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印刷作坊和报社
印刷作坊凭印刷赚钱,谭玉秀从巫之传承里找出这个时代能实现的先进印刷技术,投入印刷的第一批书正是学堂的教科书,她亲自编撰的。
在此之前,学堂的语文数学教科书都由她手写,老师们抄写,学生们用的也是抄写本。
不过,靠山镇距离鹿山书院较近,在去鹿山书院的路上有一个印刷作坊。
谭玉秀把教科书交给那印刷作坊印刷,免除了老师学生们抄写的时间和精力。
印书钱她出,男学生的束脩里包括了买教科书的钱,女学生可免费领取教科书、适量的笔墨纸。
现代女童的失学率都比男童高,更不要说古代了。因此,能鼓励女童读书、减轻女童读书负担的事谭玉秀都愿意做。
如今有了印刷作坊,不必请别的印刷作坊印刷教科书,尽管府城距离靠山镇比较远,但府城和徐阳码头之间时常有船只来往,把教科书送到徐阳码头费不了什么劲。
作坊里,大宝和贝贝参观教科书的印刷过程,甜甜地夸谭玉秀厉害。
谭玉秀笑吟吟地抱起了两个孩子:“以后你们也能这样厉害。”
过了新年,龙凤胎便七岁了。
她们吃好喝好,长得壮实,体重不轻。可谭玉秀力气大,身材不像过去那样瘦弱,能轻松的抱起孩子。
“娘,印刷作坊还会印什么书?”大宝扶着她的肩,“学堂用不了太多教科书,作坊肯定要印别的书才能赚钱。”
“印话本!”贝贝抢答,“书铺卖什么书,我们就印什么书!”
“书不能随便印的。”谭玉秀摇头,跟孩子解释,“书是有版权的。谁写了书,版权就在谁的手里,擅自印书叫做盗版,这跟小偷没有任何不同。”
贝贝眨眨眼:“要是写书的人死了呢?死了很久呢?”
谭玉秀把两个孩子放下,说:“死了很久的人,比如孔子、老子,印刷他们的书不必要版权。死了不久的人,要问他的亲属要版权。版权是可买的,比如你们写了一篇文章,我出钱买,你们卖不卖?”
大宝说:“看价钱,合适就卖,不合适不卖。”
谭玉秀颔首:“对的,写文章能赚钱,写话本能赚钱,会有很多人写文章话本。”
从桌子上拿起一份手写的报纸,她跟孩子介绍:“这叫报纸,上面刊登的是新闻事件、小故事、笑话、一些商品的价钱、菜谱……”
古代是有报纸的,不过古代最初的报纸类似于公文,在朝廷机构之间流通,政治色彩比较浓,普通人是看不到的。
在永朝这个谭玉秀前世不认识的陌生朝代,报纸依然隶属朝廷,与普通人无关。而谭玉秀做的报纸,是娱乐大众的现代报纸,这种报纸在永朝尚未出现。
发行报纸需要建立报社,谭玉秀目前还没有把报社建起来,手写报纸是她花了心思做的一个报纸模板。
大宝和贝贝往报纸上看见,报纸头版写着一些字:带你看元宵节灯会、青天帮的毁灭、知府大人巧断案、教你做家常东坡肉……
两个孩子不太懂报纸对民众的吸引力,裴流风一眼看出来了,饱含深意的目光看向谭玉秀,道:“这报纸你恐怕你不能办。”
报纸是一个极佳的宣传渠道,朝廷不会让这样的宣传渠道握在谭玉秀手里。
“谁来办?”谭玉秀把问题丢给他。
“我安排人来办。”裴流风想把报纸这一渠道掌握住。
谭玉秀微笑:“好啊,你安排人来办,我教他们做报纸。不过,在某些方面,报纸要听我的。”
“可以。”裴流风答应了。
组建报社需要人,谭玉秀把这事扔给裴流风,要求只有两个:“报社主编我有人选,报社成员要有六成是女人,男人不可以多于四成。”
无论是作坊还是报社,她都要给女人工作的机会。
裴流风没意见。
作为恭王,他有许多手下,也认识许多人,拉起一个报社没有太大难度。
报纸要在报社建起来之后才能发行,如今报纸尚不能印刷,谭玉秀决定让印刷作坊印刷《西游记》、《聊斋》之类的书。
她的记忆力没好到能把四大名著、聊斋等书背下来,但她的传承可以,她把默写的著作交给暂时负责作坊的谭怀珠:
“像《西游记》之类的章回体小说,第一回到第五回印作一册,此乃小说第一册,第六回到第十回印作一册,此乃第二册……
“你可以找画师绘制插图,当然,画师最好是个女人,咱们女人就该让女人赚钱。
“而《聊斋》、《初刻拍案惊奇》之类的故事,你也分册印。
“无论是什么书,可分册的,你这个月印了第一册,第二册要在下个月印,隔一个月印也行,千万不要着急……
“我们有书铺,书先在自己的书铺卖,别的书铺若是想卖咱们的书,他们会主动跟你谈。
“此外,我们的书可能有盗版,怎么处理,你看着办。”
谭怀珠听罢,忍不住问:“二姐,你不在府城看着印刷作坊的生意吗?”
谭玉秀告诉她:“我得去一趟京城。”
“京城那么远,去京城干嘛?”谭怀珠猜测,“二姐要去做生意?”
“算是吧,我去治病。”谭玉秀跟她谈妥印刷作坊和书铺的事,放心地把作坊和书铺交给谭怀珠。
且不说作坊和书铺如何引起轰动,此时,谭玉秀把两个孩子托付给大姐谭冰清和张佩芬等亲人,又唤来黑阁的前阁主苏令和暗中保护孩子,就和裴流风前往京城。
兄妹俩都舍不得她。
“我们不能和娘去京城吗?”
“是啊,我没去过京城。”
“你们得上学。”谭玉秀挨个亲了孩子,“娘不会在京城停留太久,办完事,娘会很快回来。以后你们放假,有空了,娘带你们去京城玩。”
两个孩子噘了嘴,要她把京城里的吃食和有趣玩意带回家,又让她快去快回,才恋恋不舍地和她道别。
谭玉秀走了,她们也得回靠山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