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月牙石珏山陨玉 狼狗人举国尽孝(下)
话说杨立受辱于玉美人,躲在僻静之处拍水发疯。发泄完毕,依靠在柳树上,望着天空有气无力的喊了一句:“北斗七星何在?”
“在”字刚刚脱口,云缝里就钻出七个神仙来,他们形容高大,体态飘然。分别是北斗阳明贪狼星君、北斗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贞星君、北斗北极武曲星君、北斗天关破军星君。
七星君跳下云层,齐齐跪在杨立面前道:“擎君爷爷辛苦,不知爷爷有何吩咐?”杨立道:“那个珏山女妖是何来历?”巨门星君道:“爷爷容禀,珏山多玉,与天相接。天上无数神仙曾于珏山落脚,故山中有仙气。万年来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山尖孕育,产下一对双胞胎。老大玙美人,老二玉美人。她们姐妹本可修炼成仙,位列仙班。奈何误入歧途,追随七口妖龙为非作歹,坏事干尽。”
杨立不说废话,直截了当道:“怎样灭之?”巨门星君道:“爷爷可去天上找矮仙人,他手里有一块宝石。名为月牙石,或可助你。”杨立不言一谢,纵横之下,往天界去了。
说话间,杨立进了南天门,四大天王正猜枚划拳。见杨立来了,急忙收了玩具,俱上前恭迎。杨立问:“矮仙人在何处?”答曰:“在斗牛宫。”杨立进了南天门,转入斗牛宫。但见有一黑头矮人趴在桌子上睡觉,两个守卫也去偷懒。门外排着长队,都是找他办事的。
杨立大步进去,却被排队的人扯住,喝道:“我们也是找矮仙人办事的,况且都排了三个时辰的队,你谁呀?一来就插队?后面排着去!”杨立回眸冷笑,似有恶意。吓得那人马上松了手,弯腰恭敬道:“您请!您请!”
杨立进入宫中,径直来案下,一把提起矮仙人,将之摔到地上。矮仙人这才清醒,待要骂街,揉眼一看是擎君杨立,吓得磕头认罪。
杨立蔑笑道:“你就是矮仙人?”矮人道:“正是。小仙乃凡人得道,未成仙时人称我僬侥。成仙后便叫我矮仙人。”杨立道:“听闻你有一宝石,名唤月牙石。我救师心切,可否借用一时?”矮仙人二话没有就拿出月牙石交给杨立,杨立拿了就走,拐弯抹角碰上了李天王父子,李天王父子要去校场整军训话,没成想碰上了杨立。李天王笑道:“擎君自皈依佛门,一向少见。今日不期而遇,我父子正好奉命整军训话,请擎君去讲两句激励将士的话。”杨立内心最鄙视最抵触这种动嘴皮子的活。心里抱怨道:“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扯淡。”杨立正眼不瞧,像空气似得走了。李天王父子被杨立视做空气,置若罔闻,好不尴尬。
再说珏山洞内,玉美人恐杨立搬来救兵,强欲与长老做事。长老宁死不从,破口辱骂。激怒了女妖,挈刀撷首。生死之间,弥留之际。杨立捣毁洞门,御枪来取。女妖见状,舍了长老,避开锋芒,舞袖待战,笑道:“擎君是和我成亲的吗?”
杨立揣出月牙石,趁其不备,丢出月牙石,正中其喉腭。须臾间便闻身体破裂之声,倾刻娇容长眠于輀。此正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古训也,长老亲见妖被灭,心生万喜。口虽不言,心多赞叹曰:“吾有此徒,何患路长?”
话说杨立救了长老,回到四夷馆汇合适象沙婆一同进宫面见国王。不一间,师徒三众临城下,三宝示以木棨珽,城门官验收无误后即报与黄门,又由黄门入大内启曰:“有东土取经人至,欲于此通牒过关,见及弗见,犹请殿下自度。”
时殿下正喂药于太后,闻此锁务,不意脱身。太后知其心意,乃抚手颤声曰:“我知道你孝顺,可你是一国储君。不能尽小孝而忘大孝,夫大孝者,无不以公为孝、以民为孝。今既有东土高僧到访,汝当亲问,何以锁务趋避乎?你难道忘了你父亲是怎样的了吗?”殿下乃命紫宸殿朝见。
不一时,殿下加王冕、龙袍。一时间百官朝贺,分居两列。殿下敕令:“传唤东土僧人入殿。”内官传命于城门吏,方启门放行。三宝深恐沙婆貌丑,枉担惊驾之罪。乃教沙婆找地方回避一下,只带着杨立进宫面圣。
三宝着白玉袈裟,持十二环禅杖,正襟危步,法门龙象的进了紫宸殿。伏拜丹墀,高呼万岁。百官见此,皆喃喃称赞。殿下也觉中华之国人才一表,不可侵犯。遂赐座于三宝,三宝谢坐面君,见国王甚是年轻,不知其为殿下。
三宝拿出通关文牒进而再拜道:“请陛下在此文牒之上加盖宝印,贫僧也好南游取经。”殿下见他不知情,将自己拜做国王,慌得急忙解释道:“高僧不可乱叫,我非国王,乃太子也!因父王有病,我权摄政。高僧若想通关,就请诵经祈祷,祝愿父王早日安康。”
朝中宰辅问:“高僧出东土欲往何地?”三宝曰:“南海普济寺。”又问:“其程若何?”答曰:“未曾走过,略约九万六千里。”
宰相问曰:“费时几何?”对曰:“十三年矣。”宰相又问:“圣僧佛寿几何?”答曰:“贫僧五十六岁奉命取经,历经十三年,今已虚度六十九。”宰相笑曰:“我看圣僧粉面嘟嘟如同少年一般,怎么可能六十九?高僧身上一层不染,怎么可能行万里路,来到我处?”
三宝推出杨立道:“贫僧之所能足躐千里,全赖贫僧之贤徒也。”文武百官上下打量杨立,将杨立看得羞人答答,紧退长老身后。一时无话可聊之间,猛听得一声狼叫,紧接着翊卫队便来启奏说:“御花园里闯入一头母象精,意欲伤害国王。”
长老还没反应过来,殿下及文武百官都乌泱泱的跑到御花园去了。长老和杨立定了定神,缓了缓心。才想起来是象沙婆捣鬼,恨得长老道:“刚走了一个袁空幻,又来一个象沙婆,尽给我惹事。”
长老拉着杨立的手风风火火冲到御花园,这里已是围了一圈一圈又一圈。少时,三宝挤进人群里,亲眼看见铁笼子里装着一头绿眼狼在吞食东西,旁边是那婆子拿着馒头喂食。长老不由火烧了心,过去就扇一巴掌,骂骂咧咧不住口。沙婆解释说:“师父你说奇怪不奇怪,这头狼不吃肉,就喜欢吃馒头。”太子哭着说:“这不是狼,它是我父王。”长老十分吃惊,正要弄清情况时,有一凤驾光临,殿下视之,乃太后也。殿下跪迎曰:“母亲负病来此,是叫孩儿无地自容乎?”乃斥侍从,欲馘之。太后怒曰:“此乃我之意也,绝非他人之过。汝承祖训,安敢施暴无辜乎?”殿下复拜,乃止。
三宝上前礼拜,二徒亦拜。顾狼视三宝。目噙欲泣曰:“此非丛林之物,实乃社稷之主。”
三宝六神皆惊,稍顿之。详问由缘,告曰:“陛下生性多残,嗜欲好杀。春焚秋猎,夏躐秋缳,所作所为已记于天。凡人得志,必泄昔日委屈之欲,况帝乎?此也罢了,俗云‘百善孝为先’:陛下为人之时,先皇皆有肺疾,正是骨肉相赖之际。陛下恐浼传于己,特囚先皇先妣于御马厩,日食草,旦饮尿。先皇以此为耻,绝食三日,负病而薨。先妣忿恨,咒骂陛下为白目狼,陛下闻之,割舌剜目,终死。”
言及于此,师徒无不攥拳切齿以仇之。太后泪眼朦胧,心皲欲裂,伏案流涕,复不能言矣。殿下续言曰:“皇爷爷在日,多行孝举。皇爷爷故去,使食母之獍戴衣冠,使跪乳之羊披狼皮。日月混出,乾坤颠倒,国中再无孝子矣。好在天道不昏,报应不偏。使二脚沦为四腿,使天子易作土狼,使人形变为兽样,非他人之咒也,皆归其之愆也。窃念“子不言父”,纵父有罪,子亦无过乎?若我等儿孙尽到规劝之义务,何致于此?父终父,子终子,子焉忍见父为禽兽之躯耶!吾求神僧广施法力,救父一命也,虽黄金富贵亦不足惜。”
言讫,长跪三宝前。长老不知所措,目视杨立。杨立说了一句话:“不孝之罪,罪获于天。”说完这话,天上降下一位神仙,乃护道真人弟子太阳星君。神光到处,众皆下拜。太阳星君拜了杨立一番,乃对众人言曰:“孝治国名虽孝治,实则最是不仁不孝的。上至国王,下至黎民,打骂父母,残害生灵。过生日乃是庆祝生辰,尔等却要杀生庆祝。亲人命丧,本是哀痛之事,尔等不加流泪,却大吃大喝,靡靡音乐。太上有言曰:‘恶狼欲求犬者,当立一千三百善;犬欲求人者,当立三百善’。尔等要想自己的亲人变化成人,必须从狼做起,狼做一千三百件好事就会变成狗,狗做三百件好事就会变成人。如果做一件坏事,那他们永远不可能复原成人了。”
殿下问:“可他们现在是禽兽之躯,如何做好事?”太阳星君道:“或引盲,或救溺。或驱恶,或守善。凡其所及,凡人所需,皆可立善。”说着又拜了杨立,返回天庭去了。
长老因急征程,俯呈通牒求印。太后接过,一一翻看。有一朱笔,视之,乃大周女王则天陛下也,其文曰:
北龙神洋暨东土大周圣母神皇则天大圣远召:朕初登基,民心有惑,疑为女子安能称帝?朕亦有此惑,不思称帝。奈佛祖示下:圣母临人,永昌帝业,言朕乃东陵圣母转世,言及南海普济寺有经云《三宝大云真经》。时福先寺大德高僧唐释子张文明者,乃南华真人转世,三十五岁已往天竺。十八年后,复任南游。朕感其诚,拜为御弟。所经之地,切望放行,届时两国利通有无,互惠周边。天授元年秋十月——洛阳城南,大周九印。后面乃是碧云国印、黑米国印、敬法国印、飞鹰国印、文邦国印、信法国印、妇士国印。
太后览毕,心叹曰:“武则天真乃千古一帝也,我何不效仿之。”乃持玉印盖之,还递与三宝。并在鸿胪寺设宴款待了长老师徒,宴席上,太后道:“陛下人身还未恢复,不知大国高僧对我孝治国有何治世良言,我当谨记在心。待陛下恢复人形以后,我必定时刻督促。”
长老乃大发议论道:“贵国名为孝治国,当以孝治天下。孝顺父母,理之当然。然而名利驱动之下,上至国王,下至乞丐,不孝顺父母者比比皆是。国家欲强,以民为先。人民欲兴,以孝相传。太后可将每年的七月初八定为国孝节,列入国法之中,人人必须遵守,违者将严惩不贷。”
太后来了兴致道:“请问国孝节之详情如何?”长老娓娓道来:“每逢七月初八国孝节之时,举国带薪放假十五天。这十五天内不许做自己的事,而是规定士农工商等所有人在此期间必须回家为父母洗脚、捶背、按摩、聊天、做饭、务工、娱乐等各方面尽孝。并派专人暗中监视,并在半年之内派人私访其父母,看其父母对子女之孝顺是否满意等。如发现并没有做到或者其父母不满意者,官可罚俸半年,降职一等。民可罚钱五百至一千不等,并在各行各业减少对其之聘用机会。若三次不改,官可降民,永不录用。民可充军,永不复返。
若家中无父母者,可孝顺亲戚老人。若无亲戚老人,可孝顺邻居老人。再无,可孝顺鳏寡孤独者。贫民孝顺父母长达十年以上者,且口碑道德极好者可经地方举荐为官,若其才不胜任或不自愿,可在各行各业中优先提供职业,若有其职业,可奖金十万至二十万不等。每年选出十大孝子标榜天下,必能深入民心,与民呼吸一体,社稷将永世不衰!”
太后曰:“善!”即以此定为国策,列入国法。
临别之时又赠送了一颗夜明珠。
话说师徒三人离了孝治国,走了很久,走至一园山,怎叫园山?只因连绵起伏之山都围着栅栏,栅栏里栅栏里又都是果树。光秃秃的,只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叶子。有诗道:
山上农园如长路,
寻头捞尾不知处。
连绵直至虞渊里,
莫非西天栽果树?
三宝不由赞叹道:“观此山园,足见民风之勤也。”于是问杨立道:“果植于山,能结果乎?”杨立道:“我常食果,只知其味,不知其卉。”
三宝道:“贤徒不必如此,术业有专攻耳。若你以此问我,我亦不知。”杨立拜服之,指山顶道:“爬过此山,下了此岭,必有人家。”三宝道:“善哉!沙婆杨立,努力向前。”说罢,下了骑,卷了袖。攀山椅石登上顶峰,三宝乐道:“看,前林木间有烟火冒出,想是做饭了。若我们走的快还能赶上。”
说着又一步步向下滑,三宝不小心滑落了脚,滚落山坡,紧接着就是一声惨叫,昏死过去。沙婆第一个向下冲,也惨叫了一声。杨立下来寻找三宝,碰着沙婆,沙婆一把搂住杨立哭泣着说:“紫郎有死人,有死人。”杨立看那死人模样:
断臂无头,枯骨腐肉。两腿粉碎,十趾散落。衣服件件如雪飞,尸体块块被狼吞。认不清男和女,看不出生以死。更可怜亲人心境,真不知何处安生。
杨立违心求善,将死人埋了。一来让死者入土为安,二来以免惊扰路上行人。沙婆更加觉得杨立是个贴心善良之人,对他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情深意笃的信赖。
杨立背起师父,沙婆牵着骆驼犬,两人协力沿山而下,见山下密密麻麻处有炊烟散出,时不时犹闻人吆犬吠声,二人相投而去。
日落时分,二人至村口,那犬吠人吆声愈响愈烈,村之别路还有打猎者经过。
杨立在前开路,沙婆牵着骆驼犬,担着行李随后。三宝自然趴在骆驼犬上,进了村,几条大黑狗就扑过来咬。这时门外闪出一个红脸醉汉,指着杨立晃悠到跟前,嚷骂道:“你是哪个庙里的秃驴,敢到本将军的地盘上来?”
杨立模仿长老模样双手合十道:“将军息怒,贫僧是外地僧人,初至此地,只想借宿一晚,不敢多事。”醉汉不及多话,里头就有人喊:“贤兄不进来吃肉喝酒,站外面做甚?”醉汉应一声“来了”,然后招来一个军士,吩咐道:“给他们安排住宿。”
军士带着杨立向前走,没走几步,醉汉一声大喝,吓的沙婆心惊肉跳,军士道:“将军尚有何事?”醉汉晃晃道:“白住可以,饭钱得给。”杨立点头道:“这个自然。”
话说军士带杨立进入一间破木屋,沙婆拴好坐骑,背长老到炕上。又出去挑回行李,拾掇好后又生了火,熬了半锅热汤。不一会军士端来晚饭,五个馒头三碗热粥。杨立给军士五钱,因问道:“此间不似国都,何有将军卫士行走?”
军士揣了钱,缓声道:“和尚少问,此乃市廛之地,非你出家人所容之处,赶紧歇了好走。”说着甩手离去,沙婆喝了粥,嚼了一嘴馒头,只咽不下去。磨牙撇嘴问杨立:“什么是市廛之地?”杨立道:“像是做生意的地方。”沙婆嘟嚷道:“官与民争利,天下再无穷人矣!”
杨立道:“就怕是阎王开饭店,鬼都不上门。”二人闲话了一阵,那沙婆毕竟女体,又逢长老昏死过去。此时还是半夜三更,神鬼不知,诸多便利,不禁萌生了大播云雨之心,脱了衣服,搂着杨立就要做。杨立许以取经之后再行房事,当下不可。为了脱身,乃假意殷勤,要给她找吃的去,象沙婆感动不已,也就忍了身体之需。
那杨立脱了身,出门迎着风闻到一股酒香,便潜入军汉门内,上陈名酒十大坛,连灶一排,上有六七口大锅。杨立随揭一锅,见锅里炖着个猪头。又揭一锅,乃是虎脑。其余锅中皆猪虎之散肉也,杨立之心犹如狂奔之马,冲天之鹤,按捺不住心中馋瘾。脱去僧衣铺在地上,把六七口锅里的肉各自撕扒撕扒放于衣上,也不管汤汤水水,淋淋洒洒,也不计较脏不脏。都一股脑的包了起来,借着月光飞向山林里独享去了。未知后事,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