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臣附议第章第章第章臣等一下在附议
焦州各地都发生家仆偷偷领取赈灾粮的事,可惜六人只能保证三处地方不出岔子。
至于其他地方,则是充斥着不满的声音,还愈演愈烈。
搞到最后,县令和郡守都不发粮了。
他们有些苦恼,暗中克扣的这些粮食居然混入了沙子。
郑太师果然不是真心想要赈灾,百斤粮食中,沙子就有五斤!
送来的千万斤粮食中,保守估计都有五十万斤沙子,他们怀疑郑太师故意用沙子充当粮食,暗中吃回扣。
如此一来,名声有了,钱也赚到了。
就是这样做就太可恨了,他们这些下面的官员怎么搞,还要花费人力物力去把沙子筛选出来。
听说郑太师还有四千万斤粮食要送到焦州,他们一致决定,等到粮食都发完后,一起筛选,还能省点钱。
郑太师总计吃了两百万斤粮食的回扣。
郡守一人分一百万斤,不过分吧。
县令分个五十万斤,很合理吧。
商贾派人熬粥,也分个五十万斤,没问题吧。
下面那些官吏办事最为辛苦,分个万斤,千斤的,也可以理解的吧。
分来分去,真的会十不存一。
而这,也为后来郑善良举起屠刀,杀尽焦州七八成官员埋下了伏笔。
这些人赈灾时吞进去赈灾粮的,都会被抄家清算,一个不留!
次日。
百官上朝。
朝中,有一位不起眼的官员,是郑善良听都没有听过的官名“礼佛卿”站了出来,他光溜溜个脑袋,官袍是僧衣。
“陛下,臣请旨,开办礼佛会,邀请诸国使团参加,接受大周文化熏陶,同时,为焦州灾民祈福。”
“此举大善,臣附议。”
一群只会喊“臣附议”的官员纷纷赞同。
小皇帝下意识的看向老师。
郑善良语气严肃道:
“陛下,祈福并不会让粮食从天而降,与其浪费财力、物力、人力去操办华而不实的礼佛会,倒不如多捐出一些粮食,拯救焦州。”
“臣平日是最烦的就是空谈,须知空谈只有误国,实干方可兴邦。”
此言一出,“礼佛卿”脸色剧变,要是这句话传出去,大周境内将少了很多人信佛。
这是对信仰的打击,他必须反驳。
“郑太师此言差异,焦州旱灾,定是因为焦州百姓不信佛,若是信佛,自然不会受到天罚!”
“是么,按你所说,佛是全知全能的了?”
“当然,佛慈悲济世,无所不知。”
听到这句信仰坚定的话,郑善良笑了,这都是什么狗屁道理!
他语气冰冷,质问道:
“既然如此,焦州灾情出现,为何你口中的佛视而不见,难道只有为佛塑造金身,立庙宇,供奉香火,佛才会拯救世人么?”
“那你口中的佛究竟是真的慈悲,还是因为你错误的传达佛意?”
面对质问,礼佛卿拨弄佛珠,一副得道高僧模样。
“郑太师有所不知,贫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佛祖金身之下伺候五十余年,每日上香,每日清扫,不敢懈怠。”
“贫僧心诚之至,自然领悟佛音,佛音所言,便是佛意,信佛之人,自然受到佛祖保佑。”
话音落下,不少官员窃窃私语起来。
“礼佛卿真乃当世活佛,五十年如一日的伺候佛祖,岂是嘴上无毛的小儿可以质疑的!”
“佛意就和日月东升西落一样,无法更改,焦州大旱必定是百姓不信仰佛祖,应该早些开办礼佛会,请示佛祖,降下雨水拯救焦州。”
“有理,自古以来,都有天子祈福之事,身为托孤大臣,你难道想违背祖宗之法不成!”
一些人为了心中信仰,根本不怕权臣之威。
甚至还希望权臣砍掉他们,让他们可以青史留名。
郑善良脸上不见丝毫焦急之色。
想要跟他讨论佛道?
这个世界的“佛道”,是控制百姓思想的工具。
郑善良是支持信仰自由的,别说信仰佛了,就算信仰奥特曼,信仰葫芦娃,信仰什么都行,这是人们的自由。
可这所谓的“礼佛卿”居然说焦州出现旱灾是因为不信佛,这谁忍的了。
别怪他彻底挖掉大周佛道根基!
“礼佛卿,你口口声声说佛祖有意,可你是否知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礼佛卿不是个草包,他真的侍奉佛道五十余年,嘴唇微动,想要反驳。
可他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郑太师口中的佛,是无私的,公平的,众生平等的。
佛不会强制要求人们对其朝拜,不局限于形式,信仰于心,不见于行。
若是礼佛卿敢反驳,岂不是将佛祖的器量说小了,倒显得他心中的佛是那么的狭隘。
他很想反驳,一直找不到切入点,一怒之下,怒了一下,瞬间气急攻心。
噗——
一口鲜血喷出,晕倒在天凤殿上。
见状,郑善良淡淡道:
“抬下去。”
禁军立刻进殿,将礼佛卿抬了出去。
这一刻,百官心中戚戚然,没想到郑善良居然连佛道都会,这特么还是人?
先前从北境传回来的那些话,他们就猜到郑善良才华一绝。
可也没有人说他连佛道都会啊。
其余几位信仰佛道的官员内心灰暗,主子的任务要无法完成了,他看向工部尚书,挤眉弄眼。
工部尚书了然,站了出来,开口道:
“陛下,昨日四国使团已经抵达京城,可鸿胪寺周边住所稀少,无法安排使者入住,臣建议扩建住舍,以展现我大周容人之量。”
百官这时没有“臣附议”了,选择观望一手,免得又被打脸。
果不其然,他们发现郑善良又开口了,立刻低着头当鸵鸟,生怕被注意到。
对于鸿胪寺住所不够的问题,郑善良悠悠道:
“工部尚书不用担忧,天牢还空着很多位置,将天牢收拾一下,够他们住的了。”
“哦,对了,清国使者已经先一步住进去,稍后本太师会询问他是否住的习惯,若是习惯,那就都进去凑个伴。”
“???”
是你有问题,还是我有问题?
工部尚书一脸懵逼,不是吧老弟,你这样办事的?
他急忙道:
“郑太师,那可是使者,你居然敢将他们关进天牢,难道是想掀起战事么!”