使天罚降临,祸及天下长久的干旱、蝗灾,百姓民不聊生;接着就是皇帝给百姓下毒、用百姓做药皿的事,导致冀州百姓家破人亡、尸横遍野,言辞切切,仿佛亲临而见;接着告诉北边的民众,擒王军的到来是为了恢复秩序,安定生活,让其莫要忧心;最后劝告漓廷官员,早日认清朝廷面目,只要投降便可保全自身和家人。

    此文不知何人所写,直击痛点之余,又情真意切,顾槿知道,这檄文一出,漓帝必定成为天下所有人的讨伐对象,而对擒王军来说,更是有了名正言顺的攻伐理由。

    当下她也不敢耽搁,找来驿馆的所有人手,又唤来刘春平和蒋木,所有人出动去传播这份檄文。城门、城中各处张贴,请儒生传唱,派人在在酒楼饭馆里谈论,势必要让所有人都知晓皇帝的恶行。

    除此之外,顾槿也没忘了村镇最大的情报传输机构村口大娘,她专门找人将檄文翻译成大白话,一则是因为朝廷无道神仙降下天罚的志怪奇闻,另一则便是毒被子的事情,将起由、中毒的惨状和皇帝的目的都统统转述给大娘大妈们。

    檄文一出,犹如热油锅里滴下一滴水,天下百姓瞬间就翻腾了。本来,在百姓心中对皇帝本就没有什么敬仰之心,甚至于,这一辈子见不到一次面的皇帝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还不如能决定自己田亩婚丧的县令。毕竟天下不管是哪个当家,他们的日子都是一样的过,该吃得苦一点都不会少。

    而现在,皇帝做的好事这么一曝光,本来就没有的名望更是全变成了口诛笔伐。甚至于天下儒生都奋而提笔,一封接着一封的檄文都能把皇帝压死了。

    擒王军的军心空前高涨,只恨不得立马攻入漓廷的都城将皇帝斩杀。只可惜,檄文传遍天下,独独传不进那许出不许进的冀州。

    但陆庭川也有办法,在定下的攻城时间的前一日,他带着骑兵队的人跑到城下,一遍又一遍宣读那片讨伐檄文。上面射箭他就撤,上面停止进攻他又上前来接着宣读,别的不说,城楼上的守城战士都听了个全乎。

    只可惜上面都是些大老粗,檄文上的话单开看每一个字都听得懂,连起来就不知所以然了。

    小六撇着嘴,一张脸皱成了菊花:“将军,咱们好像白忙活了。”

    陆庭川也发现了问题,扶额下令道:“先撤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