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平叛安史之乱开始 > 第二十五章兵不厌诈(2)

第二十五章兵不厌诈(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城楼下,一群穿着叛军衣服的将士,立即冲到了城楼下。

    有几个眼睛好使的士兵,打着火把往下一看,对守城的将军说:“将军,这好像真的就是我们的人!上前跑的那几个,我认识!”

    守城的将军闻言,向前伸头一看,真的是自己人。

    崔乾祐可是安禄山备受重用的将领之一,守城的将领不敢怠慢,急忙令士兵打开城门。

    此时,明月高悬,白色的月光洒在城楼上。

    李豫手里攥着烟火信号,掐算着时间。

    城门缓缓打开,李豫大喝一声,让人抬着盖着布的崔乾祐的尸体,快速冲入城内。

    等到2万大军,完全进入城中之后,天空再次燃起烟火。

    守城的叛军们从未见过如此绚烂的烟花,一个个抬头仰望。

    等到他们意识事情的不对劲时,早就被之前埋伏在城里的唐军,全部割喉。

    深夜,许多叛军守军就在睡梦中,掉了脑袋。

    等到天空第一抹鱼肚白升起时,城楼上已经重新插上了大唐的军旗,以及崔乾祐的脑袋。

    象征着和平的烽火,再次在潼关点燃。

    李隆基登上承天门的城楼上,老泪众横,放声大呼,“潼关又回到大唐的手中了!”

    城楼下,百姓齐齐跪倒,高呼,“天佑大唐!”

    李豫此时浑身是血的站在将士面前,给昨晚上作战勇猛的人分发财帛。

    “陛下说了,只要忠于大唐,有功于大唐的人,一定会被优待!本王,这就给昨晚上作战最勇猛、冲在最前头的人赏赐!”

    等把该发的奖励等都奖励之后,李豫看向了另一边一直低垂着脑袋的将士。

    这群将士是在开战时,贪生怕死、畏缩不前的人。

    李豫没有体罚他们,也没有责骂他们,而是深深地朝他们看了一眼说:“怕死,是人之常情。所以古往今来能够封侯拜将之人,都是勇气可嘉之人。可没有谁天生就是将军、英雄。只要你们有一颗向上的决心,荣华富贵,你们一样唾手可得!”

    一席话,说得在场的逃兵,一个个抬起了头,眼里又燃起了斗志。

    之所以,要花那么大的心思,去笼络将士的人心,是因为李豫清楚,值此非常时机,能够得到更多将士的拥护,他才能够为后来干大事做准备。

    收复潼关,只是平叛安史之乱的开始。

    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而艰难。

    他必须要尽快培养出一支忠诚于李唐的铁血军队。

    潼关再次回到唐军的手里的消息,在一个月后,传遍了整个大唐。

    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再次上书李隆基,告诉他,只要坚守潼关不再丢失,坚持一个月左右,大军就会赶来支援。

    李隆基看着这些皱褶,喜忧参半。

    喜的是,李豫只要能够坚守潼关一个月,长安就有救了。

    忧的是,李豫只有2万兵力,能够守住潼关吗。

    为了安全起见,李隆基又把长安城内的6万兵力,分给了李豫。

    潼关此时,已经有8万兵力了。

    李豫没想到,这李老头子的觉悟竟然这么高了,真舍得把这么多兵力给自己。

    当即写了一封歌功颂德的奏折,快马加鞭送到长安。

    李隆基看完,鼻子一横,“这小子嘴巴像抹了蜜似的。”

    另一边,安禄山正在从河北杀过来,想象着自己坐在大明宫的金黄宝殿内,接受百官朝拜的情景,已经开始喜不自胜了。

    可是,人还没到潼关,就听说崔乾祐被杀,潼关还丢失了。

    他气得差点儿中风。

    虽然此时他离中风失明,真的不远了。

    “带领唐军拿下潼关的是哪个将领?”

    安禄山记得,大唐还活着的、能够有实力攻克潼关的将领不多了。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的实力就让他畏惧。

    可是,他们此时不在长安啊,就算要勤王救驾,最快也要二十多天才能到,不可能比他安禄山还快。

    “回禀大将军,攻克潼关的不是什么将领,而是李唐宗室广平王李豫。”

    “李豫?”安禄山震惊。

    李豫他认识,他干爹李隆基的长孙,今年27岁。

    印象中,这个广平王为人低调,与人十分友善、温和,不像是会打仗的。

    加上他的太子父亲李亨,因为多年来处处被宰相们轮番打压,养成了懦弱、谨慎的性格,所以作为李亨的长孙,广平王李豫看起来也是挺好欺负的样子。

    安禄山摸着自己的黑胡子皱眉,“这小子,竟然杀了我的爱将,还拿下了潼关?哼,有意思,我一定要亲自去会会!”

    算起年纪来,安禄山也算是可以当李豫的爹了。

    在他看来,一个毛头小子,何足惧哉?

    于是,当日就命令全军开拔,前往潼关,扬言要好好地教训李豫。

    李豫将画好的一张张图纸,交给手底下的将领。

    该造弓箭的造弓箭,该挖沟的挖沟,该修补铠甲的修铠甲。

    十天后,斥候来报。

    “王爷,安禄山亲率十万大军来了!”

    一听到这句话,军帐内的将领,一个个跃跃欲试。

    “王爷,这一回,我打头阵!”

    “王爷,我!”

    “王爷,我血战沙场无数经验最丰富,我来!”

    8万对10万,差距不大。

    也没什么压力。

    李豫摆了摆手,“潼关易守难攻,安禄山急行军赶来,必定要和我军速战速决!我们偏偏不能如他的愿。”

    众将士闻言,有些着急。

    “王爷,难不成,我们要当缩头乌龟吗?”

    李豫的目光,如寒刀般一一扫过众将士的脸上,再次开口时,声音冰冷而阴郁。

    “你们是忘了哥舒翰的教训吗?二十万大军倾城而出,结果被崔乾祐一步步诱骗砍杀,全军覆没!”

    “王爷,饶命!”众将士很少见到李豫生气。

    平日里,这个王爷脾气温和,待人客气,这让许多人错误地判断,他很好说话。

    此时,李豫负手而立,面色冷峻,不怒自威。

    他抽出腰间的佩剑,直接劈断桌子的一角,“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允许开门迎战!违令者,立斩不赦!”

    众将士齐齐单膝跪地,“谨遵王爷命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